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31653900000011

第11章 当前职场人士浮躁心态的九种表现(6)

传教士向他提出这样的建议:“作为一名教徒你应该随时向上帝忏悔自己的过失,而不是指责上帝,我们的主已经给予了你太多的机会,而且上帝所给予你的并不比其他任何人少,只不过都因为你害怕承担责任而将这些给予全部抛弃了。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停止把问题归咎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应当再次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以及个人责任感,也许大家做得都不够好,聪明人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抱怨别人,而会抓住一切机会使自己做得更好。”

怨天尤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还会使自己面临的处境更加艰难。更何况怨天尤人的做法还会迷惑我们的思想、伤害我们的毅力,使我们的责任意识更加缺失。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改变自己,从内心深处使自己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铸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最终用伟大的责任以及由责任感滋生的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来赢得成功。

9.心理素质差——不能承担

失败的打击或不能坚持到最后

越害怕越容易失败

从儿时起师长们就教育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与困苦,要想成功就必须承受得起失败和困难的打击。可是,长期以来的浮躁心理常常使得我们对于未来总是心存侥幸:我们只想少付出多收获,甚至想要不付出就获得丰富的收获;同时,我们又侥幸地以为成功可以一帆风顺而不必承担任何风险,既没有失败又没有坎坷。可是,现实永远都不会如人们侥幸希望的那样,成功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要想成功就必须承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必须克服艰难坎坷的阻碍。

一些企业员工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兢兢业业地努力奋斗,意志坚定地面对困难并且认认真真地对困难加以克服,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使得他们能够承受起失败的打击,也使得他们能够在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以实现最后的成功。而另外一些员工则做不到这些,他们经常心存侥幸,所以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各种困难与坎坷,更不敢面对失败的打击,最终不是不敢尝试就是半途而废。

不论我们多么不情愿,但是失败却总是不请自来,而且往往越是害怕,失败就来得越加频繁。而当我们坚定意志、勇敢地迎接挑战和困难时,失败反而最终被我们给打败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困难和失败就像拦路虎,不是你被它打败,就是它把你打败,而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企业员工而言,打败他们的常常不是客观环境中的种种艰难险阻,而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失败的恐惧。

唐朝时期我国盛行佛教,相继的几位皇帝都曾经派人前往印度求经学佛以光大佛教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但是在玄奘法师之前一直都没有人获得成功。可是,据说唐贞观年间派往印度取经的原本不是玄奘法师,而是玄奘法师的师兄,这位师兄无论才学还是品性都不在玄奘法师之下,但是他最终却没能像其师弟一样名扬千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心理素质太差。

原来,当年的住持方丈打算推荐玄奘法师的师兄前往印度取经,在推荐之前,方丈先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对取经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一个心理准备,而且方丈还告诉他:“此番前去不一定就能成功,前面就有很多人无功而返,还有一些人可能早已经葬身于路途当中,此去你一定要多加保重。”听到方丈说出这样的话,玄奘法师的师兄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此前也曾经多次渴望过取经成功后受到万人敬仰的荣耀,但是他却实在害怕这番路途中的种种不可预知的艰险,更何况,最终还可能要面对可怕的失败。经过一番权衡,他向方丈表示自己接受不了这项艰苦的任务,虽然方丈百般劝说也无济于事。

最后方丈只好另选他人,于是玄奘法师被推荐前往印度取经。当方丈像当初告诉师兄那样告诉他可能遇到的艰险与失败时,玄奘心平气和地说:“不去尝试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再说了,即使这一次我会失败,但是只要我的生命不息,我将为这一事业坚持到底”。

最终玄奘法师出发了,一路上他经历了无数劫难,甚至还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并且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艰难险阻的存在是无法因我们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但是我们却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和意志最终克服它们;工作中的很多失败也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承受得起,并且微笑着迎接失败的打击、主动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坚持不懈地与困难抗争,最终被打败的必将是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懦弱,如果我们不敢面对失败,那失败不但不会离我们远去,反而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威胁我们。面对失败的打击,我们应该坚定一个信念:眼下的失败只不过是成功道路上的一次摔跤跌,摔倒之后爬起来再走就会离成功更近,如果因为害怕摔倒而不敢迈步,那永远都无法实现成功。

不坚持到底就永远不会成功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成功,但是最终能够实现成功的人却为数不多。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实现成功,而有的人却一生庸庸碌碌?对于这一问题,有些人认为是才智在起决定作用,有些人认为这主要得看机会是否垂青于你,还有人认为关键要看有没有贵人相助……其实真正决定成功的并不是才智,也并非机会,更不是所谓的贵人相助。

论才智,人与人之间不会相差甚远;论机会,它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没有长期的努力和积淀,即使偌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无法把它掌握在自己手中;论他人的帮助,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向来都是彼此相互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助你成功,况且,如果你自己不够努力,即使别人付出再多的帮助也无济于事。

企业员工应该明白,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够使自己获得成功,而你的知识技能是否具有竞争力、你能否抓住少纵即逝的机会、你能否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成功,这都要取决于你是否能够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并且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与艰难险阻做斗争。

有些企业员工说自己也曾经认真付出过、努力拼搏过,但是却一直没有迎来成功,于是他们怪这个世界太不公平。注意:你只是曾经认真付出过、努力拼搏过,你并没有坚持不懈地一直努力下去,所以你没能获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世界太不公平,而且因为你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就过早地半途而废了。

半途而废常常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经受不起困难的阻挡和失败的打击,实际上是我们在向困难和失败举手投降。我们面对的困难和失败真如我们想像得那般可怕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企业员工都持肯定地回答,甚至有些员工会说:“它们比我们想像得还要可怕。”世界上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都必须要通过克服无数困难和失败来获得,与那些堪称伟大的成功者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和失败充其量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磕磕碰碰。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立志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他忍受了被阉割的奇耻大辱,发愤着书,即使众人百般羞辱他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在我国台湾被称为“塑胶大王”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曾经一度遭遇饥寒交迫的困扰,可是即使在家里一贫如洗的恶劣条件下他依然不忘努力奋斗,一直都在为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而辛苦工作。

在《送给加西亚的信》中,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极力赞扬的罗文,同样是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穿越热带丛林、越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甚至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成功完成了送信给加西亚将军的任务。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而且只要有伟大事业的成功,我们就会从创造伟大事业的人那里得到类似的经历。

在完成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意料之中或者意想不到的艰险,即使我们的准备再充分也难免遭遇失败。但是,这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真正阻碍我们成功的是我们的怯懦和恐惧,是我们害怕困难和失败的心理,是我们的半途而废。失败对于我们的打击也许是极其沉重的,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我们就会走出失败,走向成功。不能坚持到底就永远不会实现成功,当我们在失败之后停止奋斗的脚步时,成功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可是当我们踏踏实实地坚持努力、永不放弃时,成功的希望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