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咬文嚼字(新课程百科知识)
31398700000004

第4章 趣味写作故事(2)

祝枝山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把春联摊在茶桌上,又向茶馆借了笔砚,用毛笔在春联上圈了四个标点,然后对强老板说:“请你当着诸位的面读一读,让大家评论评论!”强老板盯着春联看了一会,霎时目瞪口呆。祝枝山见他不作声,就顾自高声朗读起来:“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哗——”茶馆像开了锅,茶客们立刻骚动起来,大家翘起拇指连连称赞祝枝山写得好。强老板看到这个场面,只恨自己做事太冒失,不得不摸出十两纹银,交给祝枝山。

祝枝山接过银子,说声“后会有期”,便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祥云茶馆。刚出门,就碰上了正在等他的唐伯虎。不等唐伯虎开口,他就拉起对方的手沿大街急忙向前奔去。不一会,他们在墙沿下看到了乡下爷孙俩。祝枝山把十两银子送到老人手中,说:“你快领孩子治伤去吧。”老人捧着银子,口称恩人,一再拜谢。

徐文长避雨

一年秋天,明代才子徐文长在路上遇到暴雨,便躲进一家高楼的屋檐下避雨。一回头,原来是自己的老同学王某的家。

徐文长道:“王兄,你现在可好啊?”说着便一脚跨进了王家大门。

王某是个十分吝啬的势利小人,他见徐文长穿戴寒酸,就冷冷地说:“文长兄,来此何干?”“躲雨罢了。”

王某想:徐文长是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趁早把他赶走。于是他装出歉意的样子对徐文长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可惜我手头也是空空如也。”徐文长解释道:“王兄,避雨而已,何必多心!”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王某心中十分焦急:留他呢,白白招待他饭菜;赶他呢,老同学面前又难以开口。于是他走到前堂,眉头一皱,想出一个歪主意,立即提笔展纸写道:“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不一会儿,徐文长见雨小了许多,便想辞别王某回家。他转身走过堂前,忽然发现那里贴着一张纸,仔细一看,知道是主人写的“逐客令”。徐文长趁墨迹未干,就用手指蘸了点墨,在纸上点了几下,然后悄悄离去了。

王某见徐文长已走,来到堂前,发现刚写的“逐客令”上加了些圈点,便念道:“落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王某心想:“这下坏了!字是我自己写的,却给他抓住了把柄,好好好,天不作美,今天算我晦气!”于是他又关照家里人:“今晚有客,只备饭,不备酒。”

这吝啬小人准备开饭时,只发现徐文长已经走了。他舒了一口气,叹道:“真上他的当了!”

不累赘

清朝年间,武安有个非常啰嗦的人在北京当店员。快到冬天了,觉得渐渐冷起来,想起家里还有顶帽子,想叫爹娘给他捎到北京来,就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

父母亲大人:

堂前膝下,万福金安。万字乃方字无点而代之,代字与伐字不同,有撇没撇而分之。北京也,乃皇上和文武大臣议政集会之都城也。大造花园也,大修金銮殿也,花钱千千万也,大派杂税也,大摊银子也,咱也管不着也,与咱无关也。往日写信累赘,今日写信不累赘也。啰嗦就是累赘,累赘就是啰嗦也。信转正文也,家中有个帽子给我捎来也。

儿双膝叩×年×月×日

他爹看完这封信骂道:“你不累赘谁累赘!”

