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21

第21章 忠诚于自己的公司(2)

现代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与员工素质恰恰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维护公司利益已经成为判断和衡量员工的基本准则。很难想象哪个公司能够容忍背叛公司的行为。对于那些出卖公司利益换取竞争对手一点点回扣的人,即使是在对手那里也得不到尊重,反而会使人家时时处处提防着你。职业道德与人格是密不可分的。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纯粹的利益分享只是暂时的,获得别人认可的前提是对人格的认可。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公司,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降低。这些人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认真地反思,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自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忠诚的员工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跳槽。他们的离职经常非常潇洒地就完成了,但是他们以后的日子却不能继续潇洒下去。

对事业、公司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积累成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而这些是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老板都最需要的。你拥有了这些品质,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会获得老板的看重,所以你就永远也不会失业。

另外,一个员工是否以公司为家,以公司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其所能做出的成绩和发挥出来的潜能是大不一样的。确实塌下心来做事,平庸之人也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关键时刻甚至能超水平发挥;对公司没有归宿感,随时准备出逃的人,其神思必定恍惚,其用心必定不专,即便是高水平,也很难发挥一二。

如果你能忠诚地工作,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从而给你以晋升的机会,并委以重任。在这样一步一步前进的过程中,你就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争取到成功的砝码。

忠诚于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作出贡献。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老板和上司的意图。

自觉维护公司形象

一家国际着名快递公司招收新人,成千上百的应届毕业生趋之若鹜。经过几轮笔试和面试,招聘主管反复筛选比较,把几乎同样出类拔萃的小李和小王留了下来。招聘主管通知他俩,如果明天通过了最后的一道测试题,他们中的一人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主管出的测试题是这样的:假如就在本市,城东的客户有一个紧急包裹要送到城西指定用户手中,时限为一个小时,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不限,你如何保证包裹安全准点地送达到?

正式测试的那一天,小李比小王提前了两分钟出发。从公司拿到包裹后,小李很快上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小李紧紧地护着包裹,不停地催促司机快走。由于司机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线,耽误了小李不少时间。

机灵的小李赶紧跳下车来,在路边迅速地找了一辆载客的摩托,改换了行程,风驰电掣地赶往目的地。

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将包裹交到“客户”手里时,尽管比规定的时间还多出一刻钟,但在一旁的招聘主管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尽管小王比小李晚两分钟“上场”,但他的投递方式竟出奇地简单:拿了包裹后,填了一份送货单,接着向公司要了一辆送货专车。由于小王事先清楚地了解了该市的交通情况,他选择了与小李不同的另一条行车路线。乘坐在印有公司徽记的投递车上,小王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包裹送到。

公司最后录取了小王。

招聘主管的理由是:小王充分利用了公司已有的工作条件,维护了公司外在的专业形象,这是公司尤其看重的一点;二是小王根据受聘公司的业务特征,对其“管辖区域”的交通现状有了透彻的了解,选择的路线合理,从而使发送工作高效便捷。

忠诚无价

忠诚是人的宝贵品格,忠诚建立信任,忠诚建立亲密。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接近你。老板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绝对不会去招聘一个不忠诚的人;人与人共事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跟一个不忠诚的人合作;交友的时候,不忠诚的人是得不到友谊的。一句话,人活着,不能没有忠诚。

这个世界,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公司渴求的最理想的人才。那些忠诚于老板、忠诚于公司的员工,都是努力工作、从不抱怨的员工,他的忠诚会让他达到人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有很多这样的人,假如你说他对老板的忠诚不足,他常常会这样辩解:“忠诚有什么用呢?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忠诚并不是为了增加回报的砝码,如果是这样,就不是忠诚,而是交换。如果是这样的话,老板宁愿信任一个能力不强但却忠诚敬业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朝秦暮楚、视忠诚为无物的人,就算他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也不行。换成你是老板,你肯定也会这么做的。

马耳他有位王子深夜从外地办完事回宫,看到一个仆人正紧紧地抱着他的一双拖鞋睡觉。他上去试图把那双拖鞋拽出来,却把仆人惊醒了。这件事给这位王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立即得出结论:对小事都如此小心的人一定很忠诚,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他便把那个仆人升为自己的贴身侍卫。结果证明这位王子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个年轻人很快升到了事务处,最后当上了马耳他的军队司令。

