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其实很简单
31511900000004

第4章 有修养才有好人缘(2)

三国时,东吴孙策、孙权兄弟用人,有十分高明之处。孙策活捉了太史慈后,亲自为他松绑说:“你是青州的名士,只是跟随的主人不适合你自己,我现在是你的知己,你不必担心在我这里不如意。”张昭担任长史时,北方士大夫来信说了许多赞美张昭的话,孙策听到这些话后,高兴.地说:“管仲担任齐国丞相的时候,使齐国完成了霸业;而今张昭这样的贤能之士,我用了他,他建立的功名不也有我的一份吗?”正是由于孙策善于以诚待人,与文武百官情投意合,才招揽了许多人才。

孙策死后,孙权继承了东吴王位。孙权对大将军甘宁的粗暴脾气非常恼火,吕蒙劝他说:“难得有甘宁这样善战的大将!”孙权从此以后善待甘宁。刘备进攻吴国时,有人传话给孙权,说诸葛亮家兄诸葛谨暗暗派人前住蜀国,孙权却说:“我和子渝有生死之交,他不会负我,就像我不负他一样。”

所以说,练达人情既需要有一双洞明的慧眼,更需要有诚实信赖之心。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当我们以诚恳真挚的心来待人,并注意到每一待人处事的细节,很自然的,别人会感受到真情,便会成为你的知己而为你所用。

古人云:“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即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虽然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虽然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这些是对一个人在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及性格上的要求。那么,一个人在做人及为人上,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做到诚恳老实,事情就每每成功。

交友不可以图利为中心

人与人相聚、相处是缘分,可偏偏有人与人交往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利可图的就去交,没有利可图的就不交,难怪人们说:“人走茶凉。”那些在职的领导,有权的时候,与他交往的人多,到了他退居二线或者退休后,他身边的朋友就很少,然而正是这为数不多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关键是有的人不这么想,他有权有势的时候朋友多,却不问问自己这些人为什么这样热乎乎地亲近自己?一到失势的时候,便骂人狗眼看人低,就痛苦绝望。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你有权有势的时候为什么不注意对朋友的审察呢?哪些是为利而来的人,哪些是真心地敬佩你的人,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人,等等。了解了这些,你就不为自己“朋友满天下而自豪”了,意识到将来退休后的情景了。

如果你不为利益大小亲疏你的朋友,那么,你有权有势与无权无势都一样,只要你有人品,坚持自己的择友准则,即使只有一个朋友,也不会感到寂寞,更不会以贪图利益为中心而去对待友情。鲁迅说:“得一知己而足矣!”这样的交友出发点是不会以朋友多少来衡量自己处世的成败的。

吕布真是让人一说就摇头的汉子,他虽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操手下六员大将,可他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社会评价,问题就出在他是个势力之人。他先认丁原为干爹,后来董卓封他高官,他心一硬,就把丁原给杀了,又跟在董卓后面屁颠屁颠的,认董卓为义父。接着王允用美女貂蝉为诱饵,设下连环计,赚取了吕布,吕布为了美人便又杀了董卓,成为王允的干儿子。吕布就这样成了“三姓家奴”,弄臭了自己的名声。

《文中子·礼乐篇》中说:“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矗了。君子不与这类的人结交。”

廉颇被免官回故乡时,门下的宾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时宾客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不是都走了吗?”宾客说:“唉,你怎么这才看出来?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权有势,就跟着你,你无权无势,就离开你。世道本来就是如此,你何必这样气愤呢?”廉颇对此颇有感慨,从此交友也警惕起来。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跟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也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与人相处,完全做到回避利益那是很难的,也大可不必,但以利益大小来择友,有利者亲之,无利者疏之,这就是对缘分的践踏了。

要成人之美而莫掠人之功

谦和明礼的人往往都有着一种较好的心态,他们能深悟为人的要义,懂得在成人之美中赢得更大的尊敬与成功。成人之美其实是一种高超的交际艺术,当你为别人提供了露脸的机会,使别人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反过来别人也会设法为你提供方便。乐于成人之美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配合。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839年就已经形成了进化论的观点,并陆续写成了手稿,他没有急于付印发表,而是继续验证材料,补充论据。这个过程长达20年。

1858年夏初,正当达尔文准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时,突然收到马来群岛从事考察研究的另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所写的题为《记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的论文,其内容跟达尔文正准备脱稿付印的研究成果一样。

在这个关系到谁是进化论创始人的重大问题上,达尔文准备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把首创权全部归华莱士,他在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赖尔博士的信中说:“我宁愿将我的全书付之一炬,而不愿华莱士或其他人认为我达尔文待人接物有市侩气。”

深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赖尔坚决不同意达尔文这样做。在他的坚持和劝说下,达尔文才同意把自己的原稿提纲和华莱士的论文一齐送到“林奈学会”,同时宣读。

华莱士这才得知达尔文先于他20年就有了这项科学发现,他感慨地说:“达尔文是一个耐心的、下苦功的研究者,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他宣布:“这项发现本应该单独归功于达尔文,由于偶然的幸运我才荣膺了一席。”

正是达尔文善于成人之美的行为,才换来了华莱士对达尔文的莫大尊敬。

要做到成人之美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愿望,面对成功,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了自己,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甚至难免会钩心斗角,压制别人以成就自己,往往越是如此,越是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其实在你帮助别人、成人之美的同时,无疑地会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只要机会一来,你的成功将是惊人的。

谦虚是人性中的美德

谦虚与仁义的意旨相近,它是人性中的崇高美德。老子说:“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似混浊。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易经》中说:“谦虚可以亨通,开始或许不顺利,但由于谦逊,必然得到支援,最后能够成功。”《彖传》中说:“谦逊,通行无阻。因为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救济万物,而且光明,普照天下;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使阴阳能沟通,所以亨通。天的法则使满盈亏损,使谦虚增益;地的法则改变满盈,使其流人谦卑;鬼神的法则加害满盈,降福谦虚;人的法则厌恶满盈,喜好谦虚受到尊敬,发出光辉,在卑贱时也不违背原则;所以,君子能够有始有终。”《易经》对谦虚的阐释格调特别高,可见儒家如何尊重谦虚,而老子的道德,也可以说是专门用来解说谦虚的。墨家的兼爱也源自这一谦虚的精神。

《尚书》中说:“自谦受益,自满受损。”巴甫洛夫也告诫人们:“绝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人若骄傲起来,挫折和失败的厄运就会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