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到位更要说到位:男人征服世界的秘密
31806700000074

第74章 要学会给孩子戴高帽子

——赞美和夸奖孩子的话,适度地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鼓励和赞美是催人奋进的战鼓,让人精神抖擞、奋勇向前。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补品就是鼓励与赞美,这也是比其他任何物质奖品都珍贵和有价值的礼物。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源于个体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

父母的一句鼓励和赞美,可以让孩子增强自信,内心产生进取的动力,这比十句批评数落的效果要强百倍。为了让您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每位父母都应该谨记:请不要吝啬您的鼓励和赞美,送孩子礼物,就送鼓励与赞美。

美国的父母就非常注重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赞美和表扬,这在美国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在餐馆用餐,当5岁的汤姆将自己盘中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的时候,汤姆的爸爸妈妈非常开心地对他说:“宝贝,你今天可真棒,把晚餐吃得干干净净的。”而吃完饭出门时,当汤姆一人跑过去用力地推开门时,旁边的一位老先生微笑地对汤姆说:“小伙子,你可真能干!”汤姆晚上睡觉了,他安静地躺下,和爸爸妈妈道了晚安,爸爸妈妈对他说:“今天你的表现非常好,晚安!你一定会做一个好梦的!”

在美国,孩子的父母几乎每天都在对自己的孩子说着这些赞美的话语。对于别人的孩子,他们同样也用这样的言语去赞美他们。

家里朋友聚会,两个不到3岁的小男孩在客厅里玩耍,玩到尽兴处,竟拿着水枪往大人身上、屋里四处喷水。其中一个男孩的妈妈厉声呵斥:“快停下,怎么这么没规矩?”妈妈“呜哩哇啦”地喊了一通,两个孩子正玩得刹不住车,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打水仗”。

这时另一个男孩的妈妈拍了拍手,说:“我知道琳达和比德都是好孩子,知道在屋里不能乱喷水,看看谁是好孩子先停下来?哎,看琳达是不是最听话啊?快,比德也不能落后了。”比德犹豫了一下,还想喷,结果琳达抢先放下水枪,大叫:“耶,我胜了,我是好孩子了。”比德也赶紧放下水枪。这个妈妈马上奖励:“都是懂事的好孩子,来,阿姨领你们出去玩。”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跟着上了电梯,客厅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这就是孩子,表扬的力量总比批评的力量大得多。所以,父母面对孩子,要多多鼓励和赞美,这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拿破仑·希尔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是世界上著名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成功原则激励和鼓舞了世界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人,因此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拿破仑·希尔很小时母亲就去世了。有一天,他的父亲把继母领回了家。当这位陌生的女子进入家庭的那一天,拿破仑·希尔很担心她对自己的态度,就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直立着凝视她,没有丝毫欢迎的表情。

父亲对继母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拿破仑·希尔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继母是怎样对待父亲这句话的。她把双手放在拿破仑的两肩上,温和慈爱而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

那一刻,拿破仑·希尔意识到自己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愿意听从继母的教导,在继母的激励下,他努力去追求,做出伟大的成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鼓励、被别人赞美的动物。心灵如玻璃般脆弱的孩子们,更需要父母的呵护与赏识。爸爸、妈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就像是一颗自信、自强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伴随孩子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在“赞扬教育”、“赏识教育”备受人们推崇的背景下,有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的赞扬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所以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盲目地对孩子大加褒奖和赞扬,殊不知,赞扬这东西就像珍馐美味一样,“不合理地进食”或“大吃特吃”也会“反胃”甚至“呕吐”,赞美和表扬运用不得当,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不良反应”。

梁杰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经常慷慨地对女儿进行赞扬。女儿今年10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而且特别嗜好和依赖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做什么事情,如果梁杰或老爸不及时给予表扬,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久而久之,梁杰发现,如果不表扬女儿,她干什么都索然无味。因此,他们摸准了女儿的脾气,平时动不动就表扬她,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芝麻绿豆大点的成绩也大加褒扬。现在,习惯了得到赞扬的女儿,根本无法接受一点点善意的批评。在学校里也是如此,明明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就异常的激烈,有时候甚至哭鼻子。这让梁杰夫妇非常伤脑筋:“难道是平时我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我们这样无原则地、没完没了地表扬会不会最终害了她?这可怎么办呀?”……

当前,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一样呵护备至。因此,无形中父母总会对自己的孩子赞扬甚于批评,这与教育上所倡导的“赏识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教育结果上却是南辕北辙。那么,怎样的赞扬才是恰到好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呢?

1.最好不要使用物质奖励的手段。物质奖励会使孩子过早地贪恋物欲,一旦养成习惯,如果没有物质性刺激,孩子就会很难接受教导,从而停止进步。

2.赞扬要先密后疏。在孩子形成一个良好习惯的初期,父母的赞扬要及时、经常,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进步了,一定要抓住时机,多些赞扬。逐渐地,等到孩子在赞扬声中业已养成了好的习惯,就要减少赞扬的次数,并且要把握好赞扬的节奏,才能充分发挥赞扬的作用。

3.切忌赞扬过度。父母赞扬孩子时,把握好轻重。有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对孩子的赞扬太过夸张和张扬,这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或过分依赖赞扬的心理。对孩子的赞扬一定要适度,掌握好“火候”。

4.赞扬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当孩子的某些言行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赞同,父母为了强化孩子的成绩,在赞扬孩子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教导孩子这样做为什么可取?将为孩子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让孩子明白了自己受赞扬的原因,即使父母以后不再对其加以赞扬,孩子也会自觉地把这种好的言行继续保持下去。

5.不要总用陈词滥调。日复一日地总是用老一套孩子都耳熟能详的词语来赞扬孩子,效果会好吗?他们可能都听腻了、听烦了!赞扬本身不是目的,它应该让孩子感到一种真实感,父母是真的对他们的进步予以了关注,父母内心的满意与口头上的言语必须一致。当然,父母也不必过分注重辞藻华丽,简单朴实、真挚坦诚、自然直接更能让孩子接受和认同。

6.公开场合的赞扬。有时候,父母让孩子在亲朋好友或大众面前展示他们的优点,并适时给予赞扬,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会引发他们的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然,这种赞扬一定要有分寸,不要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