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险因素
肿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但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1.化学致癌因素
现已证明有1000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包括烷化剂(如氮芥、硫苯类)、多环芳烃化合物(如燃烧纸烟、脂肪不完全燃烧、煤炭、石油以及用烟直接熏制鱼、肉时,均能产生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如芳香胺类染料联苯胺、α苯胺)、氨基偶氮染料(如猩红、奶油黄)、亚硝基化合物(如N亚硝胺、N亚硝酰胺)、植物毒素(如苏铁素、黄樟素等)、金属致癌物(如砷、镉、镍、铍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
2.物理致癌因素
以电磁辐射为主,大致可分为紫外线辐射、射频微波辐射、低频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四种类型。已肯定电离辐射对所有组织器官均有致癌性,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可诱发各种皮肤肿瘤。另外,射频和微波辐射是否致癌,目前大多数研究者持否定态度,而低频非电离辐射是否致癌尚在研究中。
3.生物致癌因素
一些病毒、霉菌毒素、寄生虫等与人类的某些肿瘤密切相关,如EB病毒与鼻咽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妇女宫颈癌有关,C型病毒与人白血病、肉瘤的发生有关;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是迄今所知的最强的动物致癌剂之一,与人类的肝癌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镰刀菌毒素可诱发消化道肿瘤;寄生虫如埃及血吸虫感染与膀胱癌有关,日本血吸虫与大肠癌、肝癌有关,寄生虫的感染在肿瘤的病原学上的作用尚有争论,一般认为只起促进癌的发生作用而不是癌症的发动因素。
4.遗传作用
有些癌症在某些家族中高发并有一定规律,多年来的肿瘤病因学研究也表明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肿瘤遗传不是肿瘤本身直接被遗传下去,遗传的只是肿瘤的易感性。具有某些肿瘤易感性的人在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肿瘤。有明显遗传因素的肿瘤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结肠息肉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等,此外,乳腺癌、胃肠癌、肝癌、食管癌、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等也往往有家族聚集现象。
5.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酗酒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长期的心理压抑、频繁的心理应激等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吸烟与肺癌、咽癌有关;长期酗酒与肝癌、胃癌、直肠癌发病有关;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与胃癌有关,长期食用霉变食品与食管癌、肝癌有关,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与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的发病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绝望也是引起恶性肿瘤的重要原因。
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
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肿瘤小,局限于原发部位,无转移,无临床表现;中期瘤体增大,病变向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并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晚期瘤体常广泛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不仅区域淋巴结转移且出现远处播散和恶病质。
恶性肿瘤常表现为:①肿块: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质地硬,活动度小,肿块表面皮肤浅表静脉扩张、温度升高。浅部肿瘤,常以局部无痛性肿块为第一表现;深部肿瘤表面症状不明显,可以出现周围组织和器官及空腔脏器的压迫和梗阻现象。②疼痛:恶性肿瘤早期-般不痛,易被忽视。肿瘤肿块增大时,可使脏器包膜张力增加而产生胀痛;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神经干时可产生剧烈疼痛。③溃疡:恶性肿瘤可因生长过快、血供不足等,使肿瘤表面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并产生病理性分泌物或排泄物。④出血:体表或与体外相通的肿瘤破溃或侵及血管时可有出血。⑤转移症状:恶性肿瘤经淋巴转移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变硬,晚期可粘连、固定;经血行转移可出现远处转移灶的相应表现。⑥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晚期可出现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
肿瘤转移的发生与肿瘤本身的恶性程度、全身的抗病能力及免疫状况有关,一般来说,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越易发生转移;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强的,则不易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包括:①直接蔓延: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②淋巴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越级转移,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站、第三站淋巴结;③血行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及其他脏器;④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及各种支持治疗。
早期恶性肿瘤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采用化疗、放疗、姑息性手术及全身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
三、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照护
