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31805200000010

第10章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kūn)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常常用一些有趣的话语来规劝君主。君王不但不生气,反而乐于接受。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他当太子时,就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少年,不但勤奋学习文武知识,还对治国谋略很用心,希望自己继位后可以把国家建设成一个大国。但是即位以后,齐威王发现,国王的权威和享乐远远超过太子。每天上朝时大臣们前呼后拥,回到家里又有最好的酒食和美女,渐渐地,当太子时的雄心就消减了。

当了国君的齐威王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官吏们贪污失职成风,再加上其他诸侯国趁机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齐国的一些爱国人士虽然都很担心,几次想劝谏齐威王,但又怕一不小心触怒了君主,轻则削职罢官,重则脑袋搬家,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齐威王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是多么有智慧。淳于髡知道这一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谏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威王马上来了兴趣,问:“有什么谜语,快快讲来。”淳于髡说:“齐国有一只大鸟,落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也不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吗?”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他马上就惊醒了,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对淳于髡说:“嗯,你不知道,这一只大鸟不飞还好,一旦飞起来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叫也就罢了,一鸣叫就会惊动所有的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他一方面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着手整顿军事,增强齐国的军事势力,提高国家的威望。想要侵略齐国的国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说齐威王真像一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这些国家再也不敢侵犯齐国了,有的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齐国。

■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