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重在执行
31441100000032

第32章 排除万难——确保执行的畅通(2)

作为企业员工,要想有效地落实工作的目标,执行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真正的执行力是由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代替不了的。大凡事业成功的人,都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而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又来自于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唯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坚强的意志是力量的来源,是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取得事业成功的一把利剑。

德国心理学家对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根据他们的成就大小,把他们分为“有成就组”和“无成就组”进行对比,发现这两组人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意志品质方面。那些获得较大成就的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忘我的献身精神,为了达到奋斗目标,虽经多次挫折仍不动摇。而“无成就组”的人,则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只有消极地等待良机。心理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人们事业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和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人类创造精神中最为伟大、最为崇高的品格。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意志坚强的人,就是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挫折,走向成功的。

1973年,由于中东爆发石油危机,严重打击了香港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塑胶业。

当时,股票暴跌,百物腾贵,失业人数大增,市民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天,一位蓬头垢面、愁眉苦脸、油污满手的50岁男子,拖着疲乏的脚步,踏进旺角一位着名相士的命相馆。他明显地受了很大的挫折,希望这位相士能指点迷津,趋吉避凶。谁知道,相士如此地铁口狠批:

“你的命运,与富贵无缘。我看你还是安分地找一份工作,做个打工仔——你是不适宜自我创业的。”

受了这种挫折之上的挫折,大多数人会意志消沉,意兴阑珊。但这位已经50岁的落魄问津者,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造命人”——这位相士的话,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面对逆境,在往后的日子里,逆流而上,自我创富而终成富豪。

1991年的农历大年初二,在中东炮火弥漫之际,香港维多利亚港举办了一次世界第二个大规模的烟花汇演。而这次悦目缤纷表演的赞助商“震雄集团”乃一个工业机构,打破了历年来类似汇演被商业机构垄断的传统。

“震雄”的创办人,就是当年那位落魄者、向相士“下马问前程”的中年人蒋震。

而蒋震由“霉”至“发”的秘密,就是意志坚定。

蒋震是山东人,生于1923年,幼年在济南度过。1949年,蒋震来到香港。这位山东仁兄,不懂本地话,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为了糊口,他曾做过苦力、纱厂染工,当过开矿工人,甚至有数年的时间漂泊到日本替美军当海外劳工。

浑浑噩噩,无固定之职,无隔宿之粮,就这样,蒋震与家人过了数年朝不保夕的生活后,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他由邻居介绍进入香港飞机工程公司工作。

这份工作,成了蒋氏生命中的转折点,他首次接触到机械修理的知识,为日后的工业生涯奠定了基础。他边做边学,买了不少关于机器与操作的书,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发展与成功铺路。离开了“港机”之后,蒋震转到一家由美国人开设的飞机零件生产工厂“石利洛”当总管。在这段时间,他不只对机器的认识进一步增加,更在管理方面上了宝贵的一课。

“石利洛”由于不获港府发牌,最终被捷和集团接了手,而蒋震也只好辞职。

1958年,蒋震凭着一点积蓄,与友人谭雄在大堪村成立了一个小型的机械零件加工厂,而“震雄”就是取两人的名字而成的。

过了一年,蒋、谭两人开始生产一些吹气机,制造医用的塑胶药水瓶;之后,他们尝试制造吹瓶机,又推出一系列薄膜压出机。

可惜,由于他们资金有限,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机器很快便受到市场的淘汰。

合伙人谭雄见生意不好,心灰意冷,提出退股。从此,蒋震便单枪应战,独资经营。

蒋震这位老山东,意志坚强,不为失败所挫,仍然埋头研究吹瓶机的制作与改善。他这个山东一人帮,无法与上海帮、潮州帮、福建帮和广东帮“挂钩”,孤独地经营,每天花上近20小时在工厂,很多时候连家也不回。

1965年,“震雄”推出了先进的螺丝直射注塑机,获得中华厂商会第24届工业展览会“最新产品荣誉奖”。

之后,“震雄”不断革新、不断改良它的产品,业务由本港发展到各地;1971年,它研制成香港首台全油压增压式四安士螺丝直射塑胶机,备受厂方赞扬,奠定了“震雄”的工业地位。

