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根据养猪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特点,以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形、地势、土质、水源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等条件进行全面考虑。场地选择适当,可促进生产,管理方便;选择不当将会给猪场建设和今后生产、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加大成本,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1)地势。应选择地势高而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开阔整齐,平坦并稍有坡度。场址应高出历史洪水的水平面以上,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从而避免洪水威胁,减少地面潮湿,有利于猪体体温调节和肢蹄发育,避免有害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繁殖与侵袭,保持猪圈温度,不污染空气,地势稍有坡度以便排水、排尿。
(2)水源。要接近水源,供水方便、充足,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舍饮水和饲养管理用水的需求,达到卫生标准,水质无污染源和有害化学物质;取用方便,设备投资少,处理技术简便易行。
(3)电源。必须保证正常、充足、可靠,确保场内各种生活、生产用电。一般应有后备电源。
(4)土质。要结实,透水性好,无断层、滑坡、塌方,无回填土陷落的地方。一般沙壤土最好。
(5)面积。一般根据猪场性质、规模和场内附属设施具体情况来确定占地面积。要尽量利用丘陵、洼地、无农耕价值的地段。在城市郊区,要尽量选择利用价值不大的地段,不与农业争地。建筑物在场地中的面积应为总场地的10%~12%。
(6)场地位置。首先应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尽量把猪场建在交通便利,距工业区、城市、人口密集区较远,比较偏僻的地方,离农田、菜地、鱼塘或果园较近,要考虑粪污的排放与处理。这样既方便了饲料、产品、粪便等的运输,又有利于猪场环境的控制,防止人畜夹带病菌感染猪群。要距离铁路、交通干线400米,距离居民点300~500米,而且要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