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低调做人高标做事
31516200000006

第6章 人生贵在低调做人(4)

所以,我们的交往,应该针对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对方的名声、职位、身份、地位而异,我们看重的不能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人品,他的内在潜能,一旦与这些人结成人缘,或者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导师,在你傍徨迷路时指点你一二;或者成为你的挚友,可以与你共享欢乐,分担忧愁;或者在你最孤立无援时扶你一把。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特长,说不定你的弱项正是他们的强项,说不定关键时刻给你帮助最大的是你平时最不起眼的朋友。不要轻视一个人的职业,每一份存在的职业都有它的作用。整个社会是一台庞大的机器,那么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职业就是一枚小螺丝钉,一旦缺少的话,机器迟早会出现故障,你的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细小的工作,你吃的每一口饭,你穿的每一件衣服,你的一切的一切,都凝聚着无数人无法计量的细微的工作。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最笨的学生,有一次老师让班上每个人做一只小板凳,最后老师把他的挑出来,说是全班最丑陋的。

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老师认为他根本“没法教育”。因而被带回家中由他母亲自教,不平凡的人物常常从最平凡的事情做起,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有位曾在苏州打字机二厂当过模具工人的年轻人,自幼喜爱刻图章、画画、书法。后来,他开始钻研在头发上刻字,这在当时曾被许多人讥笑,但经过多次失败的磨炼后,他终于在头发上刻出了诗句。这些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于世,他被人们誉为“旷古奇才,惊人绝艺”的“青年发刻艺术家”。

事到得意处,见好就收

《菜根谭》云:“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意思是说,当事业正处顺境而趋于鼎盛期,应该及早做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进退维谷无法脱身;当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就应当预先计划好在什么情况下罢手,以后才不至于招致危险。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要防止自满自足,要懂得居安思危、处进思退?如苏轼在《赠善相程杰》中所说的:“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缙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大家都已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事却极为小心谨慎。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君臣互相猜忌,文臣武将人人自危。一些人因为怕引起别人的怀疑,恨不得一入深宅便与世隔绝,和谁也不相往来。

在众大臣中,惟有汾阳王郭子仪与众不同。郭府每天大门敞开,任人出入。部下的将官们来府中拜访,如果郭夫人和女儿正在梳汝,郭子仪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自家人一样支使他们。

郭子仪的儿子们也觉得父亲做的太过分了,劝他说:“您功业显赫,但不尊重自己,不管贵贱都随便进入你的卧室,古代的圣人也不会这样做。”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用意?我有战马500匹,部属仆从上千人,如果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倘若与人结下私怨,再有嫉贤妒能之人挑唆,那我们全家的大祸也就不远了。现在我坦坦荡荡,大门洞开,即便有人想谗言诬陷,又怎么能找到借口呢?”

郭子仪开门揖客,对一切都不存戒心的做法,果然令代宗皇帝对他深信不疑。

所以,事到得意处,便应转思退步,这是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更是一种洞穿利害,以退让韬晦来谋求祸福转化的智能,是对利害祸福高瞻远瞩,而不执着于一时得失之中的达观。

要处进思退,有时不仅需要智能,更要敢于付出代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曾国藩自请解散湘军,就是其处进思退的经典之作。

曾国藩是在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他编练湘军,在八旗军无能为力的时候独力支持局面,也因而在1861年11月受命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政事务,四省的督抚以下的文武,都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成为有清以来权力最大的汉族官僚。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时的曾国藩可谓功成名就,风光无限。但他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

随着地位的节节上升,他并未飘飘然,相反却感到十分惶恐,他想得更多的不是安享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遭到兔死狗烹的厄运。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遏有机缘,尽快抽身隐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

曾国藩明白,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清廷已经对他多有猜忌,因为他拥有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朝廷却难以不能指挥调动,满清大臣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让他们来解决,不仅湘军保不住,他自己的下场也难以预料。

于是,曾国藩主动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日久,已无昔日之生气,而且沾染了旧军队的恶习,奏请将湘军裁汰遣散。他想以此表示: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

同时,他在上奏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上峰必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则会产生居功要挟或者认为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的猜疑。

正在朝廷捉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

这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处进思退并不是舍弃如荼的生活主流,更不是强求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而是一种率直的生活理性,一种近乎平淡却真挚的人生态度。

言语谦逊,平易近人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之所以获得了这样的声誉,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一名议员还是一名仆人。

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罗斯福总统的声音,罗斯福总统是为了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一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推开窗户,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还有一次,罗斯福拜访白宫的时候,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外,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大家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

后来,在白宫服务了30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地热情,那样地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像这样的人,谁会不热爱他呢?即使他不是总统。

有很多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一定的地位,但却很少有人在拥有一定的地位之后,还能平易近人。伟人表现其伟大的方式,不是处处显示自己的地位,而是在于他们的朴实与宽容。

沙皇亚历山大常常到俄国四处巡访。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哪条是回客栈的路了。

这时,亚历山大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支大烟斗,高傲地把这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亚历山大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傲慢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亚历山大道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亚历山大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轻蔑地瞥了亚历山大一眼,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亚历山大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军衔?”