施耐庵写时迁

据说施耐庵禀性刚直,平时最痛恨偷鸡摸狗的人,因此他在写《水浒》里的时迁时,一开始把这个人物写得既无能又可恶,连自己看了也不满意。

有一天,他坐在窗下书案旁,两眼盯着窗外的芦花鸡出神,忽然,有个人从门前一闪,老母鸡便不见了。施耐庵心里想:见鬼了!一眨眼,鸡怎么没了呢?他赶忙跑出门喊住那人,想同他聊聊天。一望,原来是东庄的李大。

李大到底做贼心虚,听见施耐庵叫他,吓得往地上一跪,从怀里把鸡拿了出来,连声求饶。施耐庵的老婆听见门口有人说话,跑出来一看,是贼偷了她家生蛋老母鸡,非常生气。

施耐庵心里想:这李大挑私盐时曾跟张士诚起义,很有本领,张士诚兵败后才逃回家的,也是条汉子。想着,便问李大为什么偷鸡?李大说:“家里有个90岁的瞎母亲,已三天没粮下肚了,自己找不到事做,不得已才做了这种事,真是对不起先生。”

施耐庵一听,忙叫人盛饭给他吃,又给了他一小袋米,并对他说:“我有五两银子用红纸包了放在房间里的大梁上呢!你今晚一定得显显本领给我看看,如果能偷去,不但偷鸡的事不加追究,那银子也送给你去奉养老母,不过今后可别再干这种营生了。”

李大忙说:“请先生放心!我保证今后不干偷窃的事了,先生的银子我可不能要。”

施耐庵说:“别推了,就这么定了。”

施耐庵的妻子在一旁听了心里又疑又急,到了晚上,施耐庵吃好晚饭,就上床睡觉了。他老婆把房门和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灯也不熄,躺在床上,睁大两眼死死盯着屋梁上的红纸包。她心里想:除非你李大变只苍蝇飞进来,要不然这银子你别想偷到。就这样她一直盯着,等到后半夜,她不由一阵困倦,便朦朦胧胧地睡着了。这时只听房间里几声老鼠叫,原来是李大像只跳蚤蹿到梁上,偷去了银子,只留下个空红纸包放在梁上。

这一切施耐庵都看得清清楚楚。等他老婆一觉醒来,望望红纸包还在梁上,心里蛮欢喜。她再望望老头子,已经起床了,正坐在书案旁写书呢!

天亮了,施耐庵的老婆开门一看,只见李大正双手捧着五两银子来送还施耐庵呢。施耐庵叫李大把银子拿回去养老母,李大一听感动得眼泪直流,他放下银子,向施耐庵拜了几拜,就走了。施耐庵忙派人又给李大送去了五斗米。

施耐庵这样做,可真把他老婆弄糊涂了。她忍不住问道:“你在钱塘做官的时候,凡遇到偷窃案,总是严查严办,怎么现在逮住小偷,不仅不惩罚他,还要给银赏米呢?”

施耐庵听了摇摇头说:“你哪里知道,这李大本不是贼,如是贼的话,他还会把银子送来吗?他也是逼上梁山的啊!”

从这以后,施耐庵把《水浒》中有关时迁的章节,重新写了一遍,还给时迁起了个“鼓上蚤”的绰号,把他写得既有武艺,又善良可爱。

穷秀才题诗

从前有个穷秀才,家无隔夜粮,出门打赤脚,却有喝酒的嗜好。村里有家酒店,穷秀才常去喝酒解闷。开始店主还常赊给他,日子一长见他总不还酒钱,就有意冷落他,不给他好酒喝。后来竟然端给他一碗凉水应付他。

一天晌午,穷秀才又慢悠悠地走进酒店。店主看见他非常气恼,一个劲儿地向伙计递眼色。伙计领会了店主的意思,便从厨间端出一大碗凉水,摆在穷秀才面前,笑嘻嘻地说:

“请秀才大人喝个够……”

店堂的客人见这场面,禁不住地捂嘴暗笑。可是穷秀才也不生气,瞥了一眼水碗,起身踱出店门,从破袍子衣襟里掏出笔来,径直往墙上写起字来。只见写道:

“酒,何处慢行来,腾腾失却酉。”

写罢,缓步走回家去。

不一会儿过来几位富商,打算进酒店喝酒。一个说:“瞧,那是些什么字?”一个说:“还是一首诗哩!”第三个思忖半晌说:“咱们换家酒店吃饭吧,这酒店不能进……”

“这是为什么?怎的不能进?”同伴们很奇怪,扯着他的袖子问。

“嗨,这还不懂吗?这家酒店只卖三点水儿,没有酒!”

