书城励志跟纪晓岚学说话
31821200000012

第12章 利用推论,让对方心服

把话说到点子上

想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需要后天训练才可以做到。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恰当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在最短时间内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动对方,掌握对方的心态,使你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巧妙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言简意赅的人,他们所说的都是那些最有效的话。愚蠢的说话常常因为过于复杂———想得复杂、说得复杂,让人一头雾水,才造成理解上的误会,沟通上的困难。笔者提出了“简单说话”的理念,即说话简单才容易理解,才会有效率,才不会曲高和寡、言多有失。简单说话首先面临如何实现简化的问题。简化思想,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是读者除学习说话方式以外的惊喜收获。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话说到点子上,纪晓岚在这方面却极具功力。

在运用推论来论辩时,同时采用其他推论方式,将使我们的论辩如虎添翼,更具雄辩色彩。

纪晓岚在造字上也有一件趣事:事情发生在乾隆南巡的途中,有一天船队驶进一片芦苇荡里。微风吹来,青翠的芦苇起伏翻动,船队就像飘浮在一片碧波之中。乾隆皇帝忍不住伏下身来,用手从船旁拔了一根苇尖。苇尖发出“追儿”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乾隆皇帝高兴起来,回转身问众大臣:“诸位爱卿,可知这草鸣之声当是何字?”说罢,他又拔了一根,又是一声“追儿”,响声十分清亮。

众大臣没有料到皇上会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因为这苇尖发出的响声,字典里没有模拟这样一种声音的字,知道乾隆皇帝是在寻开心,一时都不知如何作答。

纪晓岚起初听到这清脆悦耳的声音,也觉得有趣,注意到乾隆皇帝拔芦苇尖的姿势。现在乾隆皇帝提出这个拟声字的问题,他也被难住了。

乾隆皇帝见他不说话,便得意地催促道:“纪昀,难道你也不知?”

这话着实刺痛了纪晓岚,他想,明明字典上没有这个字,让我如何回答。如果你一定要我回答,我就造一个吧!

因为汉字传统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六书。纪晓岚当时看到乾隆皇帝拔苇尖的姿态,心中突然形成了一个字。于是,他走到乾隆皇帝身旁,一本正经地说道:“启禀圣上,这字是这样写法:左边是‘提手’,右边上为草头,草在水中,下为土,此字乃‘扌艹土水(音追儿)’也。”

“何以这样写呢?”乾隆皇帝又问。

“很简单,”纪晓岚说,“水在土上,草生水中,以手‘拔’之,‘追儿’有声,字即‘扌艹土水’也。当年仓颉造字不就是这样造的么?”这话说得不容反驳,因为当年造字,确系由此而来。但现在字典中又没有这个字,乾隆皇帝知道他在自造字。于是又问道:“为何字典中不见此字?”

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地答道:“此正是圣上赐福。许慎《说文解字》当初仅收9300余字,后因时、因事、因景、因需新造,增字不少,今圣上再造一字,不正是赐福于万民么?”

字是纪晓岚造的,他又把功劳安在乾隆头上,皇帝听了自然很舒服,所以哈哈大笑说:“爱卿真会说话。”众大臣也都佩服纪晓岚打破僵局的应变本领。

一个雄辩的人不但要了解过去,洞悉现在,还要能预料未来,能够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如下例中盛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王子乘车上山游猎。车子艰难地爬行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众臣都使劲地推车,个个汗流浃背,独有一个叫盛子的大臣,不但不推车,还边走路边哼着歌。王子坐在车上很不高兴:“我上羊肠山道,群臣都来推车,唯独你边走边唱,不出力,这是你做臣子的欺侮君主啊!臣欺君,该当何罪?”

“臣欺君,该当死而又死。”盛子说。

“什么叫‘死而又死’?”王子问。

“自己身死,妻子又死,这就叫死而又死。”盛子说到这里,把话锋一转,紧跟着对王子说:“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为人臣欺主的应得之罪,那么,你是不是也想知道一下做君主的轻慢臣下的应得之罪呢?”

“君主轻慢臣下,又该怎么样呢?”

“做君主的欺侮轻慢他的臣下,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有智慧的不肯出谋划策,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国家自然就会灭亡;能言善辩的不肯做使臣,咫尺天涯,难通有无,就不能与邻国通好;能征善战的不肯破阵杀敌,将颓兵衰,弱肉强食,边界就会遭到侵犯。君主轻慢了群臣,内政、外交、国防都无力,败亡的局面就会随之到来,那时便会国将不国了啊!”

盛子的话,惊得王子通身汗湿,他如梦初醒般地说:“好,好,说得好!”急忙下令不再叫群臣推车上山了,然后摆酒设宴,与群臣欢饮。

盛子不是针对“君主轻慢臣下”的现实状态来论辩,而是高瞻远瞩,把它引向未来,对未来的必然发展作出了科学的预测,辞富理壮,说得王子浑身汗湿,幡然悔悟,充分显示了盛子论辩的强大威力。

下面这个例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天,法拉第为了证实“磁能产生电”,在大厅里对着许多宾客表演,只见他转动摇柄,铜盘在两磁极间不停旋转,电流表指针渐渐偏离零位,客人们赞不绝口,只有一个位贵妇人不以为然,取笑法拉第:

“先生,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呢?”

“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法拉第把手放在胸前,欠身回答。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法拉第将电与新生婴儿相类比,电与新生的婴儿一样,现在看不出人有什么用途,但都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他的预见已完全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他这样的反驳,通俗而有力。

使用推论的方式必须注意,只有在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基础上作出预测才有充分的说服力;如果仅仅凭着想当然的推想进行论辨,这是无法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