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立体栽培农作物
31626700000006

第6章 发展立体种植应遵循哪些原则?

(1)总体经济效益高的原则。总体效益高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时间内,从事立体种植所经营的各种形式中的不同作物,要具体分析其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价值,计算各种作物的单一经济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以及各类产品的生产量和市场需求前景,不能只看一种产品和在某一环节中的产量和价值。只有在各类形式中的多数产品都有发展前途,总体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时,才是这一地区较好的和有较大推广价值的立体种植形式。

(2)不同生态类型的作物共生互利和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则。立体种植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立体种植要从综合经营的观点出发,对不同作物的特性、生态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有充分的了解,又要充分利用,使之共生互利,取长补短,以便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达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得到较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3)物质投入与产出相适应的原则。发展立体种植业,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除了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肥水条件和田块外,还要针对其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的需求,相应地增加物质投入。物质投入包括肥水、农药、器械和保护设施等。只有农业物质投入与产出相适应,才能满足各类作物的需要,增加其经济效益。否则。就必须及时调整种植形式,改变品种配置和经营方式,以免劳而无功,投入多,效益低,得不偿失。

(4)保证粮食总产不降低,并有稳定增长的原则。在我国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发展立体种植业,不仅要保证粮食产量在总体上不降低(主要指地区性的),还要有一定的增长幅度才行。如果把眼光仅仅盯在经济效益上,而忽视粮食生产,遇到灾年就会在局部或整体上出现问题。因此,在一个地区,特别是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某种粮食作物栽培少的立体种植形式,一定要统筹兼顾,牢牢掌握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兼顾,并注重提高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商品价值,注重发展名、稀、特、优品种,以进一步提高立体种植的总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