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刘备有位甘夫人,虽出生贫贱之家,然而长得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刘备驻守徐州时,闻甘氏艳名,便纳为妾。后来刘备的元配夫人糜夫人早逝,刘备便逐渐提拔、扶正甘夫人做了夫人。由于甘夫人天生丽质,加之肌肤白若霜雪,刘备常常在户外望之,犹如月下聚雪的景观一般,令刘备十分陶醉,连亡命途中,也与甘夫人时刻不离。反正甘夫人是他老婆,宠爱备至也无可厚非。后来,有位河南人献给刘备一个精巧的玉人,高三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刘备爱不释手,便把玉人放在甘夫人房间里,使两者媲美生辉。在他看来,眼下自己有巴蜀这块地盘,而且外事内政有诸葛孔明这位丞相张罗,不用他操心,于是常常一边拥抱着甘夫人,一边玩味着玉人,口中还念念有词道:“玉之可贵,德比君子,况为人形,而不可玩乎?”为自己玩物丧志寻找借口。这可急坏了甘夫人。她倒不是因为刘备爱玉人吃醋,而是因为这样下去,复兴汉室基业何以成功呢?
甘夫人知道,刘备经过长期努力才由一文不名的贩夫而拥有了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这固然可贺可喜,但这只是起头,应该更加发奋图强。因为刘备原有的计划是复兴汉室,灭曹操,吞东吴,统一天下。但是今观刘备,自从建立蜀汉政权以来,玩弄玉人,宠信小人,意志颇为消沉,大志即将磨灭。长此以往,哪里还能展现他原来囊括四海、复兴汉室的宏愿呢?甘夫人不能不忧虑。她几次想摔掉玉人,又怕刘备不高兴,几次想谏言,毕竟自己又是不参政的妇道人家,不好直言。后来,甘夫人终于从玉人本身触发起灵感,想到了春秋时代“子罕不以玉为宝”的典故,于是以此为谏辞,稽古喻今,说服刘备:
“古代宋人得以玉石,献给宋国的正卿子罕。可是子罕不但不接受,连看都不看一眼。献玉的人说:‘此玉成玉人状,是一块稀世之宝,故而才敢奉献给你。’子罕却说:‘我平生以不贪为宝贵,你是以玉为宝贵,若是将玉赠送给我,那么,你我都丢失了宝贝,你丢掉的是宝玉,我丢掉的是廉洁这块宝。’所以子罕不以玉为宝,在春秋时代传为佳话。”
正当刘备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甘夫人又说:“现在曹操、东吴都未消灭,陛下你却以一块玉石玩乎股掌,你可知道,凡是淫、惑必生变,千万不可长此以往啊!”
刘备听后,沉思了一会,终于撤掉玉人,摒绝奸佞小人,振作而务大计了。
甘夫人说服如何能奏效呢?正是因为她先以春秋时代子罕不贪玉的典故开场,使刘备听起来犹如习习春风,以为老婆只是与他谈论历史掌故,心理自然轻松舒畅,不会有反感和警觉。待到刘备解除精神防线,正欲垂耳听夫人的絮絮私语时,甘夫人却“篇末点题”,使刘备在遭受一击之时,顿时头脑清醒起来,意识到夫人讲典故的用意,同时也感悟到夫人之意是“苦口良药”,自己确实险些丧志,于是立即下定决心,幡然改进,撤玉人,拒小人,致力于经世治国之大计了。
感悟:
典故、名人、名言、名句,均是文化传统的精粹,蕴蓄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今人、今事又有着相通相似之处,恰到好处地借用古人、古事来说明今人、今事,而使对方由“古”联想到“今”,由“浅”联想到“深”,或在关键时刻,一语点破,以便对方明白己方的理脉和其中的道理,这种方法就是稽古喻今。
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我们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事实上,其中包含着十分朴素又非常深刻的处世道理和劝谏之法。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种劝谏方法的有效性,身为下属不可不引以为鉴。
齐宣王斩杀了谋叛之臣齐国大夫邾石父,并准备灭其九族,斩尽杀绝。邾石父的族人就跑来求救于艾子。于是,艾子来到齐宣王面前,问道:
“谋叛的只是邾石父一人,他的宗族有什么罪,要被杀呢?”
齐宣王说:“这是先王的法度,不敢废掉,法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与叛同宗者杀无赦’。”
艾子说:“我也知道大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我听说以前公子巫在邯郸投降了秦国,公子巫不是大王的舅舅吗?那么大王也是叛臣的族人,按照法典也该连坐,希望大王马上自尽吧,不要因为爱惜自身而破坏了先王的法度。”
说罢,便从怀中掏出一根绳子来,郑重其事地献给齐宣王。
齐宣王哭笑不是,只好说:“先生,算了吧,我赦免他们就是了!”
