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27

第27章 成为最受公司欢迎的员工(1)

做公司中的复合型人才

如果你想成为所在的大型公司中的一名核心员工的话,那么,做一个复合型人才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不是说,一个职场中的复合型人才,懂法律,有一两项专长,善于沟通,就足够了呢?可能这对于某些公司的人事部的确是足够了,但是你进不了杜邦或是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这些大公司在总是会更专注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雅虎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副总裁说过,在面试复合型人才时,她首先看的是候选人是不是在规模大、品牌着名的公司里工作过;然后她要了解的是候选人有没有战略性思维,能否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外环境,是否具有多方面公司所需的能力。仅仅只有一两项专长的人往往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公司要找的是真正的多面手。这就要求年轻人要有多方面的经验,专业知识要更全面、更深入。可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复合型人才呢?专家的建议是,首先是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技能,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制订效率标准,了解核心员工如何服务于公司目标,了解关键的商业原则。其次还要根据职业要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职业发展与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用丰富的知识素养驾驭复杂的工作,最终成为决策者的伙伴。

现在很多学生或业绩平平的员工考了一大堆证书,却忽略了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证书不能代替对工作技能的掌握。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公司更重视员工过去做过些什么,有没有经验,能否适应多方面需要。因此,学生也好,普通员工也好,都要锻炼自己各方面才能,如学软件的也要掌握些硬件的知识,并有意识地积累实践经验,这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可以说,求职者知识而越广,经验越丰富,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我们所说的多面手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要知道“艺多不养家”,如果你多而不精,那么同样与我们所说的多面手相距甚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你成为核心员工之后,一定不要松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成为信息灵通、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通才;要具备开阔的眼光、开展的意识和较强的把握机遇、驾驭工作的能力;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机构,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熟悉国际惯例和涉外法规,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经验,了解相关国家、民族类的风俗习惯,融洽与外国专家的关系。职场中人应该要努力做一个勤于学习、知识丰富的核心员工;做一个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多面手。

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通常员工的工作很多,老板不可能事事过问,因为老板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老板只在宏观上把握全局,而具体的每一部分工作都是员工负责。这种工作的独立性使得你必须能全面提升你的工作能力才行。这也是你在单位立足和升职的必备素质。如果你能在财务、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皆有一技之长,老板会觉得这些方面离开你不行,这样才能认识到你的价值,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巩固和加重。其次,一个人做普通员工可能只是一种“过渡”,在“过渡”期内积累工作经验和训练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是很关键的。一个员工将来要成功地走上核心员工的地位,甚至自己来当老板,都要有全面的工作能力。如果你没有这些能力,不仅不能让老板省心,反倒给老板带来了包袱。老板肯定不会喜欢你的。所以,在工作中拥有全面发展的素质,才能让老板器重你,让别人佩服你。

在此,给普通员工提点小建议,以帮助诸位有志青年早日成才。

1要有独到的见解

老板在作决策时,需要员工提出一些新招、独特的点子。这些点子即使不一定被采用,也能给老板思考问题和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你没有见解,那是对老板最不好的交代,因为老板不喜欢只会苦干而不懂实干的人。

2勇于承担大事

要勇于把同事不能做的大事承担下来,因为这种事情老板和其他同事都感到棘手,“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这时你能从容镇定地把问题解决,老板对你就会另眼相看。

3从小事入手

工作中有许多细微的小事,这往往也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地方。有心的员工是不会忽视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的。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做些小事,在老板看来,也许是填缺补漏,但时间长了,你考虑事情周到、能吃苦、工作扎实的作风就会深深地印在老板心中。

作为老板,他们一般都喜欢勤奋工作的员工,可是勤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这需要员工成为一个有心人,随时用努力的心去工作。

(1)文件不离手

千万不要两手空空。要知道拿着文件的人看上去像去开高层会议的人,手里拿着报纸的人好像要上厕所,而两手空空的人则会被人以为要外出吃饭。有必要的话,还可拿些文件回家,老板一定认为你是一个以公司为重,不惜用上私人时间处理公务的好员工。

(2)总在用电脑

对很多人来说,在工作时,埋首电脑的人就是积极工作的人。

(3)利用电话留言箱减少工作量

如果你有电话留言箱的话,记住不要勤接电话。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在公司收到的电话通常都是跟工作有关。留言箱便成了一个极好的甄别工具。如果有人打电话,留言叫你做什么工作,你便留待午饭时间,趁他们不在,你才复电话留言给他们。这样人家又不会觉得你没有礼貌,而且又可以把事件延后处理。

(4)常常有急事要办

旁边的人烦躁不安,你会觉得他一定有些重要事情要办吧?对了!所以,带着有急事要办的样子,老板一定以为你尽忠职守,大家一定明白你面对的压力有多大。

(5)比别人晚下班

不要比你的老板早下班。最好在别人离开后,在你老板面前出现一下。老板一定对你的“拼劲”留下深刻印象。

(6)勤向老板发邮件

当你独立做一个项目时,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老板发一封邮件,告诉他你最新的进展。邮件有时白天发,有时夜晚发,这样老板能感觉到你一直在努力工作,并且非常重视与他的沟通。

