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31447400000032

第32章 心态与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健康概念,早已超出人们的传统认识。它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身、心两个方面。而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学专家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

心理学家和健康专家为心理健康所订的标准有如下六条: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样谈得上喜欢别人。

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目标。

4.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而心理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以及认知与情感的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第二节)健康需要“营养素”

有资料表明,当前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有百分之七八十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0%。这些人易患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某些皮肤病等等。由此可见,不良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而良好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则胜过保健品。

既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如此重要,那么,人类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有哪些呢?健康专家和心理专家把这些“营养素”归结为:

爱心 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代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间的爱情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子女之爱十分重要;而老年人对子女和孙辈的爱在他们生命中占重要地位。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情爱、关怀、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帮助和支持等皆是。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别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爱,心理上会出现不平衡,进而产生障碍或疾患。

许多研究证明,人在爱着和被爱时,体内免疫功能最重要的T细胞处于最佳、最兴奋、最健康活泼的状态,以致病毒无法入侵。

宣泄 第二种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宣泄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产生心理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感到心情压抑的时候,不妨向亲朋好友或心理医生倾诉,把埋在心中的郁闷和不快都说出来。这会使内心的痛苦减轻许多。因此有人提出:“倾诉”是医治心病的良方。人们在倾诉的同时,除了减轻压力之外,还可能会得到别人有效的帮助,解开自己心中的结。

倾诉只是宣泄的方式之一,其他像踢球、打沙袋、唱歌、跳迪斯科,甚至是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都是不同的宣泄方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来释放精神压抑,缓解内心痛苦,维护心理平衡。

乐观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重要“营养素”是乐观,即指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世界观,具有乐观开朗大度的性格修养,能常保情绪上的乐观状态。

培养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要想保持乐观,就首先要从世界观的培养上下功夫。站得高,看得远,凡事从大处着眼,不因一时一事的挫折而烦恼。

培养胸怀宽广、气量豁达的开朗性格。开朗的性格能够调畅情志,保持情绪正常,气血流畅。这些都有利于对中枢神经的调节,有益于身心健康。

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笑是乐观情绪的表达方式,而乐观的情绪能调动肌体的潜力,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消除对健康有害的神经紧张感,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乐观的情绪可使肾上腺分泌增加,血糖增高,碳水化合物代谢加速,肌肉活动能力加强。这些都是促进人体健康的必要因素。

自信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任何心理障碍都可以从本质上归结于没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积极的感受,是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自己看重自己的一种个人品质。自信的人自然会表现出活泼的生气、乐观的情绪、轻松自如的神态。无论在什么境遇,只要保持自信就不会陷入沉重的抑郁和强烈的焦虑之中。自信是保持情绪健康的必备品质。

心理学专家认为:自信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自信又能加强自身的实力,使自我登上新的高度。

自信之人会使自己的生活总是处在战胜命运、克服障碍、品味生活的最佳境地。这样的人生充满挑战和快乐,同时让自己心智健康、身体健康、活力无限。

鼓励 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鼓励这一心理“营养素”。来自亲人或他人的小小的鼓励往往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让他战胜困境,走向成功。

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个体通过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鼓励可以让一个人迅速恢复自信,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感,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能。

良性暗示 良性暗示也叫积极暗示,是心理暗示的一种,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宽容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能够得到别人的宽恕或者宽容别人的过错,对人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是另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素”。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加剧,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

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肌体内分泌功能失调,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胀、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

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虑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第三节)保持快乐的心态就会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长期情绪忧郁、恐惧悲伤、嫉妒贪求、惊怒激昂或情绪紧张的人比精神状态稳定的人容易患一些不时之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哮喘、慢性胃炎、青光眼、癌症等等。妇女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胃肠疾患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心理性因素引起的头痛在各种头痛患者中占80%~90%。而不良心理因素、七情郁结、精神过度紧张或忧郁悲伤,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

常言说得好,心病还得心药治。快乐是通往心灵安详的要道。乐观精神是自疗心病的无形妙药。医学家们认为,乐观、开朗、愉快、喜悦的情绪,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促使皮质激素与脑啡肽类物质的分泌,使肌体抗病能力大大增强,并能极大地活跃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有利于防病治病。这就是说,用乐观的精神取代不良情绪,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同时也说明,除了快乐的情绪可以悦心而外,没有一种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健康专家们认为:良好情绪的“医疗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医生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胜利者的伤口,总是要比失败者的伤口好得快;没有精神负担的病人,要比有精神负担的痊愈得快。一个人患病之后,如果充满信心,具有毫不惧怕、敢于同疾病做斗争的精神,则能加速康复,在治疗过程中,用药量小即可,或不药而愈。反之,若意志消沉,情绪沮丧,则无力驱邪,病后缠绵不愈,或致恶化,且多产生并发症。这是因为乐观者能沉浸在β-内啡肽的世界里,当感觉“心情愉快”的时候,脑内就分泌出有助于缓和精神紧张的β-内啡肽,相反,当感觉“不痛快”的时候,β-内啡肽和副肾皮质荷尔蒙都分泌不出来。由此可见,情绪的良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神经生理学教授戴维·菲尔顿在大脑免疫系统的研究中发现,脑内吗啡不仅作为大脑的受体产生作用,在体内其他地方也存在着受体。他同时指出,脑内分泌β-内啡肽时,K细胞(指在人的免疫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种白血球细胞)十分活跃,免疫力随之提高,从而防御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一个人活不到应有的寿命,是自己的过错。如果你是一个乐观者,你一生中最后的几年将成为你最快乐的岁月。一个精神充实、生活充满快乐的人必然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既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