(一)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可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如果患者的心理反应过于消极或负性情绪时间过长,对其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
1.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以下心理过程:①否认期:得知患病后感到震惊,怀疑诊断的可靠性,希望是良性肿瘤或是误诊,拒绝接受治疗,并辗转多家医院检查,以证实自己的猜测;②愤怒期:当患者发现身患恶性肿瘤已不可否认时,会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常迁怒于亲属及医护人员;③协议期:患者经过愤怒、发泄后,发现对缓解病情并无帮助,便开始寻求名医、秘方、偏方等,还会与医护人员讨价还价,祈求多活些日子,以便能完成未了的心愿;④忧郁期:一段时间后,由于效果欠佳、病情加重或癌症复发等多种原因,患者会感到无助和绝望,表现为畏缩、悲伤、哭泣、沉默、不吃不喝,甚至有自杀的倾向;⑤接受期: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斗争,心境变得平静,逐渐开始面对现实,并能理性地配合治疗。
上述心理特点可同时、反复地发生或较长时间停留在某阶段。
各期心理护理重点为:否认期主要是帮助患者理性地分析,避免因此而延误治疗;愤怒期主要是理解患者,避免与患者冲突,引导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协议期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和接受正规的治疗;忧郁期和接受期主要是加强支持系统的支持作用,增强患者信心,不断予以鼓励,帮助患者面对许多问题。
2.发挥榜样作用
帮助老人参加一些社区的活动,也可利用书报资料,让老人了解类似疾病患者与疾病作斗争、身体康复的经历与经验,使老人得到较好的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信心疗法
照护者要善于利用周围的支持力量,帮助老人树立信心,同时配合医护人员通过认知疗法、心理暗示、社区集体心理干预等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实行“信心疗法”,使患者有足够的毅力克服恶性肿瘤治疗后的许多不适及长期的康复锻炼。
(二)饮食护理
少食多餐,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足够的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促进食欲。在肿瘤化疗期间,根据胃肠道反应情况调整饮食性质和量,并可采取中医食疗。
(三)预防感染
化疗、放疗后,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预防受凉感冒,有呼吸道感染者避免探视;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在护士指导下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如喉癌术后的喉管护理、人工肛门护理、膀胱造瘘管护理等。
(四)康复锻炼
恶性肿瘤及时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乳癌术后上肢活动功能的康复、人工肛门的排便训练、喉癌术后进行食道发音功能训练等。
(五)运动锻炼
恶性肿瘤患者视情况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节情绪、增强信心都很有帮助。
(六)减轻痛苦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采用药物镇痛,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七)临终关怀
癌症晚期患者,做好家庭临终关怀,让濒死患者在剩余有限的日子里,能控制疼痛,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关怀,享受余晖,使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安详宁静地离开人世。
(八)恶性肿瘤预防
人类防癌实践证明,恶性肿瘤重在预防,是可以预防的。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膳食合理,限盐、低脂,少吃腌、泡、熏、炸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增加绿叶及深色蔬菜、鱼类、豆制品、水果及坚果的摄入,常吃杂粮;
(2)坚持体育锻炼或加强体力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保持合适的体重;
(3)不吸烟,少饮酒,不暴饮暴食;
(4)注意卫生,减少日光照射与人工紫外线照射;
(5)预防接种相关疫苗(如乙肝疫苗),防相关病原体的感染;
(6)慎用激素类药物。
2.环境整治
人类癌症中8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故首先应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着手。在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减轻环境污染对实施癌症的一级预防十分重要。
3.维持健康的心理
紧张的心理情绪和不良的心理刺激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绝望等可使机体胸腺退化,T淋巴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受抑制,巨噬细胞活动能力降低,白细胞活动受干扰,抗体活性降低等。
因此,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维持健康的心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治癌症的重要措施。
4.定期体检
老年人的定期健康检查很重要,可以早期发现肿瘤,及时就医。
5.重视早期征兆
下列常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征兆:
(1)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
(2)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3)久治不愈的溃疡或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食物有梗噎感、胸骨后不适、灼痛或食道有异物感;
(5)耳鸣、重听、外耳道出血或鼻塞、头痛、回缩涕带血;
(6)持续性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或痰中带血;
(7)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或黏液血便,无痛性血尿;
(8)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9)颈部肿块;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持续低热。
如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就诊,做进一步检查,并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