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48

第48章 日本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处女之红”,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太阳之国。

橙色小贴士

■知识链接

日本天皇制度

公元1-3世纪日本首领称“王”或“君”,约到4-5世纪诸王的联合体设在大和地方,其首领改称为“大王”。大约7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宪法十七条,当时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把大王改为天皇。天皇的称号出自《日本书记》一书中遣隋使图书及法隆寺药师像铭文。“天皇”两字意为“帝王”。第一代天皇为神武天皇。天皇的权利超越任何豪族。大化改新后的半个世纪,日本实行中央集权,天皇的权利到达官僚制的顶点,天皇亲理朝政。特别到天武天皇时,平息了壬申之乱,威望倍增,国民崇天皇为神,迎来了古代天皇的黄金时代。但在日本历史上,天皇一般不执政,实权多在皇太子或皇亲国戚手中,天皇为太上皇。奈良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初期,曾出现皇亲之外的人掌权,外戚享有荣华富贵。

诺曼征服

11世纪中叶,英国的国王哈罗德不喜欢和英国以外的国家交往。他觉得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和那些国家井水不犯河水,只要守着自己的国土就可以了。但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正急于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开拓更大的疆土。其中,法国诺曼底公国的公爵威廉对英国王位觊觎已久。

威廉很懂得运用外交手段争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节前往罗马,游说当时在欧洲最有影响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争取他们的支持。教皇听信了威廉的话,支持威廉的行为,还赐给他一面“圣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帮助威廉。然后,威廉又去说服他的邻国丹麦国王,许诺和丹麦结成友好同盟。丹麦国王出于个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组成了一支反对哈罗德的欧洲联盟军。为解除后顾之忧,他与东面的弗兰德人订立同盟,在西面征服了布列塔尼,在南部占领了梅因。这样,威廉拉开了攻打英国的大幕。

威廉的联盟军已经大军压境了,但哈罗德正在英国北部的约克城开心地庆祝自己进兵英格兰北部的胜利。这时,威廉率领的远征军乘着凉爽的南风驶向海峡对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国东南的海岸登陆了。此时,英国东南沿海地区门户被打开,在通往伦敦的沿途都没有重兵防守,威廉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抵达伦敦附近的黑斯廷斯。哈罗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飞马赶回伦敦。由于事发突然,哈罗德根本来不及大规模调动军队,只能带着还没休整过的5000多人匆忙迎战威廉。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罗德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哈罗德选择威尔登山地的山背最高处作为统帅部所在地,将亲兵部署在峰顶两侧,在中央构成坚固的防守,两翼则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构成严密的方阵。威廉将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个方阵,第一线是弓箭手,第二线是重装步兵,第三线是骑兵。他亲自指挥中央的诺曼底战士,并在队前打起教皇赐予的“圣旗”。第一次交锋,英国人守在山顶上,向冲锋的诺曼人投掷石块、标枪,打退了诺曼人的进攻。可是很快威廉就调整了进攻的战术,假装败退将英军引出坚固有利的阵地。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命令英军追下山去,正好冲进了威廉设好的包围圈。威廉抓住这一战机发动反攻,哈罗德在混战中中箭身亡,英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

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战役的胜利,从此成为英国的国王,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