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金二十年
31439800000023

第23章 不动病多,动动命多(2)

所谓“平心静气”,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顺气通神——安静以通气。每天白昼若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人的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尤其是对那些每天都要做大量脑力劳动的人们来说保持大脑安静有利于肌肉放松、气血畅通,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判断错误,同样对于防止头晕头痛也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把这五法用于日常生活中,必然能够保养元气,促进健康长寿。

“旱地划船”缓解腰酸背痛

很多人在劳累一天之后都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据统计,在全世界大约有20%的人长期忍受背部酸痛的折磨。这个时候做一下“划船”运动,对缓解疼痛效果显着。

很多人常常背部疼痛就进行按摩或者请自己家里人帮助按摩,但是第二天背部仍然疼痛不已,于是继续按摩,久而久之不但背部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对按摩产生了一种依赖,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按摩来缓解自己的酸痛感。

按摩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人体的腰背之所以会酸痛是因为腰背处肌肉比较少或者用力过大等造成的,那么采用增加背部肌肉能力的方法来消除背部不适就被许多人看好。锻炼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要数划船运动了。由于划船运动对人体背部肌肉的锻炼最为明显,所以可以很好地起到缓解、根除背痛的作用。

划船运动对健身者来说有两大作用,其一是对背部伸肌的锻炼,不但可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还可有效地改善肌肉和背的筋膜组织的生理活性,对老伤、新伤都有很好的恢复作用;另外在划船运动时,参与运动的肌肉多、耗氧量加大,因而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大,从而对提高人体生理功能有很大益处。

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学习它的具体操作方法:身体挺直,双脚开立。并由髋处上体前倾,塌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这一整套的动作就如抓住划船的双桨这个姿势;然后双手从前位向后位移动就像拉船桨的动作一样。上身前倾,双手由前向后运动大约做50次,每天晚上做1次。坚持每天做那套动作就可以起到对颈椎、胸椎、背部等处肌肉的综合锻炼;可缓解颈、背部许多问题,对中老年人的背部疼痛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手段。

小王因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工作,结果她二十多岁就换上了肩周炎,随着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的增多,其肩部的疼痛感就越来越强,为此她不得不花费了很多钱去买各种各样的药物对其肩膀进行治疗。可效果都不是很好,后来经过朋友的推荐和介绍她试着做了几天的“旱地划船”操,果然肩膀不那么酸痛了腰也不那么疼了。而且做起事情来感觉比做“旱地划船”操之前轻松了许多。

这就是“旱地划船”操的效果所在,既可以缓解腰酸背疼也可以增加背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使得工作劳动起来更加的轻松有力量。

假如你是一个经常腰酸背疼的人,那么赶紧试试“旱地划船”操吧,我相信你能满意于它的效果的。

坚持步行一小时,远离肠癌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要小看了这散步,它的功效远远超出了人们对它的了解。

散步时下肢肌肉一舒一缩,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患。散步也可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腹肌活动幅度的增加,有类似气功的妙用。对脑力劳动者而言更有益。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使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的营养得到补充,对大脑皮层思维性的工作十分有利,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散步还能促进人体能量的消耗。身体肥胖的人如能坚持散步,可使肌肉结实、体重下降,有利于健康。步行还可调整代谢。步行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中老年人若以每小时3000米的速度步行1至2小时,代谢率能提高48%。

饭后散步可降低肠癌风险。只要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与完全没有散步习惯的人相比,每周步行1-1.9小时的女性患肠癌的几率低31%。另外,每周进行超过4小时中等强度运动的妇女,患上大肠癌的几率会减少44%。研究人员指出,肠癌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坚持运动能促进肠子蠕动与消化,减少便秘发生,从而有效预防肠癌发生。

那么做多少运动才能将肠癌风险降到最低呢?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每天坚持散步20分钟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在吃完饭半小时后走,效果最好。此外,人们在上班或外出时最好选择步行,空闲时间不要关在屋子里看电视,要到户外参加运动,因为这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癌症。

当然,散步除了能预防肠癌,它还有其它功效。快步行走,情绪放松,特别是当你感到情绪低落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你会心情轻松、愉快、平静,减少忧虑,感到自己充满了活力。尤其是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进行脑力劳动的“白领”们不妨在上班的路上提前一站下车,在清晨清新的空气中散散步。科学证明长期徒步行走上班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乘车的人。而且,每天散步30分钟,工作效率会明显提高。

另外,多走路还可以预防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骨和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病变。医生常给予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如大剂量服用则可损害胃部和肝脏。如果按时坚持散步可增强常用剂量药物疗效,使膝关节功能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服药量减少,步速敏捷。所以,老人即使无病,坚持按时步行还可舒筋活血,有益健康。

散步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但也要讲究姿势动作。散步时应抬头挺胸,眼平视前方,腹部稍内收,双腿交替前摆、自然、放松,两臂随之摆动,并配合有节奏地呼吸。此外,衣服不宜穿得太多,鞋袜也要合脚。散步最好选择在河边、湖旁,树木较多、空气清新的地方,匀速行走运动量适中,每分钟大致走60~80米,这样对人的各个脏器都有好处。每天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强度以体质而异,一般以微微出汗为宜。只要坚持3周就可见到显效。如果你已经决定把步行列入自己的健身方案,那还有几种步行锻炼方法供你参考:

