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31616400000007

第7章 谷部(2)

又叫胡豆。蚕豆在八月份下种,十一、十二月生长的嫩苗可以吃,它的茎呈四方形,中间是空的。叶子的样子像饭勺头,靠进叶柄处微圆而末端较尖,面向阳光一面呈绿色,背着阳光的呈白色,一根茎上生三片叶子。二月开花像豇豆花。豆角很像蚕的形状,所以叫蚕豆,四川蚕豆最多。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利胃肠排泄,调和五脏六腑。炒来吃,或作茶点,没有不适宜。由此也可以证明,蚕豆有调养脏腑之功效。

[附方]

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

治水肿:蚕豆二两,冬瓜皮二两。水煎服。

治秃疮:鲜蚕豆捣如泥,涂疮上,干即搽之。如无鲜者,用于豆以水泡胖,捣敷亦效。

[禁忌]

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有腹胀。

[性味]

味苦,微甘,性温。

[功效主治]

主治酒醉不醒,用油盐将苗炒熟加上水煮成汤灌进醉酒之人的嘴里,效果良好。

豇豆

[释名]

在三四月间下种。有一种是蔓生的,茎长约一丈有余,还有一种是藤蔓较短的。它的叶嫩时可以吃。它的花有红色,白色两种。[性味]

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颜养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呕吐,痢疾,止尿频,可解鼠蛇之毒。

[附方]

治食积腹胀,嗝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绒泡冷开水服。

治白带。白浊:豇豆,藤藤菜。炖鸡肉服。

蛇咬伤:豇豆、山慈姑、樱桃叶、黄豆叶。捣绒外敷。

[禁忌]

气滞便结者禁用。

扁豆

[释名]

人们把它种在篱笆边。在二月间下种,它的枝叶蔓生缠绕,叶子圆而带尖。它的花形像小飞蛾,它的豆荚共有十余种,有的长,有的圆,层层叠叠地结在茎上。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补养五脏,止呕吐。长久服食,可使头发不白。可解一切草木之毒,生嚼吃和煮汁喝,都有效。使人体内的风气通行,治女子白带过多,又可解酒毒,河豚鱼之毒。可以治愈痢疾,消除暑热,温暖脾胃,除去湿热,止消渴。研末和醋一起服下,可治疗霍乱呕吐腹泻不止。

[附笔]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炒),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斤。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可。

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

[禁忌]

患寒热病者,患疟者忌之。

[功效主治]

于花研成末,同米一起吃下去,可医治女子月经不调和白带过多。可做馄饨吃,治疗痢疾。干花粉调水喝,解一切药中毒要死之人。它的功用同扁豆相同。

[功效主治]

主治霍乱呕吐不止,呕吐泻下后抽筋,捣烂一把生扁豆叶,加入少许酢绞出汁液下,立即就愈。浇上醋炙烧后研成末服用,可治结石。杵烂后敷在被蛇咬伤的地方可解毒。

[功效主治]

主治霍乱,同芦(也就是芦柴外部的老壳),人参,仓米等量一起煎服。

毛豆

[释名]

夏初就可以吃,但豆荚尚未饱和,可以用油、盐、花椒、海椒、酒来煮,作为菜肴。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能驱除邪气,止痛,消水肿。能除胃热,通淤血,解药物之毒。吃多了会滑脾。因为它的豆荚上有毛,所以叫毛豆。

刀豆

[释名]

豆荚的形状像刀,所以取名刀豆。三月下种,藤蔓可长到一二丈长,叶子像豇豆的叶子但比豇豆的叶子稍长些,稍大些,五六月开紫色的花像飞蛾一样,结豆荚,它的豆荚长接近一尺,有点儿像皂荚。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温中通气,利于调养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气。

[附方]

治气滞呃逆。膈闷不舒:刀豆取老而绽者,每服二三钱,开水下。

治肾虚腰痛:刀豆子二粒,包于猪腰子肉,外裹叶,烧熟食。

治百日咳:刀豆子十粒(打碎),甘草一钱。加冰糖适量,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渣,频服。

治鼻渊: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三钱。

治小儿疝气:刀豆子研粉,每次一钱半,开水冲服。

[禁忌]

胃热者慎服。

黎豆

[释名]

又叫狸豆,还有个名字叫虎豆。生长在原野中,一根枝藤上结豆荚十余片,有三四寸长,有大拇指一般大小,有白色的茸毛。老时则变黑,露出筋,它的果实像刀豆的果实一样大,煮透去黑水,再食用,味道很鲜美。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

主治温中益气,但吃得过多则使人感到腻闷。

稻类

[释名]

