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身体健康枕边书
31447900000006

第6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2)

总之,吸烟是百害而无一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宣传吸烟的危害,建立并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控烟的核心问题。同时采取立法手段是控烟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自1977年以来已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控烟工作有了法律上的依据。

(第三节)装饰材料与健康

健康与安全是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题,住房是人们当前和今后的最大件耐用消费品,人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居室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对室内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装修居室,美化环境的前提是优化室内气候,消除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以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室内生活世界,是现代人们渴求实现的、最重要的幸福生活目标之一。

但是,健康专家告诉大家,所有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都是天然地、程度不同地存在放射性,也有些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因工艺需要,人为地加入了各种辅助剂,其中有很多具有挥发性,有的还有放射性,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威胁。

据报道,每年仅因建筑涂料引起的急性中毒就有400余起,15000余人中毒,死亡约350人,慢性中毒10万人次。健康专家指出的建筑、装饰材料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1氡及其子体

氡是一种惰性放射性气体,易扩散,在体温条件下极易进入人体组织。氡是由铀、镭等衰变所产生的。铀、镭都是固体,广泛存在于地壳中,衰变成氡后变成气态,氡可继续衰变直至变成铅。每次衰变都有α、β及γ辐射。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是土壤和建筑材料中含有的镭。氡及其字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潜伏期约为15~40年。现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导致肺癌的原因,由氡引起的肺癌占肺癌总发病率的10%。影响室内氡含量的因素除污染源的释放量以外,室内的密闭程度、空气交换率、大气压、室内外温差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建筑材料表面使用涂料可起一定的防护作用。

2甲醛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是室内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装饰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如粘合剂、隔热材料、化妆品、消毒剂、防腐剂、油墨、纸张等。甲醛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变态反应,免疫功能异常,引起肝、肺和中枢神经受损,也可损伤细胞内遗传物质。甲醛在室内的浓度变化主要与污染源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有关,也与使用期限、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程度相关。加强室内通风可降低加强浓度。

3其它挥发性有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室内污染物,明确已鉴定出300多种,虽然它们各自的浓度不高,但其联合作用不可忽视。挥发性有机物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奈等,主要来自各种溶剂、黏合剂等化工产品。此外,苯类等环烃化合物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挥发性有机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不多,主要有臭味、刺激性,能引起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等症状。亦可影响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为了杜绝装饰人体的损害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放射卫生监督监测机构和新闻单位要向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消费者广泛宣传放射卫生法规、标准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增强放射卫生的防护意识。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生产单位应做好产品的检测工作,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放射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的监督监测,做到放射卫生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不出厂;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经营单位只销售放射卫生合格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消费者只购买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合格的产品。

除了购买符合健康标准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外,健康专家还向大家推荐一种净化环境的途径,这就是人们用来点缀美化室内环境的绿色植物。

在美国宇航局工作的一位科学家威廉·沃维尔发现,绿色植物对居室和办公室的污染空气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测试了几十种不同的绿色植物对几十种化学复合物的吸收能力,并把重点移到可在任何苗圃都能买到的观赏植物上,结果发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养料。其量之大令人吃惊。从他公布的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中看,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消灭了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醛;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龙舌兰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垂挂兰能贪婪地吞食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已成为常识,但植物吸入其他物质作为养料而且某种植物偏爱某种化合物的这类有趣的怪事,人们确实还未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目前,许多国家的环保部门已广泛地宣传绿色植物这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特征,告知人们绿色植物是普通家庭均能承受的居室空气的净化器。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追求居室的温馨舒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让一些看不见的隐形杀手潜伏在我们身边,健康才是我们的最根本追求。

(第四节)电脑网络与健康

现代社会中,电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许多人运用网络进行交流:电子邮件、网络寻呼聊天以及BBS等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它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忧虑,经常听人说电脑对健康有影响,然而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电脑和网络对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健康专家研究发现,电脑对人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

1电脑微波对身体的危害

电脑的低能量的X射线和低频电磁辐射,容易引起人们中枢神经失调。英国一项办公室电磁波研究证实,电脑屏幕发出的低频辐射与磁场,会导致7~19种病症,包括眼睛痒、颈背痛、短暂失去记忆、暴躁及抑郁等。对女性还易造成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异常。据对武汉市200多名银行系统从事电脑操作者调查表明,有35%以上女性出现痛经、经期延长等症状,少数妇女还发生早产或流产。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电脑,其流产发生率增加80%以上,同时,还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2导致网络综合征

长时间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会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严重者发展成为网络综合征,该病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很少关心他人、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3电脑散发的气体危害呼吸系统

英国过敏症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办公设备会释放有害人体健康的臭氧气体,而主要元凶是电脑、激光打印机等。这些臭氧气体不仅有毒,而且可能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难,对于那些哮喘病和过敏症患者来说,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另外,较长时间待在臭氧气体浓度较高的地方,还会导致肺部发生病变。

4伤害面部皮肤

与电脑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我们的面部皮肤同时也会受到大量的光辐射,光辐射对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可以破坏真皮中的胶原纤维,使之失去弹性,加速皮肤的老化,减低皮肤的抵抗力,同时,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更多的黑色素,这样的日积月累,对皮肤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

另外,来自瑞典的研究报告指出,电脑荧幕逸出的化学物质会导致过敏与身体不适。该报告的研究人员表示,电脑荧幕的温度上升之后,便会开始产生出名为“磷酸三苯酯”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阻燃剂,广泛被使用在电视、电脑荧幕中,而且被证实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会造成与电脑工作有关的上班族发痒等过敏反应。

瑞典研究报告还表示,因为我们是近距离使用电脑,因此这些化学过敏原相当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可能造成“接触性皮肤炎”,会有发痒等反应,尤其是暴露在衣服之外的脸、颈等部位。

电脑对人的健康有这么多的伤害,而我们又不得不依靠电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呢?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如工作间隙注意适当休息,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身体。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自我心理测定,一旦发现生理、心理上的有关症状,可在一段时间内适当调整上机时间,缓解症状。

2注意工作环境

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工作室要保持通风干爽,使那些有害气体尽快排出,尽量用非击打式打印机减少噪音等等。

3注意保护视力

要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异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那就需要到医院看眼科医生了。

4注意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细巧的防止辐射,细腻的清洁脸部,细致的保养休息,细心的选用护肤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