现任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自17岁进入上汽集团的前身上海拖拉机厂,已经在这家地方汽车生产公司干了整整37年。从学徒到总裁,37年来他从未改变对上汽集团的忠诚,他时时刻刻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上汽集团默默奉献,不管任何时候,他总是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004年,上汽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胡茂元声称实现了“上汽几代人的夙愿”。

忠诚是一种人格特质,它能给人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更加懂得自重,它是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精神力量。生命中不能缺少忠诚。忠诚的人无忧无虑,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情绪激动而失控。他一直守护着生命的航船,就算航船即将沉没,也会英勇地坚守拼搏到最后。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忠诚是无价之宝。那些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的员工,都是公司重视、老板重用的员工。就是这样的员工,他们做完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地为公司献计献策。在危难时刻,这种忠诚会显现出它更大的价值。

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

每一个员工,都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成本意识,养成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的习惯。节俭实际上也是为公司赚钱。

无论公司是大是小,是富是穷,使用公物都要节省节俭,出差办事,也绝对不能铺张浪费。节约一分钱,等于为公司赚了一分钱。就像富兰克林说的:“注意小笔开支,小漏洞也能使大船沉没。”所以不该浪费的一分也不能浪费。

一位年轻人到一家公司应聘。当他走进办公室时,看到门角有一张白纸。出于习惯,年轻人弯腰捡起白纸并把它交给了前台小姐。结果,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这位年轻人战胜了其他比他条件更好的人,成了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后来,公司董事长在给他分配任务时说:“其实那张门角的白纸是我们故意放的,那是对所有应聘者的一个考验,但只有你通过了。只有懂得珍惜公司最细微的财物的员工,才能给公司创造财富。”

这位年轻人后来果然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一个从小处着眼为公司着想的人,肯定能在其他的方面为公司着想,这样的人当然也就是能为公司赚钱的人。一个具有成本意识、处处维护公司利益的人才是老板愿意接受的人。

19世纪石油巨头众多,最后却只有洛克菲勒独领风骚,其成功绝非偶然。有关专家在分析他的创富之道时发现,精打细算是他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当簿记员,这为他以后的数字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他勤恳、认真、严谨,不仅把本职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有几次在送交商行的单据上查出了错误之处,为公司节省了数笔可观的支出,因此深得老板的赏识。

后来,洛克菲勒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更加注重成本的节约,提炼每加仑原油的成本也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3位。他每天早晨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净值的报表送上来。

经过多年的商业洗礼,洛克菲勒能够准确地查阅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字,并能从中发现问题,并以此来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

1879年,他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却只要9厘1毫﹖”他甚至连价值极微的油桶塞子也不放过,他曾写过这样的回信:

“……上个月你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本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员工没有成本意识。他们对于公司财物的损坏、浪费熟视无睹,让公司白白遭受损失,自然也使公司的开支增大,成本提高。

如今一些大公司提倡这样的节约精神: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分钟,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滴油,每一块煤,每一克料……

很多公司对纸张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在打印机和复印机旁一般都设有三个盒子,一个是盛放新纸的,一个是盛放用过一面留待反面使用的,另一个才是盛放两面都用过可以处理掉的。如果用过一面的纸张不便于用作打印或复印,可以简单装订起来作为草稿纸,或者用于财务报销时贴发票,总之一定可以另找其他用途,不可随意废弃。

在中午的休息时间或办公区长时间无人时,需自觉关闭电灯及电脑显示器等。如果在中午时间你到一家公司,发现里面灯光黯淡,电脑也似乎没有开机,不要担心,这一定是吃饭和午休时间,办公室的主人们也许正在公司的餐厅或楼下咖啡座里享受生活呢!

有的公司规定一次性纸杯只能供客人使用。在公司开会时,经常可以看到客人一侧是清一色的纸杯,而公司员工这一侧则是风格各异的瓷杯或玻璃杯。这是因为很多公司倡导环保节约的理念,即使这样的小细节,也规定得特别详细。

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老板们这样做的目的,都是希望员工头脑中有一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一个公司的成员都有责任尽力帮助公司赚钱。一旦员工的头脑中形成节约这个概念并习惯于这样做以后,一定会见效果。

一个员工,只有有了替公司赚钱的责任感,才会付诸行动,去为公司赚钱和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