亚历山大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亚历山大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没想到你也是少校!”

亚历山大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亚历山大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亚历山大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亚历山大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感谢你呢!”

亚历山大和下级开玩笑,却赢得了下级更深的敬佩。低调的人即使身份显赫也能把下级当作朋友,他们平易近人,把自己融入到民众当中,也因此得到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

孔子说:“高的能够低一点,满的能够空一点,富有的能够俭朴一点,尊贵的能够卑贱一点,聪明的能够愚笨一点,勇气的能够怯懦一点,善辩的能够沉默一点,渊博的能够肤浅一点,精明的能够糊涂一点。”

孔子意思是,做人不妨低调一点,因为身份尊贵而不显露,有才华而保持谦逊,是很难做到的。通常身份显贵、才华横溢的人,难免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尤其是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更是连起码的礼貌也不一定做得到。

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永远甘于贫贱。大凡一个人技不如人或财力不如人,心里必然憋着一股劲。如果你谦逊地对待他,他这股劲就有可能变成你的助力;反之,你若轻视他,他这股劲就有可能变成怨气,变成一种伤害你的武器。

所以低调的人总是言语谦逊,平易近人。只有这样才不会给别人造成压力;才不会给别人带来妨害,才有人愿意拥护他而不厌恨他。因为他不跟别人争荣耀,天下才没有人能比他享受更多的荣耀。

生活中就是如此,你越是推崇自己,别人反而越是厌弃你;你越是保持低调,别人越是抬举你。所以,明智的人总是尽量在人面前保持低调。

忌除奢华,潜心暗行

低调的人愿意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不仅仅可以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教诲,更是一种潜心暗行的修身之道。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集团——台塑关系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也是台湾工业界的领袖,更是世界闻名的富豪。

但是这位富豪个人生活却十分节俭,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每天坚持做毛巾操,所用的毛巾竟有20多年的历史。家里的肥皂也是要用完为止,即使剩下一小片,他也不会丢掉,而是将其粘附在大肥皂上使用。

他一般都在公司里吃午餐,不搞特殊化,吃的都是与一般员工一样的盒饭,他喜欢边吃边听员工的汇报。

招待客人时,王永庆也并不是到豪华大饭店里去大摆宴席,而是习惯在各分公司设立的招待所里设便饭招待。

大企业里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配有轿车,但公司出于节约考虑,处长级和经理级都没有专车。并且一旦发现下属有铺张浪费的现象,就要严厉处罚。

像王永庆这样的富豪,一掷千金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却他不求奢华,保持常人姿态,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因为真正的成功人士是不需要用奢华来衬托自己的,一个人是否成功,人们看重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事业。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英格兰去。他在机场问讯处找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接待员看了看他——这是张着名的脸,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报纸上还有他的大幅照片说他要来了。现在他来了,却穿着一件很旧的外套,还要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说:“要是我没搞错的话,你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过你的照片。”

那人说:“是的。”

接待员非常疑虑,他说:“你穿着一件看起来很旧的外套,要最便宜的旅馆。我也曾见过你的儿子上这儿来,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他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是好出风头的,他还没适应生活。对我而言没必要住在昂贵的旅馆里,我在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即使是住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两样。这件外套,是的,这是我父亲的——但这没有关系,我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不管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即使我赤裸裸地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根本没关系。”

至今还没有一个因为奢侈而成功的人,因为成功不在于享受了什么,而在于创造了什么,成功的意义不是去挥霍,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喜欢过平淡的生活。

巴菲特总是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食品不是鱼子酱,而是玉米花;最喜欢喝的不是XO之类的名酒,而是百事可乐。

比尔·盖茨不喜欢穿名牌服装,不喜欢进大酒店,出差不坐头等舱,逛街喜欢去小商店。

看到这些富翁过着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

也许有人认为,人生无常,只知奋斗不知享受生活的人其实很可怜,也会有人认为,为了一些身外之物弄得连命都丢了的人则是可悲。

也许你是一个大忙人,为了要获得更多的财富,你不得不劳碌奔波,苦心经营。纵然你财运亨通,但你也许已筋疲力尽,耗费了许多精神。

可是,只有生活低调的成功人士才懂得,人生之乐,不在于高官厚禄,不在于锦衣玉食,而在于平淡中的真实。追求成功是在追求一种人生价值,是在追求平常中的幸福,而不是奢华的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