为自己的公司提出合理建议

成功的职场人士都喜欢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具有这样的问题意识,自然能够了解自己周围所欠缺的、不足的还有很多,这些可能正是公司今后的策略和方法。

看起来质疑自己的工作并不难,但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这样做。

一位老板在他的回忆录上写道:

“事实上往往有些员工接到指令后就去执行,他需要老板具体而细致地说明每一个项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务本身的意义,以及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

“我认为这种员工是不会有出息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思考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不思进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到厌倦。他们不愿动半点脑筋,最好是能像电脑一样,输入了程序就不用思考把工作完成。”

所以,不断思考改进是你必须要做的事。在你对既有工作流程寻求改变以前,必须先努力了解既有的工作流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然后质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进一步改善。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任何事都力求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样工作,绝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就应该以最高的规模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这样,对于老板来说,你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有个刚刚进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有一天,他的老板直接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个广告策划方案。

这个年轻人见是老板亲自交代的,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搞了半个月。半个月后,他拿着这个方案,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谁知,老板看都没看,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年轻人,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年轻人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再修改后交上。老板还是那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给予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还是让他拿回去修改。

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最后一次的时候,年轻人信心百倍地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微笑着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通过这件事,年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才能做好。从这以后,在工作中他经常自问:“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然后再不断进行改善,不久他就成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员。老板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后来这个年轻人被提为部门主管,他领导的团队业绩一直很好。

工作做完了,并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进。在满意的成绩中,仍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出毛病,发掘未发挥的潜力,创造出最佳业绩,才是优秀员工的表现。

每天工作多努力一点

工作上的改变和进步来源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没有积累,就没有成就。“每天多努力一点”的工作心态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百出。一位成功人士曾说:“成功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你每天再多努力一点点。”

全心全意专注工作、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对于获取成功来说,还是不够的。你还应该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每天多努力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努力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的工作逐渐变得更加出色而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顾客甚至是竞争者会关注你、依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努力一点,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工作会获得很大的不同,因为你会比别人积累更多的东西,如经验、技能、工作效率等。更为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林先生最初在一家公司工作,职务很低,但不两年时间就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担任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努力一点”。

对于成功的诀窍,林先生说:“在刚进入公司工作时,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老板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老板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老板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工作时老板为什么会养成召唤林先生的习惯呢?因为林先生自动留在办公室,使老板随时可以看到,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他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为什么要养成“每天多努力一点”的好习惯呢?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但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建立了“每天多努力一点”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比他们多具备了很多东西和素养。因这种习惯而带来的优势使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受到他人的重视,包括你的老板和你的同行,因为优秀的人才总是会引人注意的。

第二,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两条腿锻炼更强壮更有爆发力,那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进行艰苦的训练。相反,如果有一点辛苦你就停止训练,或者总想着如何逃避吃苦,那你可能永远都无法使自己更有竞争力。

对于成功来讲,它是一个过程,是将努力和勤奋融入每天生活中的过程。

美国有一个叫亨利·瑞蒙德的人,他起初在美国《论坛报》做编辑,刚开始时的工资非常少,只能勉强糊口,但他还是每天平均工作13~14小时。往往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工作。“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做更扎实的工作,”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的伙伴们在剧场时,我必须在工作间里;当他们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后来,他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总编。

每天多努力一点,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结果却使你的工作更加与众不同,因此你的报酬也往往会获得更多。

小吴原来的工作并没有现在的工作好,只是一件小事情引起了这种变化。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师(其办公室与小吴的同在一层楼)走进来问他,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忙,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小吴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看球赛了,如果晚来五分钟,自己也会走。但小吴同时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因为“球赛随时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小吴应该付他多少钱。小吴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原先想请人做的工作,大约1000元吧。如果是帮忙,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小吴表示谢意。

小吴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并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元。但出乎小吴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三个月之后,在小吴已将这些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小吴,交给他1000元,并且邀请小吴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原来的高出一千多元。

一个周六的下午,小吴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小吴并没有责任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那是他的一种特权,一种有益的特权。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

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全力以赴,每天多努力一点。多努力一点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从而使你自身的价值不断得以提升。

将工作做得出类拔萃

工作是我们生命的重要部分,是充满激情的。既然你选择了你的工作,选择了你的职业,你就要有意识地将它做好,将它做得出类拔萃。这不仅会给公司、个人带来利益,还会使你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在日本,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十分激动,暗下决心:无论什么工作,一定要干得出类拔萃!

然而她想不到的是,上司安排她洗厕所!洗厕所这活说实话没人愿意干,何况她一个姑娘家,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儿,细皮嫩肉,喜爱洁净,干得了吗?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起抹布伸向马桶时,自己的胃开始了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呕吐却又呕吐不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的要求却又高得吓人: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