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31513300000010

第10章 忘记失去的珍惜拥有的(2)

如果说失去的话,那么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可以称为失去得最多的人:他仅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在与白匪的战斗中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32岁时,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双手丧失写字的能力,连转动头部也极为困难。但是他心中有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有一种要对自己的党和工人阶级尽些力量的热望,因此,他放弃了退役后政府让他养病的清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努力学习另一种战斗的武器——写作,以笔、到后来是口授。顽强地、努力地为青少年创作小说,终于在病榻上创作出了赢得世人广泛称赞和捧读的名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当他面对最惨烈的失去时,高扬理想的风帆,奋力开拓创新,建树不朽的业绩,这就是伟大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坦然面对失去而努力向前的精神。他的生平和业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失去,不仅要坦然应对,自信自强,而且要开阔胸襟,树立起为祖国、为人民作奉献的崇高志向。志存高远,就有前进的动力,就会有科学的应对之策,进而能收获令自己满意、让别人羡慕的硕果!

“春去春归来,花谢花常开”。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变故,告诉自己:聚散得失、潮涨潮落、花开花落,都是一份自然。相信自己,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这就是对人生之路的最好注解。

人生苦短,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自己所想做的事,不能得到所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总是顾此失彼。尽管人人都懂得“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可人们还是习惯害怕失去,认为得到是可喜可贺,失去则是可惜可叹,每当失去都要难受一阵,甚至为之痛苦,但是生活难免会失去一些。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及时去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承认失去呢?有时候失去并不一定是损失,而是一种放弃,一种奉献。

坦然,是一种失意的乐观!坦然是一份快乐,是一种潇洒!在人生中,流入河中的水不能取回来,打翻的牛奶也不能重新收集起来。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牛奶打翻在地既成事实,再怎样也于事无补。它不会吝惜你的眼泪,也不会被你所感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忘记,从新再来,不要沉迷过去的错误而不能自拔。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如果你在错过太阳时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振作起来,坚持下去,争取拥有一杯更纯、更好的牛奶。

自嘲可以调节心理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生气但又不便直接说出来时,自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自嘲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它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自我解嘲并非逆来顺受、不思进取,而是随遇而安,放弃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重新设计自己,追求新的目标。没有豁达、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宽广胸怀的人,是无法做到的。可想而知,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自大傲慢的人难以望其项背。自嘲是最为安全的,也是最难的,因为他害己利人。你可以用它来充实自己,获得别人的敬佩;能够保住自尊,在尴尬中解脱;能够活跃气氛,消除紧张。懂得自嘲的人往往会与他人相处得更融洽,更受人欢迎。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是受其心理和精神状态所影响的,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面引起的,因此,掌握心理平衡对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堪的局面,遇到窘境,我们该怎么办呢?为这些事情生一场大气?还是冷静应对呢?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应该选择冷静应对,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冷静应对,调整自己的心情呢?“自嘲”就是一剂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药。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梁灏的文人,非常有志向,在少年时就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结果他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在这种自嘲的心理状态中。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侥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元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自嘲使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终于走向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了长寿,活过了古代难以逾越的九旬高龄。

在一次舞会上,一个个头偏矮的男子,去邀请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跳舞。那女孩很不礼貌地拒绝说:“我从不与比我矮的男人跳舞。”男人听了没有发火,也没有指责对方,而是淡淡一笑,自嘲地说:“我真是武大郎开店,找错了帮手!”那女孩听后脸红耳赤,反而不自然起来。我们不得不说,那个男子是聪明的,他用自嘲让自己走出窘境,保持了心境的平衡,而且还把尴尬抛还了那个伤害自己的女孩。

在我们生活中,用自嘲来稳定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当你在经济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别人的嘲笑时,无端受到别人攻击时,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等等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可以装装糊涂、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在时机适当时还可如前所述,发挥一下自嘲的力量,幽默一把,这样不是更好?

我们可以说,自嘲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从自嘲者的本意来看,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言此意彼”的特点。自嘲产生于对人生哲理的深透体察,是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长处后的一种自信,是最为深刻的自我反省,并且是自我反省后的精神超越。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就像一个非常敏感的天平,稍有变化就会失去平衡。然而,运用自嘲可以使心理的天平保持平衡。

自嘲可摆脱尴尬。

在社交中,当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时,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从中体面地脱身。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那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

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调节自己的心理,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当我们有了过错,或受到别人的过分嘲讽,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通过自嘲来进行化解。同时也不应忘记抓住对方的弱点,反守为攻,攻其不备。当然,这需要拿捏到位、反应快捷、恰到好处。举个例子来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次被记者围攻,记者问,总统对于媒体对您与XX小姐绯闻的报道有什么评价?克林顿从容不迫地答道,取笑我的话已经被世人说尽了,再也没人能说出新鲜的了。他的语言既尖锐又圆润,自嘲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反攻,一下子把球抛到了记者手中,弦外之音就是:你们哪个有本事说出来点新花样?我洗耳恭听。果然记者们全部语塞。克林顿的回答能够称得上是自嘲法之范例。试想一下,假如克林顿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或者表现出抵触情绪,必然招致媒体驳难四起。引发起一轮更猛烈的进攻,那样的话自己就更加被动了。在这里他仅略施小技,就把记者们从语言上打输了。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他的幽默自嘲,才渡过了这个难以逾越的难关。自嘲可增加幽默感。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幽默的总统。一天,他不得已出席在伊利诺伊州布罗明顿召开的报纸编辑大会,会上他发言指出,他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

为了说明他这次会议最好不出席的理由,他顺便给大家讲了一个有关他自己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往旁边让路,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了。”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说:“当然先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出来嘛!”

