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31705100000023

第23章 名利与修身(3)

不取虚名就是要放弃对它的追求。在这种忍让和放弃中,不必用语言和文字等去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更妙的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行为。这种无声的行为可以给人们造成一种自己对此荣誉和名声毫不在意的印象,即根本就不屑一提,甚至是想都不想的感觉。这样,更容易形成人们对自己的服气和钦佩。

下面看个故事,看看古之贤者是如何对待名与利的诱惑的。而这些正确对待名利的古人,是应成为为官者的为人处事的榜样。

且说元朝末年,有一人名叫王冕,在诸暨乡村里住。7岁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在10岁时,只好到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得几钱银子,又有现成饭吃。这王冕,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王冕边放牛,边读书。一天,大雨过后,景色清新,湖里有10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决心学画。便托人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画到3个月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便有人要购买,名声渐渐传出去了。自此不愁衣食,便愈发觉得自由自在。

在京城做官的危素回乡居住,见到了王冕的画,爱不释手。即约王冕相见,但王冕推辞不去,无非是不想趋炎附势招灾引祸罢了。知县来请,也躲过一边不见。王冕恐大祸临头,就出远门去了。在外边,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聊以度日。那里几个俗财主,见到王冕画的画儿,时常要买,王冕被闹腾得不耐烦,就搬走了。大乱之时,回到家里。母亲病倒在床,对王冕说:“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哭着应诺。

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朱元璋来拜请王冕出山。王冕不从,更引起朱元璋的敬爱。明朝建立后,危素归降,妄自尊大,发往和州去了。洪武爷又请王冕出来做官,授予他咨议参军之职,但使者到来时,王冕早已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去了。

王冕隐居在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被山邻安葬。

为了虚名、浮名、功名,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明智者绝不会为了追逐名利而放逐自己如同壑一样深不见底的欲望。

感悟:

不取虚名,就是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放弃虚名,不是笨人所为,而是智者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名声和荣誉面前应采取忍让和放弃的态度固然不易,但是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认识到虚名的害处,弃之有何可惜呢?

不取虚名可以减少虚名之累,让人轻松上阵,不必有任何的压力和包袱。虚名有百害无一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忍住对虚名的渴求都对自身的修养,对他人的团结有利。

6.追名逐利易跌倒,踏踏实实活得安稳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所谓人各有志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还是要奉劝各位:做人要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到了你出名的时机那一刻,你定会成功的,莫为名利遮望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已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我们所说的忍名让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让,莫为名利遮望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不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己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震,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宋之问也并非无能之辈,在他的领域里是很有建树的人。如果他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感悟: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何时却又该放弃。生活既让我们依赖它的赐予,又限定了我们依赖的程度。犹太先知说过:“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开手离去。”

而大多数人常常毫不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太注重名利,有时甚至拘泥于小节,以至于对美好的生活没有反应。的确,生活的赐予是珍贵的,但我们太不注意它们了。我们应该不为创造生活的奇迹或慑于生活的威胁而奔忙,应虔诚地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珍贵的每一分钟。但又不能抓得太紧。所以生活哲学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要有所失,并且应该学会怎么放弃。

知足者长乐,学会选择快乐,当名利最终会在我们逝去的那一刻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苦苦的去追寻这些注定将要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7.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让欲望成为生存的动力,而不是人生的祸根,这是明哲保身的基本前提。古语有“功高震主者危,名满天下者不常”,“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这些都说明了“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的道理。为官者要像范蠡、张良等人一样功成身退,否则难免像李斯一样发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得出”的哀鸣。

唐肃宗收复京师之后,李泌见肃宗。唐肃宗留李泌宴饮,同榻而眠。

当时,李泌常受宦官和小人的猜忌和陷害,为了明哲保身,他决定退隐山林。在隐退之前,他决心尽最后一次努力,保全自己爱护的皇太子广平王李豫。

当天晚上,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略报圣恩,请准我做闲人。”

肃宗惊异,说:“我同先生忧患多年,应该与先生同乐,您为何要离去呢?”

李泌答道:“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让我离去,免于一死。”

唐肃宗问:“这五不可留指什么呢?”

李泌答道:“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宠信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有此五虑。陛下若不让我走,就是杀了臣。”

肃宗不解地说:“先生为什么怀疑我,朕不是疯子,为什么要杀先生呢?”

李泌道:“正是陛下不杀我,我才敢请求归山,否则我怎么敢说?并且我说被杀,不是指陛下,而是指那五点原因。我想,陛下对臣这么信任,有些话尚且不敢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说什么?”

肃宗说:“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听从您的建议,先生您生气了。”

李泌回答:“不是,我说的是建宁王一事。”原来,不久前,肃宗听信奸臣诬告,建宁王李倓被赐死。

肃宗说:“建宁王听小人的话,谋害长史,想夺储位,我不得不把他赐死,难道先生还不知道吗?”

李泌又说:“建宁王倘若有此心,广平王必定会怨恨他,可是广平王每次与我谈话,都说弟弟冤枉,泪如雨下。况且,以前陛下想用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请改任广平王,建宁王要是想夺太子的地位,一是会恨臣,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忠心,对我更加亲善呢?”

听到这里,肃宗也不禁流泪道:“我知道错了,先生说得很对,但是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想再听这件事。”

李泌说:“我不是要追究以前的责任,是为了陛下警戒将来。当年武则天皇后有四个儿子,她错杀了太子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次子内心忧惧,作《黄台瓜》一词,想感动则天后,但则天后不予理睬,李贤被废之后,死在贬所黔中。《黄台瓜》一词是这样说的:‘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更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陛下已经摘了一个大瓜了,千万不要再摘了。”

肃宗惊奇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我当把这首诗写在绅带上,时时警惕。”

李泌深沉地说:“陛下记在心中就行了。”

在这次谈话过后,李泌就入衡山,归隐泉林去了。

像李泌这样,功成自动身退,忍住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诱惑,才得以安度晚年。

欲是导火线,它虽需要点燃,但点燃的时机要合适,最主要是适可而止,不可“燃”无度,否则,贻害无穷。

感悟:

为官者,不但要能上,还要能下。活得轻松一些,不要总是显露自己的本领,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干。尤其在官场中,该放手时就潇洒地放手。何必为一官半职而烦恼呢?要知道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有一副对联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你功不成名不就时,没有人会注意你。而一旦你功成了,名就了,就会引来万人的瞩目。这时你就要小心了,为防万一,抛下功名利禄,功成身退也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