“哦,酒字丢了酉,不是只剩下三点水儿了吗?我们走吧!”几位富商转身去了别的酒店。

店主望着富商的背影,狠狠地骂道:“这个穷酸秀才坏了我的生意!”

没字的信

古时候,有一个远离家乡在外经商的人,托人给不识字的妻子带来一封信和十两银子。信上没有字,只有四幅图画。第一幅画了一群戏水的鸭子;第二幅画了一头大象和一只鹅;第三幅画了一把勺子和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第四幅画了嫩柳夹道的路上,匆匆走来一个男人。

受托的人想给商人的妻子开个玩笑,只交给她四幅画,还说:“你丈夫做生意蚀了本,什么也没有给你带回来。”

商人妻子看了画,摇摇头,说:“不对。他叫你给我带回了十两银子,请快给我吧。”

带信的人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呢?”

商人妻子指着画说:“这第一幅画了,七只鸭,七鸭——七鸭,是在喊我妻呀——妻呀;第二幅画那大象死了,那鹅在拉,像死鹅拉,是对我说‘想死我啦,想死我啦’;第三幅面的是一把勺子,舀回了十个汤圆,是说他给我捎回了十锭银子呀!第四幅是说他明年春天就要回家了。”

送信人双手一拍,道:“这画画得真妙呵,大哥和尊嫂真是才智过人呐!”

巧扮卖书郎

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著的《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古代较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名著。

说起《文心雕龙》,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原来,刘勰幼年丧父,自幼家境贫寒,很早就投奔了建康(今南京)附近的定林寺里的佛教大师僧祐。那里藏书甚多,刘勰笃志好学,读了大量经史子集等专门著作和文学著作,一直住了十几年,也学了十几年。

刘勰30岁时,才开始写作《文心雕龙》。

书写成后,刘勰依然默默无闻,著作得不到重视,也找不到名人指教。几次去求见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都被门人拦在门外。无可奈何中,他灵机一动,心生妙计,打扮成一个卖书郎,把自己写的书背在身上,在沈约门前叫卖。

有一天,沈约刚好从外面回来,正巧被刘勰认出来了,他连忙放开嗓门喊道:“卖书!卖书!”沈约是个书迷,听说卖书,便迎上去,刘勰乘机献上自己的作品,并马上解释说:

“大人,只因小人写了一本书,一直不能当面向大人求教,这才装扮为卖书郎在此恭候的。”

沈约把《文心雕龙》带回去,读后大为赞赏,常把这部书稿放在自己案上,又把刘勰请到家里,对其作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刘勰按沈约的意见,将文稿认真地作了修改。《文心雕龙》从此就出了名。

三烧拟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人们心目中李白是天生奇才,写起诗来一挥而就。其实,他的诗才也是苦练出来的。他不但改稿极为认真,而且,对于不中意的稿子,干脆付之一炬,毫不可惜。

李白少年时,父亲叫他读汉朝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名作《子虚赋》。他认真研读之后,对司马相如的文才钦佩之至,决心“作赋凌相如”,一定要写出超过司马相如的作品。

后来,他读《文选》。这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选集,《子虚赋》也收在里边。李白读后就模仿《文选》中的作品,写出一篇篇拟作。自己觉得不满意,就烧掉。据《酉阳杂俎》记载,李白对《文选》一共拟作了三次,就烧了三次,最后只留下拟《恨赋》和拟《别赋》两篇。后来拟《别赋》失传了,我们今天在《李太白全集》中,只看到一篇拟《恨赋》。这篇赋的文学价值可能并不算高,但却是李白在写作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