普通散步法:散步速度应保持在每分钟60-90步,每次20-30分钟为宜。此方法适合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快速步行法:散步时昂首阔步、健步快走,每次30-40分钟。此方法适合于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患者。

定量步行法:包括在平地和坡地上步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渐渐增至在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钟,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钟。

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有节奏地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带胸廓的活动,适用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同时,两臂随步伐做较大幅度摆动,可强化骨关节和呼吸功能,防治肩周炎。

摩腹散步法:这是中医传统的运动养生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这对有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的人很有益处。每走一步用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

逆向散步:散步时膝盖挺直,目视前方,每次先倒退100步,再向前走100步,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此法可防治老年腰腿痛、胃肠道功能紊乱。

有趣的是,气象学者认为,雨中散步有许多晴日散步所不可比拟的健身作用。一场毛毛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污物,净化空气,路面更清洁,空气更清新。此外,雨前残阳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中维生素”之称,并有助于降低血压。到户外冒着细雨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容易引起的情绪抑郁症。至于对那些不加遮盖的散步者来说,霏霏细雨犹如一场天然的冷水浴,能大大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赤足走鹅卵石一定能养身吗

众所周知,运动不当是会有很强的副作用的。同样赤足走鹅卵石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即便你适合也不能长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走鹅卵石路健身法开始风行。大大小小的公园乃至居民小区里都砌了鹅卵石路。每到清晨或傍晚,等着走的人甚至排成了长队。一些居住条件比较好的人还在自己的天井里铺一条鹅卵石小径。按照中医的原理,给足部的穴位以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健身,盲目使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其中脚部有损伤(包括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等)、炎症(包括长骨刺和脂肪垫等)还未痊愈的人,不宜进行走鹅卵石健身。发生过足跟骨疼、脚趾腱鞘炎和囊肿、趾骨骨折连走路都要靠穿有软垫的鞋来减少摩擦的足病患者,更不宜走鹅卵石路,否则可能会加重脚的损伤。对这类患者来说,并不是说不能进行足底按摩,使用一些手动或电动的按摩器也可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此外,暴露在外的石头上不免沾有灰尘和各种细菌,所以脚部有外伤的人要避免赤脚行走,以防病菌从伤口进入,引起感染。对脚部已有感染的人,像足癣,本身就会导致一些皮肤破损,如果光脚在石头上走,很可能会感染其他病菌,引发一些继发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脚部没病的人,走完之后也应该马上洗脚,否则如果皮肤不留心被擦伤,病菌会马上侵入,造成局部感染、淋巴腺炎、淋巴结肿大等。

由于公园或小区里的鹅卵石路是公共锻炼场所,由于个别人染有一些足部的传染病,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赤脚锻炼,穿上一双棉袜再走可有效阻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锻炼完之后,应及时换洗袜子,以保持清洁。

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应注意控制走鹅卵石路的时间。因为,骨质疏松会使跟骨的硬度减低,如在坚硬的石头上行走,很容易造成损伤。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则以骨质增生为主,还包括软组织退化(如韧带、关节囊的松弛)和软骨退化,走的时间太久,会加剧上述组织的磨损,造成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由于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关节退行性病变,因此,走鹅卵石路的时间应控制在早晚各15分钟左右。要特别提醒锻炼者的是,刚开始走鹅卵石时,脚会比较疼,不应该勉强走很长时间,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时间。老年人走路时要将精力集中在路面,以免精力分散造成不必要的扭伤、跌伤。也可以采取站在原地踮起脚尖的方式,既安全又起到了和走鹅卵石路同样按摩穴位的效果。

对于部分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由于控制不了脚步,绝对不能进行这样的锻炼。较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长期卧床或因肢体受伤而长时间固定的人,由于下肢肌力欠缺,刚开始练习行走就进行这种锻炼,有可能带来危险。因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肉无力者,也不应进行这一种锻炼。

如果没有上面所说的问题,就可以走鹅卵石路了。但怎么走鹅卵石路也很有讲究。踩踏鹅卵石路面,应穿鞋底软薄的鞋或赤足,因为厚而硬的鞋会阻隔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作用。但也不能长时间赤足在鹅卵石路面上行走。尤其是老年人,足底肉垫普遍较薄,骨突明显,赤足练习时更要掌握好时间和踩踏力度,否则易硌伤足底肉垫,产生慢性足底疼痛。

练习时可做小步的轮换踩踏,感觉鹅卵石对足底的挤压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鹅卵石轻度挤痛足底,这时要频繁换脚,不断调整姿势,学会多用足趾抓持路面,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到足跟和前脚掌。由于长期穿鞋,人类足趾尤其是外侧足趾负重和抓持功能处于半退化状态,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足底肌肉,增强足的负重稳定性。练习过程中应感到足底舒适,有按摩的感觉。如果痛感明显,应该穿软底鞋练习,或者减少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