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职业精神
31440400000019

第19章 做个有团队精神的员工(2)

一位总经理提到自己当年在某大公司做策划部主任,遇到了一个非常没有团队意识的员工时说:“我的部门里有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明明极为聪明,他的策划案创意非常好,点子也非常多,但是当公司开策划会的时候,他从来不主动发言。你问到他头上,他也不会一次把所有想法都说出来。可你要求他自己出策划案时,那些火花、创意,又让你不得不承认他做得漂亮。他总是自以为是,而且公开宣称自己的创意为什么要给别人。我几次跟他谈过,一个部门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一个集体里没有与自己无关的事。可他说:‘不是我分内的事我为什么要替别人操心?’唉,人是聪明人,就是没有团队意识。”

这样的员工个人意识特别浓。与团队意识相对立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味地追求个人卓越而忽视或无视团队的成败。创意只有在碰撞中才会产生耀眼的火花,个人意识太强的人不会与别人产生碰撞,也不会有团队的创意。因此,尽管他很聪明,但他的优秀从长远来看也是一时的。因为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则不容易被折断。这样的员工应该问问他:愿意做一根筷子还是十根中的一根呢?

个人英雄主义在任何工作中都不可能出彩。比如营销团队。营销工作是一个系统而整体的工作,光靠几个人或单方面的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充分强调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最佳组合,形成最大的营销力。所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营销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市场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因而营销工作的战略和战术也是动态的,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如果只耍个人英雄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工作质量。

李某是一个业务员,他的销售技能和业务关系都非常好,因此他的业绩在公司里是最好的。取得成绩以后,他就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了,尤其是对那些客户服务人员。

本来这些客户服务人员非常支持李某的工作,只要是他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服就会马上进行售后服务的。但是李某动辄说“我给你们饭碗,没有我你们都要饿死”,要不然就是说这些客服人员服务不好,他的客户向他投诉等。客服人员对他说的话开始置之不理,且通过行动与他对抗。后来,凡是李某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都一拖再拖。最后,这些客户打电话给李某,并把怒火发到他的身上。由于后继服务不到位,李某的续单率非常低,原来的客户也都让其他业务员抢走了。

每一个员工的成绩都是在团队的共同资源中创建的,因此唯我独尊的员工最要不得,他肯定要受到同事的挤兑。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认为这个事情没有了自己就一定不会成功,那么你就会有骄矜之气。在团队角色问题中,我们提到过,团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你最擅长的,在这件事情的操作过程中,你是主要力量,但并不代表没有了你就不行。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话:“地球就得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呀?”你必须清楚,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一样。伟人都会成为历史,更何况我们呢?

团队的由来,是社会的必然和自然选择的直接结果!最初,人除了发达的大脑,没有什么其他优势,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力量上都处于劣势。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组成了团队,以抵御强敌并获得生存的空间。于是,自然选择使人与人组合,而人与人的组合则开始主宰世界。可以说,一旦人与人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历史告诉了我们这些。

今天,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脱离他人对你的支持,一个人无法完成所有的事情。因此,在职业生涯中,你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团队。可以说,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为公司和个人所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团队的时代。无论是从公司发展还是从个人发展方面,你都不能脱离团队,而且必须融入团队中去。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个体应该对团队合作有这些意识,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融入团队之中。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精力旺盛,往往误认为没有做不完的事。实际上,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力所不及的,也就是个人的短处了。所以合作就显得重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这就需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团队目标高于一切

任何团队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而工作。团队的目标高于一切,是人们共同的目的地,为了这个目标,人们彼此协调,并肩作战。

在自然界中,有一个团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雁群。科学家发现,当雁群成“V”字形飞行时,集体中的大雁要比孤雁节省体力,相对也就有了更持久的飞行能力。这种拥有相同目标的合作伙伴型的关系,可以彼此互动,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员工融入公司的整体目标,公司才能体会到团队力量。团队是一个群体,包含很多个体单位。当团队形成以后,每个个体都会对团队以及其他成员有一定的要求。明确其他人有哪些要求,对个体融入团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团队有特定的目标,因此,当某个个体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他希望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在努力工作。如果其他人不能为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就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展,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利益。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树立团队目标至上的信念。只有整个团队的目标达到了,团队的业绩提高了,自己的才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讲公正,无私奉献;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都离不开团队,团队也离不开自己,应当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服从团队的目标。

心中有了团队的目标,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就要集思广益,积极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上不断创新和提高。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也就有了行为的标准,也就不会为工作中跟相关部门的摩擦而耿耿于怀。大家真正能做到精诚团结,协同作战,建设有强凝聚力的公司形象。