但是好景不长。1973年,中东爆发了全球经济灾难性的石油危机。香港的塑胶业首当其冲,单在1973年的8~10月期间,就有77家塑胶厂挨不下去而倒闭。

“震雄”欠下银行200多万债务,被银行逼迫着还款,蒋震与银行交涉,获准将存货与机器出售,按月摊还欠款。

这个时期的蒋震,每日工作20小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个危机。结果,3个月之后,他偿还了100多万的债务。银行见“震雄”信誉良好,便没有进一步追讨欠款,而“震雄”便因此得以幸存,在经济复苏之后,有如它赞助汇演的烟花一般,一飞冲天,光芒璀璨。

现在,震雄集团的机械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它的营业额每年高达1亿元,雇用的员工有1400多名。

蒋震的前半生可谓历尽沧桑,但他认为这恰恰是他成功的基础:“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必须亲身经历过内心的痛苦与皮肉的磨炼。”就是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皮肉的磨炼”,令蒋震自强不息,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和超越那令人窒息的艰苦环境,成为一位工业巨子。

可见,一个人意志的坚强水平,是以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大小、性质和能否克服困难来衡量的。只有你吃了常人没有吃的苦,受了常人没有受的罪,你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实现你的宏伟目标。

工作中,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是不会恐惧艰难的。尽管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却不能阻止意志坚定的人的脚步。他会排除这些困难,然后继续前进。因此,我们只有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强者。

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这是一个发生在古希腊的故事:

为了宣扬哲学思想和理论,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开设了一所学校。在第一次上课时,他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并问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到目前为止,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甩300下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80%。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柏拉图的成功就在于他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坚持。谁坚持了,谁就成为成功者;谁半途放弃,谁就将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容易的事情,但绝大部分人都因为太容易而没有去坚持,而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最终都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若想在工作或事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它要求人们有忍耐、勇气和毅力。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夺取胜利的桂冠,取得工作上的成果,创造人生的奇迹。

有一对兄弟从农村来城里打工,他们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工作经验,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兄弟两人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影集、钥匙链、镜框、手电筒以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买主。半年过去了,他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弟弟最后的耐心,他向哥哥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重找出路。哥哥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弟弟不顾哥哥的挽留,毅然告别了那家公司。

第2天,兄弟俩一同出门。弟弟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哥哥依然提着样品四处寻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个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弟弟求职无功而返;哥哥却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一家哥哥4次登过门的公司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向他订购250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20多万元,哥哥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哥哥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而来。

几年过去了,哥哥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了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弟弟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哥哥资助。

弟弟向哥哥请教成功真谛。哥哥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份坚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法则是很简单的,那就是锲而不舍,只要你能坚持到底,你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不断努力去做,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哪怕工作再苦、再难,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我们就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其秘密都在于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执着顽强的忍耐力;即便因为屡次失败而遍体鳞伤,仍然痴心不改,坚持到底!

杰克逊曾经是《纽约时报》的一个小职员。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无比的信心,甚至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经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上班的第一天,杰克逊就列出一份客户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特别而重要的客户,他认为只有争取到大客户,才能使自己获得的佣金更多,而公司其他业务员都认为他痴心妄想,想要争取这些客户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拜访这些客户前,杰克逊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之后,他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与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谈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月的其余几天,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第一个月的月底,20个客户只有一个还不买他的广告。

对于杰克逊的表现,经理十分满意。但杰克逊本人却不满足,他依然锲而不舍,坚持要把最后一个客户也争取过来。第二个月,杰克逊没有去发掘新客户,每天早晨,那个拒绝买他广告的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劝说这个商人做广告。

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都回答说:“不!”每一次杰克逊都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杰克逊已经连着说了数天“不”的商人口气缓和了些:“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了,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何要坚持这样做。”

杰克逊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相反,我倒是觉得自己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精神。”那位商人点点头,接着杰克逊的话说:“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

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作我付给你的学费。”

就这样,杰克逊凭着自己坚持到底的精神赢得了那个客户,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因为缺少这种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有的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成功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只要你锲而不舍地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能取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

进取心越强,行动越有力

某外国电视台有一档名为《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的智力游戏节目,获胜者将会得到100万元的奖励。因为奖金丰厚,悬念迭出,吸引许多观众。这档节目的游戏规则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如果继续答题时没有回答出,那么就会终止比赛,并且没收已经取得的奖励。

自节目开播几十期以来,虽然参赛者强手如林,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并赢得100万元巨奖的人,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反,能够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只是一些见好就收的人。因此,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学乖了,最多到能拿10万奖金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的参与,才第一次产生了百万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