就是糯米。它的性温,所以可以酿酒。谷壳有红、白两种颜色,有的有毛,有的没有毛。米色,颜色红的糯米用来酿酒,酒多糟少。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温中,使人发热,大便干结。使人气血充足,通畅,可解莞毒、斑螯的毒。有益气止泄的功能,把一碗糯米碾碎后和水服用,可以止霍乱后呕吐不止的情况。把它与骆驼脂调和后作成煎饼服食,可以治痔疮。把它做成粥服食,可以消渴。

[配方]

治三消渴利:糯谷(旋炒作爆蓬)、桑根白皮(厚者,切细)等分。上每用秤一两许,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则饮,不拘时。

治自汗不止:糯米、小麦麸。为末,每服三钱,米饮下,或煮猪肉点食。

治虚劳不足:糯米人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日日服之。

治腰痛:糯米一二升,炒极热,盛长袋中,敷于痛处,细研八角茴香三钱,以盐酒随时服之。

治小儿头上生疮及肥疳疮:糯米饭烧灰,入轻粉,清油调敷。

[禁忌]

脾肺虚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

米泔

[性味]

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消化者,立即饮一杯,即可消除病症。

稻花

[采集加工]

放置阴凉处晾干。

[功效主治]

有白牙、乌须作用。

稻秆

[性味]

味辛、甘,性热,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黄疸,将它煮成汁,浸洗,接着又将谷芒炒黄研为末,和酒服用。将它烧成灰,可以医治跌打损伤。烧成灰浸水渴,可以止消渴。将稻秆垫在鞋内,可以暖脚,去寒湿气。

谷芒

[功效主治]

主治黄疸病。制成粉末,和酒服用。煎成汁饮用。煎汁饮用,又可解虫毒。

糯糠

[功效主治]

主治牙齿发黄,烧后取它的白灰,天天擦牙。

[附方]

主治鼻衄不止。服药没有效:用糯米炒成微黄,为末。新井水调服二钱,再吹少许入鼻中。

治噤口痢:用糯谷一升爆出白花,去壳,有姜汁拌湿再炒,研为末。每次用白开水服下一匙,三次即止。

竹刺入肉:用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冷水浸之。一日换两次水,轻轻淘转,勿令搅碎。于端午日取出阴干,用绢袋盛好,挂通风处。每次用时即取,炒黑研为末,冷水调如膏药,贴一夜,刺即拔出留在药内。木入肉亦同。一切痈肿金疮贴之都有效。

治疯狗咬伤:糯米一碗,斑蝥黄去之,再人七个,蝥黄又除去,又人七个,待米出烟,去斑蝥研为末,油调敷于患处,小便利,恶物下,就痊愈了。

[释名]

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称,有早、中、晚三季,有粘性的是糯稻,南方雨水多,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土地平坦,只有润泽的地方适宜种植旱稻。

粳米

[性味]

味甘,性子,无毒。

[功效主治]

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痢。温中,和胃气,长肌肉。健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调和五脏,益精强志,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

[附方]

用粳米和芡实一起煮粥食用更好。初生的小孩,将粥煮成乳汁状适量地喂食,可以开胃、助食。经常吃干粳饭,可以使人不噎。新米刚开始吃,会动风气。陈米下气,以病人尤为适宜。但不能和苍耳一同吃,否则叫人猝然心痛,这时应赶快烧仓米灰和蜜浆服用,不然可置人于死地。粳有早、中、晚三季,以晚白米居第一。各地出产的种类很多,气味必有相异,但也相差不远。天生五谷,之所以养人,得到它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亡,是因为谷米得了天地中和之气,与造化生育的功效相同,所以不是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

[禁忌]

炒米汤下去火毒,令人作渴。

光粳米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主治]

可助胃益精。

白粳米

[性味]

味甘,性寒,性稍软。

黄茎籼

[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主治]

有养容健身,健脾调和中气。煎汤服用可以止痢疾。

天落黄

[性味]

味甘,性平,性软。

[功效主治]

它益胃功效与上述的米相同,陈米养胃不滞。

红莲米

[性味]

色赤,昧甘,性平,性软。

[功效主治]

能健胃和脾,大补人的元气,是米中佳品。

淅二泔

[释名]

第二次的淘米水,清澈可用,所以称为浙二泔。

[性味]

昧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可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附方]

治吐血鼻衄:陈红米泔水一盅,温服。

治鼻衄:时进淅二泔,仍令其以麻油滴人鼻,或以萝卜斗滴入亦可。

炒米汤

[功效主治]

益胃除湿但不驱火毒,使人口渴。

粳谷奴

谷穗呈煤黑色即是。

[功效主治]

主治在奔跑后气喘喉痛,将它烧后研碎,和酒服方寸匕,立即见效。

禾秆

[功效主治]

可解砒霜毒。先将它烧成灰,然后以刚打出的井水淋汁,所得汁再过滤清澈,冷服一碗,毒即可排除。

[附方]

主治米瘕,嗜吃生米。久亦毙人:可用白米五合,鸡屎一升,一同炒焦研为末,用水一升顿服。不一会便可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即可以治疔。

