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洪淤灌系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季节性河流雨季洪水灌溉农田,给土壤贮蓄水分和养分仍然是当今重要的集水技术措施之一。
(2)塘坝堰蓄水缓洪灌溉系统。该系统利用山坡前修筑的小型塘坝堰系统蓄存并控制季节性河流的洪水,发展以径流为基础的农业;在流量和洪峰较大的季节性河流上,修筑分水堰等取水工程和渠道系统配合起来,把部分径流分散贮存于蓄水池中发展集雨灌溉。这种滞洪蓄水系统可以极大地减少径流的浪费,发展农田补充灌溉,既改善了干旱地区的水文环境条件,又给地下含水层补充大量水分。
(3)微流域集水农业系统。微流域集水技术是利用较大面积的集水区收集降水径流并贮存于蓄水池或贮水设施中,通过渠道、管道等输水设施把水分输入要灌溉的农地或直接供人、畜饮用。
(4)微型集水区农业系统和径流农场集水系统。
微型集水区系统是指由面积较小的集水区(通常不大于100立方米)与径流水分利用的种植区两部分组成。由集水区、种植区交替形成的降水径流的产生与收集渗蓄的微型集水系统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就是微型集水区农业系统。与微流域集水农业系统相比,不仅集水面积小,而且省却了贮水、输水设施,径流直接进入作物的根系区,具有较低的投入。因此,这种径流农业技术也是近20年来世界有关国家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点。
微型集水区农业系统的一般形式有等高隔坡水平梯田、反坡梯田、等高带状种植、等高大行距蓄水种植如水平沟、高垄、分散穴状种植等;在进行果树等经济树木栽培时则以树木个体为对象修筑集水区;在降雨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复合经营时则以较耐旱的植物作为集水区。在入渗池中可以栽植一棵树、一丛灌木或一年生作物。“等高蓄水沟集水”、“隔坡带状种植”、“等高带状种植”、“小蓄水池蓄水种植”、“截流蓄水沟种植”等都是微集水系统。
微型集水区的地表根据当地的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入渗能力、作物需水量大小等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直接利用自然坡面集水、清除植被后夯实地表、对地表进行物理或化学防渗处理、在地表铺设防渗层提高产流效率等方法。在采取集水措施的同时,一般都采用土壤蓄水保墒、防止深层渗漏、抑制地表蒸发的综合土壤水分管理措施。
径流农场集水系统由集水区收集地表径流,用水渠、管道等输水系统将水流引向地面贮水设备蓄积或引向种植区作物的根系分布层进行直接利用。径流农场集水系统包括区域范围较大的集水系统,一般以一个坡面或一个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集水、蓄水和利用。我国的集水系统是上述两者的集合。
(5)集流补灌系统,又称窑窖农业系统。在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利用自然集流面或人工集流面汇集雨水径流,窑窖贮存,通过微灌技术用于作物需水关键期或严重干旱期的补充灌溉的农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