大家都为他的谦逊和幽默哑然失笑。

着名漫画家韩羽是秃顶,他写了这样一首《自嘲》诗:“眉眼一无可取,嘴巴稀松平常,唯有脑门胆大,敢与日月争光。”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了解了韩羽先生乐观、大度的处世态度。有幽默感的自嘲往往是对自己缺陷的夸张,颇能表现自己的坦诚品格,会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好感。

在罗勃特·欧尔本的一次演讲中,一位听众无理地指责他,说他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很愚笨。罗勃特·欧尔本是这样回答的:“给你们讲个故事:有一次我上街,一辆汽车尖叫一声,然后在我面前刹住,开车的那位先生甜甜一笑,对我说:我是为了保护动物而刹车的——你这笨驴!”全场听众捧腹大笑,不能不为他的睿智所折服,罗勃特·欧尔本的自嘲转移了听众的注意力,还以退为进,让听众更加喜欢他的率直和幽默,当然这次演讲也和以往一样成功。

自嘲可倾吐郁闷。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生气但又不便直接说出来时。自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位个子很矮的学者的妻子嘲笑丈夫身材太短。这位学者笑眯眯地说:“我看还是矮点好,我如果不是一米五七,现在能够着作满身吗?如果不是我身短力小,我们之间的“家战”你能场场取得胜利吗?如果不是我长得矮,你能非常优越地说我太短吗?”话毕,全场叫绝。

由此可见,自嘲时要对着自己的某个短处,猛说猛挖,容易妙趣横生。但就凭这份令人忍不住喝彩的绝佳勇气,别人也不会丢你一人孤独自笑,而一般会陪你笑上几声的。

自我解嘲,也是一种自我帮助,它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帮助你应付周围众说纷纭的评价所带来的压力,帮助你摆脱心中的种种自卑、失落和不平衡。自嘲,是宣泄积郁、制造心理快乐的良方,当然也是反嘲别人的武器。学会自嘲,你就会拥有一个平稳和健康的心理,一副健康的体魄。

在生活中,当我们对待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时,不要逃避,更不要掩盖,而要大胆夸大和夸张,巧妙引申发挥,自圆其说,摆脱尴尬。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对手、亲人,在不经意间或者是故意将自己弄人尴尬的困境当中去,这时我们不要因此而生气,为此和朋友、亲人生气是不值得的,何况他们说得也是事实,那么,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自嘲这个“救命恩人”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理。把自己从尴尬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生活中,我们对一些人和事并不需要看得太重,别人做的事,说的话也许会伤到你,你应该做的不是与他们生气,学会用自嘲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让自己想开一点儿,给自己找个不生气的理由,然后再适当地为自己“铺路”,才是最重要的。失去面子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另一种东西。

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自我解嘲,那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名利地位、物质待遇等等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才能心怀坦荡,乐观豁达,才谈得到自我解嘲,精神上才能轻松起来,才能活得潇洒自在、美好充实。

活着才会拥有一切

只有活着,只有生存下去,才会拥有一切。如果你生存不下来,谈何创业,谈何成功?

人是地球的主宰,但人要想主宰自己却很难。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为了生存而拼命。然后就是为了学业而疲于奔命,以登上人生的象牙塔。走上社会又为了就业、事业而忙碌……最后直到重演完每一个人都要走过的历程。这期间会涉及诸多的矛盾和困惑,然而人间的结局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而战。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做其他的事,因此,可以说,生存大于成功。当我们遇到失败时,不要气馁,只要能生存下去,就有希望。

我们回想一下历史上的项羽,他的《垓下歌》唱得苍凉悲壮,凄哀无奈,在野风啸啸,夜色沉沉中,听美姬凄婉和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时,与爱妾虞姬挥泪别离,真是泣苍天动鬼神啊,这首千古绝唱让后人凭吊伤怀,感慨无限,众说纷纭。诗人杜牧对项羽的乌江自刎不以为然:“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何士颐也说:“忍辱从来事可成,英雄盖世枉伤神。但知父老重羞见,不记淮阴胯下人!”乌江亭长劝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可是死要虚荣面子的项羽,自愧无颜,羞见父老,“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倘若这个西楚霸王东渡乌江,认真反思,总结教训,发扬胜不骄,败不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未可知。晚唐诗人李山甫过项羽庙时对霸王的自刎深表不满,“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在市井上从胯下受辱的韩信怎么样?在鸿门宴上从厕所逃跑的刘邦怎么样?不都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了吗?被吴王夫差囚困的越王勾践,蒙羞受辱之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采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政策,历二十年的励精图治,终于报国雪耻。“更生更聚终须报,二十年问死即休。”这才是英雄好汉。可惜项羽“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唱,留下了历史的思索,叫后人感慨伤怀,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