治流汗不止:有绢包粳米粉,频频扑上。

治小儿初生没有皮。色赤:用早白米粉扑上,肌肤自生。

治吐血、流血不止:都以陈米淘水,温服一杯,每日三次。或以麻油或萝卜汁滴人鼻孔。

治赤鼻酒齄:淘米水每日食后饮用。外以硫黄放入大菜头内,煨烂后研成末,涂搽。

[释名]

又叫旱稻。和粳相似但颗粒小。现在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红、白两种颜色,和粳米大同小异。

灿米

[性味]

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最主要的作用是能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米秕

[性味]

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能养肠开胃,下滞,磨积块,作为粮食,可充饥,能使人皮肤光滑,可作为疗养之品。

舂杵头细糠

[性味]

味辛、甘、性热。

[功效主治]

主治呃噎,可以刮了舂杵头细糠含之。把它烧成灰,和水服下方寸匕,可使孕妇顺产。

麦类

[释名]

小麦多秋季播种,冬季生长,春季开花,夏季结实。是五谷中价值最高的。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杀蛔虫,将陈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附方]

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治消渴口干:小麦用炊做饭及煮粥食之。

治泄痢肠胃不固:白面一斤,炒令焦黄,每日空心温水调服一匙头。

治老人五淋。身热腹满:小麦一斤,通草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饮之。

治金疮血出不止:生面干敷。

治火燎成疮:炒面,人栀子仁末,和油调之。

[禁忌]

小麦面畏汉椒、萝菔。

浮麦

[性味]

味甘、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热,妇女劳热。

[性味]

味甘,性温,有微毒。

[功效主治]

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麦麸

[功效主治]

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淤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流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

[释名]

就是用麸皮洗筋澄出的浆粉。现在的人多用它来浆衣服。

[性味]

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补中,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痈肿、火汤伤。

面筋

[性味]

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解热和中,有劳热之人适宜将它煮吃。能宽中益气。它是麸在水中揉洗而成,是素食的主要物品,煮着吃性凉,现在人们多用油炒而食,则性热。

[释名]

就是为糗,是将小麦蒸熟后磨成的面。

[性味]

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要能消渴,止烦。

麦苗

[性味]

味辛,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要能消除酒毒暴热、黄疸目黄。方法是:将它捣烂绞成汁,每日饮用。它还可以解虫毒,方法是将麦苗煮成汁服用。此外,可以解除瘟疫狂热,除烦闷消胸膈热,利小肠,将它制成粉末吃。可使人面色红润。

麦奴

[释名]

麦穗将要成熟时,上面有黑霜的就是麦奴。

[功效主治]

主治热毒,能解丹石毒,及各种阳毒温毒,发热口渴温疟病症。

麦杆

[功效主治]

可治疣痣,去除坏死组织。

[附方]

治消渴:小麦做饭及粥食。

治老人小便五淋: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三升煮至一升,饮后即愈。

治颈上长瘤:用小麦一升,醋一升浸泡,晒干后为末,海藻磨末三两和匀,酒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白癜风:用小麦摊在石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患处甚效。

治小便尿血:麸皮炒香,用肥猪肉蘸食。

治中暑猝死:井水和面一大把,服。

治吐血:用面粉略炒,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治衄血。口、耳、鼻皆出者: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三钱。

治咽喉肿痛,不能进食:白面和醋,涂喉外肿痛处。

治妇女乳腺炎:白面半斤炒黄,醋煮为糊,涂后即消。

治折伤:白面,栀子仁同捣,水调敷伤处即散。

治小儿疮:寒食面,硝石水调,涂足心,男左女右。

大麦

[释名]

麦粒比其他麦都大,所以叫大麦。它和小麦的功效大致相同。还有粘性的大麦,叫糯麦,可以用来酿酒,作糖。

[性味]

味咸、甘、性温、寒,无毒。

[功效主治]

主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滋补虚劳,使血脉强壮,对肤色有益,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长时间食用,可使人长得又白又胖,肌肤滑腻。

[附方]

治麦芒入目:煮大麦汁洗之。

治烫火灼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

[禁忌]

蜜为之使。

[功效主治]

能平胃止渴,消食治疗腹胀。长时间食用,可使人头发不白。用它和朱砂、没石子等药物,还可以将头发染成黑色。它还能宽胸下气,凉血,消食开胃。大麦性平凉,口感滑腻。曾有人患喉炎,吃东西难以下咽,用大麦面做成稀糊,吃后助胃气。平和三伏天,朝廷将面赏赐给下臣,也是因为它性凉,能消暑热,对脾脏有益。

大麦苗

[功效主治]

将其捣汁每天服用,能治各种黄疸,利小便。

冬季手脚长冻疮,可将大麦苗煮成汁浸洗。

大麦奴

[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