职场上一定会有劳逸不均的现象,你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工作上从不犯错。心中有了共同的目标,人们就会在自己出错时,用良好的态度弥补一切过失,而不是急着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团队目标对于我们处理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关系的问题很有益处。以一种事业心来干事,也就是真正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去了。当公司发展壮大了,你会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应得的回报。

同时,你还要发挥你自己的才华。通过个人才华的有效发挥,提高独立作战的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个人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团队的战斗力也会大大增强。

团队的目标高于一切,个人目标要永远服从于团队目标。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是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所以二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同时存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根据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个人目标必须永远服从于团队目标,必须在维护团队目标的前提下,发挥个人才能。否则,过分压制个人才能的发挥,团队就会缺乏创新力,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发展;过分强调个人目标,成员之间就会缺乏合作精神,各自为政,目标各异,个人利益就会占据上风,团队利益就会被淡化,整个队伍很可能成为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公司的团队目标高于一切,只有每个成员都按照这个原则来工作,团队的目标才比较容易达到。是否做到“团队目标高于一切”是判别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现代公司崇尚团队意识,与团队目标格格不入的人,即使他很能干,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在这种情况下,他要么改变自己,融入团队,要么选择离开。

互助实现多赢

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都雄心勃勃,想建功立业。然而,却很少有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须先付出多少。只知索取,不知付出,这样的人,成功肯定不会降临到他身上,他的人际关系也会非常糟糕,没有人会对他满意。

有句谚语告诉人们:“两个人分担一份痛苦,就只承担半份痛苦。两个人享受一份快乐,就成了两份快乐。”因此,作为职场中人,大家要学会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同时也学会从别人所拥有的快乐里得到快乐。在创造自己快乐的同时,你也要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那么你才可以做一个永远快乐的人。

工作是一台结构复杂的大机器,参加工作的每个人就好比每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能正常启动。这也是工作中每个员工应该具有的工作精神和职业操守。所以,我们充分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作为实施项目的团队成员,尤其要加强个体和整体的协调统一。在工作中,你绝不应该只顾自己,必须处处都为他人着想,最好把别人也当做你自己一样看待。这样,别人一定都乐于和你亲近,而你的成功就更有把握了。

有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塘垂钓,不久他们就收获不少。这时,鱼塘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也开始垂钓。但是,无论他们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在两位钓鱼高手中,其中的一位性情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独享垂钓之乐;而另一位却十分热心,爱交朋友。爱交朋友的这位钓鱼高手,看到许多游客都钓不到鱼,就说:“如果你们想学钓鱼,我可以教你们。但我教你们钓鱼,会耽误我自己的时间。不如这样,如果你们学会了钓鱼的诀窍,每钓到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游客们听了欣然同意。

于是,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后来,他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游客们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使这位钓鱼高手备受尊重。而另一个同来的不乐于帮助他人的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于人们的乐趣。他闷闷地钓了一整天,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然,真正的帮助并非是以对方的回报为出发点的。也正因为如此,无私地、真诚地帮助别人才是最高的助人境界。因此,你要真心诚意地去帮助别人,千万不要怀有某种个人目的。一旦被助者发觉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会适得其反。同时,得不到回报,你也不要觉得有失落感。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你就只能用真诚的心与他人交往。以这样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他人才会感到真正的温暖,你因此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一些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也许有人会不理解地问:“明明是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受惠,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只要仔细地想一想,你就会明白: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自然会主动报答你的。友善地帮助别人能够增强你的人格魅力。助人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你也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分享快乐。同时,获得别人的帮助也是你高效率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一些人总是关怀自己的时候多,关怀他人的时候少。尤其是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他们只知道海阔天空地夸耀自己,最容易忘记他人。就算他们心中还有他人存在,但一心想抬高自己,总不免有些傲慢。别人看见那副神态,心里就会产生反感。更糟的是大家感觉自己不如他,从而妒忌他,会使他陷于孤立的境地,甚至吃亏。

无论何时何地,在工作中你的付出总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富足的人。为别人付出不仅利人,同时也利己。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友善地帮助别人,不仅能够影响别人,而且能够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然而,许多人不善于帮助别人,也不喜欢帮助别人。相反,成功的人却常常把帮助别人当做一种习惯。由于他们乐于帮助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习惯于帮助别人,一旦他们有需求的时候,别人就会主动来帮助他。

在我们事业和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因此,我们也必须对别人的付出给予回报。这是公平的游戏规则。

在职场中与同事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凡是自己的言行与同事的利益相关,付诸实践前,应认真思考一下你的言行是否构成对同事利益的侵害。如果你自己都无法接受的言行,是绝对不能强加给别人的;反过来,有利有益的事情,要让同事分享。这是同事间和谐相处的较高礼仪要求,做到了这一点就达到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谐的工作氛围是人们高效率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