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蔬菜
31627200000052

第52章 番茄病毒病应该如何防治?

番茄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主要危害番茄,还可侵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病毒病在国内分布非常广泛,很多地方导致失败后不能栽培。根据症状不同,分为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番茄病毒病可采用下列方法防治:

(1)抗病品种。尽量选用抗病和耐病的品种。

(2)种子处理。为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毒,可行种子处理。方法见春早熟栽培。

(3)土地选择。栽培地应避免连作,选通风的开阔地,秋季深翻,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4)育苗。育苗的叶龄应适当,过大缓苗慢,易发病。苗期温度应适宜,温度过低,易成老化、僵化苗,这样的苗生理活动弱,易感病。徒长苗也易感病。移植时,少伤根,可促进缓苗,减少发病。

(5)田间管理。适期早定植,早生长发育,在病害流行期前长成较大的植株,可减轻病害危害。定植时,选用无病壮苗、淘汰病、弱苗。定植后勤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尽量利用地膜覆盖,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在整枝打杈,采收,插架等田间操作时,应经常用肥皂水洗手消毒,尽量减少人为地汁液传播。烟草有病毒,吸烟者禁入。及时清洁田园,拔除病株。病株应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定植缓苗后,勿过度蹲苗。高温干旱季节应适当小水勤浇,保持田间湿润,降低地温。分期追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防治蚜虫及时防治蚜虫,可减少传毒媒介,避免病害的发生。除了药剂防治外,还可用纱网遮挡。

(6)药剂防治。利用弱毒疫苗(N14和卫星病毒S52)、钝化物质(豆浆、牛奶、鱼血等)、保护物质(高脂膜的200~500倍液)、增抗物质(83增抗剂)等防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