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农作物
31626700000009

第9章 立体栽培小麦、生姜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采取沟麦种植方式,沟距50厘米,其中埂宽35厘米,沟宽15厘米,沟底播2行小麦或宽幅撒播;或沟距50厘米,其中埂宽30厘米,沟宽20厘米,沟底播2行小麦或宽幅撒播。于立夏前后在埂上套种1行生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小麦300千克,生姜2000千克。

(1)轮作换茬。生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在无病姜田,连续种植3~4年后应换茬,其间隔为2~3年。新辟姜田,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换茬,且间隔2~3年;土地宽余地区间隔期延至3年以上,效果更好。

(2)增加投入,合理施肥。麦、姜套作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并要施足基肥。科学配方施肥,小麦耕地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圈肥6000~7000千克,磷肥50~80千克,钾肥10~30千克,氮肥30~40千克。生姜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施饼肥100~125千克或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钾肥15~40千克,氮肥20千克,锌肥2千克,硼肥1千克,并根据土壤虫情,每667平方米施入3%的辛硫磷颗粒剂5~6千克或黑矾15~2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3)选择高产品种。小麦品种要选用株型紧凑、分蘗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抗倒伏的晚播早熟品种,如鲁麦15号等品种。生姜要选用姜块肥大、皮色黄亮、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健壮姜种,如莱芜片姜、莱芜大姜、宁阳黄姜等品种。姜种的处理分困姜、炕姜、分选壮芽3个步骤进行,以保证姜芽健壮。

(4)合理密植。小麦每667平方米播种量7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成穗30万左右,生姜采取带芽姜块横向平播于沟底,株距15~17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8100株左右。

(5)小麦的种植及管理。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0日。出苗后管理同常规大田。翌年6月上旬小麦成熟适时收获,收割小麦时,只取麦穗,留下60厘米高的麦秸遮阴。

(6)生姜的种植及管理。采用塑料阳畦催芽法,催芽前用多菌灵或G1-1型生姜增产剂浸种,后排放在麦穗上,根据生姜发芽的要求控制温度,催出的芽子又齐又壮。生姜适播期为5月4日至5月12日。在播种前3~5天,先在播种行内开17厘米深、10厘米宽的沟,然后把生姜种肥施入沟内与土拌匀。

播种改芽块顺沟平放为横向平播于沟底,株距15~17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8100株左右,随后用湿土盖好,保持4~5厘米厚度。播种完毕浇一遍水,喷洒除草剂,每667平方米用除草通或拉索150毫升对水40~50千克。生姜播后15天顶芽出土,应及时浇出苗水。在苗高30厘米,具有1~2个小分枝时,轻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铵5~20千克。8月上旬生姜生长处于三马杈旺盛生长阶段,也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应进行培垄追肥,结合培垄,将原来垄背的土培到植株基部,变沟为垄,垄高12~13厘米。可改过去后期不追肥的传统做法为立秋后重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肥13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60千克,随后浇水。后期应保持4~6天浇1次水,9月上旬生姜进入根茎生长盛期,为防止植株脱肥早衰,再小追肥1次,可每667平方米追复合肥20~25千克。9月中旬,结合浇水再培1次土,把垄加宽加厚,为根茎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于10月中旬初霜来临之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