这个故事里,艾子的进谏艺术实为巧妙。通观全篇,并无半句请求赦免邾石父族人之言,却最终使齐王心领神会,不得不作出妥协。究其奥妙,全在于艾子紧紧抓住了齐王的话,把“与叛同宗者杀无赦”的话作为判断的标准和原则,并引申到齐王本人身上,从而得出了“齐王当自尽”的荒唐结论。自然,齐王是不会也不能自杀的,那么,他只能对自己的那段论据作灵活处置了。就这样,艾子达到了劝谏齐王、救人生命的目的。
而最为精彩的是,齐王是“哭笑不得”,既要接受下属的建议,却又不能发火动怒,因为齐王不能否定自己的言论,也不想自己找自己的不是,结果,他最好的选择便是:听从劝告,体面收场。
以领导的话作为你评价事物的标准,会使你在劝谏领导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安全、有利的地位,因为领导是绝不反对别人引用自己的观点的,而且,它会激发领导的心理认同感和成就感,心生欣悦,或至少不会有所反感。再把领导的观点加以引申,最后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可行的结论,就会使领导得以醒悟,同时,也使你的观点得以巧妙的表达。聪明的下属是不会忽视这种委婉却是十分有效的劝说方法的。
有些时候,领导在言行上存在着某些不一致,而这一点,领导自身可能还未能领悟到。此时,下属不妨以他的上级的某些行为作为依据,来陈其观点中的某些不当之处,促成其顿然的觉醒。
北宋的名臣赵普,就深谙此道。
在开国之初,赵普总结前朝衰亡的经验教训,力主“强枝弱干”“削夺重臣大将的兵权”,为此,他曾多次劝谏宋太祖赵匡胤,希望皇上能把兵权集于自己手中,但均无效果。宋太祖固执地说,他们帮助我打下江山,我对他们也是恩泽有加,他们是不会背叛我的。赵普无奈,便顶撞宋太祖说,那为什么皇上你就能背叛你的主人呢?这是意指宋太祖发动的“陈桥兵变”,赵匡胤从那时起便自立为王,争雄天下。宋太祖听罢,默默无言,片刻之后,同意了赵普的建议。
后来,宋太祖在那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一幕中,就曾向手下的大将们表露了自己的忧虑,他说,如果有朝一日,你手下的士兵也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们能推辞吗?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赵普的话的确是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赵普先前的万语千言竟比不上他最后的一句话管用,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他做到了使宋太祖反观自身,从而使他真正领会了其中的利害,感受到了潜在的权力危机。
感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是要抓住对方的逻辑矛盾和论证破绽,巧妙地加以引申和铺陈,使其观点中的某些谬误和蒙弊之识的荒唐性和片面性得到再现,从而使对方能够反观自身,得以自悟。
劝谏领导,此法实不失为明智而有效的策略。其中,它能够更好的说理自不待言,关键之处还在于,它是处处以领导之言、领导之行为依据的,能够首先取得领导心理上的认同,引发其深思,而不致于使领导对你首先产生敌意。
6.借喻明理,增强感染力
借喻明理,它能把精辟的论述与摹形拟像的描绘揉为一体,不仅给人哲理上的启迪,而且使你的话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正因为借喻明理有如此大之功用,所以它作为游说的一种重要方法常被人采用。历史上孟子批评魏国的梁惠王那个不彻底的“爱民”政策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战国时,经过春秋时期的多年战争,许多小国皆为大国吞并,国家数量较前明显减少。真正能够互相抗衡的也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号称“战国七雄”。而且七个大国之间,亦相互有觊觎之意。因此,这一时代并不比春秋时代太平。不过,有一点是春秋时所没有的,这便是七国之间除了扩充军备的竞赛之外,还有一种争夺民心的竞争。比方说,魏国的梁惠王主政时,就自称“爱民”,并且也实行了一种笼络民心的措施。为此,梁惠王在当时诸侯国中还颇有些名声。
一次,孟子专程赶到魏国,说要向梁惠王请教如何“爱民”。惠王十分高兴,心想倘若自己的“爱民”之誉,由孟子传播各国,各国民众不都要趋之若骛吗?天下不就一统于我魏国吗?想到此,梁惠王十分得意,开言对孟子说:
“我对于我的国家和人民,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为之。河套内闹水灾,我就让老百姓迁移至河东岸,劝其在河套内种庄稼;河东闹水灾,我再让他们搬迁。考察其他邻国,好像没有像我这样用心治国、爱戴黎民的。”
孟子听了后,笑了笑,没说什么。梁惠王接着说:
“尽管我这样尽心尽力,可是邻国的老百姓也不见减少,我国的老百姓也不见增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听到这里,孟子不再保持沉默了。因为他看到梁惠王是想向自己求教,于是便乘机开始游说:
“大王你喜欢打仗,我就以打仗作比喻,说明其中的道理,怎么样?”
“好的!”梁惠王答道。
“两军交战,双方一接触,一方兵将即丢盔卸甲而逃,有的逃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逃出五十步后停止。逃跑五十步的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是逃兵,你看合理吗?”孟子说完,笑眯眯地看着梁惠王。
梁惠王听了只是默不作声。也许他知道答案,但却没有回答。
“我认为不合理,只不过他们没有逃一百步远,但还是逃了,对吗?”孟子见梁惠王不说话,便自己回答。
梁惠王听到这里,还是不说话。于是,孟子便明确点题了:“大王要是明白‘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你就不要指望别的国家的人民往这里跑,本国百姓增多,别国百姓减少啊!”
游说到此戛然而止。梁惠王也知道了孟子是借用战争中逃兵“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讽刺他的临时“爱民”政策。由此,他明白了为何如此“爱民”,但“邻国之民不见少,本国之民不见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