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妇人子嗣门
31664500000002

第2章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求子论

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经言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已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生熟五脏[五脏 《千金》卷二妇人方作「二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若是四时节气为病,虚实冷热为患者,故与丈夫同也。惟怀胎妊而挟病者,避其毒药耳。其杂病与丈夫同,则散在诸卷中,可得而知也。然而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故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即于仓卒之秋,何忧畏也。夫四德者,女子立身之枢机;产育者,妇人性命之长务。若不通明于此,则何以免于夭枉者哉!故傅母之徒,亦不可不学。常宜缮写一本,怀挟随身以防不虞也。

人之情性,皆愿贤己而疾不及人,至于学问,则随情逐物,堕于事业,讵肯专一推求至理,莫不虚弃光阴,没齿无益。夫婚姻养育者,人伦之本,王化之基。圣人设教,备论厥旨,后生莫能精晓,临事之日,惛尔若愚,是则徒愿贤己而疾不及人之谬也。斯实不达贤己之趣,而妄徇虚声,以终无用。今具述求子之法,以贻后嗣,同志之士,或可览焉。

夫欲求子者,当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与德合,并本命不在子[子 原作「于」,据《千金》卷二妇人方改。]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克,及与刑杀冲破,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了不可得,慎无措意!纵或得者,于后终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须依法如方,避诸禁忌,则所诞儿子,尽善尽美,难以具陈。

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故有绝嗣之患。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圆,及坐药荡胞汤,无不有子也。

古者求子多用庆云散、承泽圆,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

种子法

进火之时,当至阴节间而止,不尔则过子宫矣。盖深则少阴之分,肃杀之方,何以生化?浅则厥阴之分,融和之方,故能发生。所以受胎之处,在浅而不在深也。非月经来后,皆不可用事。惟经后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此外皆不成胎。大风大雨,大寒大暑,阴晦日月蚀,皆不可交接,所生男女痴聋,四体不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