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无遮拦的人容易给自己招致祸害。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都是无心的,并没有恶意,但是别人并不这样看。为了避祸,人应该学会谨慎开口,要学会三思而后行。不要让你的嘴巴快过你的思维,这样会后患无穷。出言谨慎就要做到见事不说,问事不知。对于很急迫的话一定要学会慢慢说。一定要学会少承诺多做事,同时还要避免夸夸其谈,那样只会误人误己。当情绪激动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不要胡乱说话。
祸从口出,不要口无遮拦
老狐狸认为嘴巴是祸福之门,要想趋福避祸,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人言谈时不要口无遮拦,毕竟祸从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猛将叫南宫长万,他在和鲁国交战的时候不幸被俘,后来鲁国和宋国交好,于是把他放了回来。此时宋国的国君是宋阂公,阂公跟南宫长万说:“我以前很敬重你,但是现在你不过是鲁国的囚犯,我以后再也不会敬你了。”南宫长万一听,十分惭愧。宋国大夫仇牧对阂公说:“君臣之间,应该以礼相待,而不应该如此戏弄。戏弄容易产生不敬重,不敬重就容易轻慢,一轻慢就会无礼,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叛逆,还请大王三思,以后千万不要这样。”阂公听了,不以为然,对大夫说:“我跟他不过是开玩笑而已,不会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后来有一次,阂公和南宫长万赌酒,结果南宫长万连输了五局,被罚酒五斗,喝得有八九分醉,但他不服,要求和阂公再赌一把。阂公嘲笑他说:“囚徒,你不过是常败的东西,你怎么敢和寡人再来一盘?”南宫长万一听,心中惭愧顿生,沉默不语。就在这个时候,有侍卫来报告说:“周天子有使者到。”原来周庄王驾崩,周朝立了新王。宋国理应派人前往吊丧和庆贺新王。长万一听,于是自动请缨说:“我还没有见过王都的繁盛,愿意前往出使。”阂公又嘲笑说:“宋国难道没有人了吗,要让你这个鲁国的囚徒当使者?”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长万脸霎时就红了起来,恼羞成怒,乘着酒兴,也顾不上君臣之礼,对着阂公大骂道:“无道昏君,你知道囚徒也能杀人吗?”阂公一听,也愤怒了,吼道:“无耻的囚徒,你怎么敢这么无礼?”说完,便要去打长万,南宫长万二话没说,就把阂公打倒,然后补了一拳,把阂公打死了。
其实,阂公并不是有心羞辱南宫长万的,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和南宫长万太熟悉,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口无遮拦,恣意乱说。
这个悲剧也说明,无论你是否有心,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口无遮拦。其实阂公既然敢口无遮拦,那么在他心中必然有颗轻慢的心,毕竟他是大王,而南宫长万是臣子。然而他忘记了,人如果逼到某个份上,任何君臣之礼都不会约束他。南宫长万就是被阂公的玩笑给逼的。
历史上还有个名人,也是心直口快,口无遮拦。他就是苏东坡。他一生不如意,屡屡被贬,和他口无遮拦不无关系。
苏东坡容易冲动,而且从来不愿意向别人低头,凡事都要争强好胜。每每谈古论今,总是滔滔不绝。而且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而且满眼都是好人,缺少防备别人的心。
众所周知,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合。王安石主持变法,后来被罢免,然而没过多久,又被皇帝重新起用。苏东坡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他心中有满腔的话要说,于是他不顾自己只是史馆小官的身份,两上奏折,向皇上言明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矛头直指青苗法,重锤击向了王安石的软肋。皇帝没有听他的,同时王安石对苏东坡也有所偏爱,并不太计较,于是请命让苏东坡任杭州太守。
这件事情并没有让苏东坡汲取教训,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批评,总是爱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在诗词文章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来因为直言诗词的缘故,他再次得罪了王安石,又被调到了黄州。
苏东坡也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的毛病,他自己也说:“我知道我一向说话不谨慎,然而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看到饭菜里有只苍蝇一样,不吐不快,这就是我的短处。而且也许是我天生就太容易相信别人,所以不管和谁说话,我都是畅所欲言,毫无忌讳。”正是这个原因,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一生都在过着被贬谪的生活。
其实,如果他变通一点,如果出言谨慎一点,如果当时能够和别人融合一点,以他的才华,以皇帝对他的喜爱,以大臣们,甚至政敌们对他的欣赏,他完全可以在那个朝代如鱼得水,做出更大的政绩。
或许,人们会认为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凶险,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但言论自由并不代表可以口无遮拦,也并不代表你说的任何话别人都会原谅你。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候口无遮拦都是惹祸的,至少会引起别人的误会和不满。
从前有个人过生日,特意邀请了四个最要好的朋友。然而,约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朋友只来了三个,还有一个不知是什么原因始终没有出现。
这个人有点着急,不禁脱口抱怨说:“真是急人!怎么该来的还没有来?”一个朋友听了很生气:“该来的还没有来,也就是说我是不该来的,那么我先告辞了。”主人看到朋友走了,有些慌,于是又冒出一句:“哎!怎么不该走的又走了?”
此时剩下的两个朋友中有一个忍无可忍:“你这么说意思是我们该走了,好,我走。”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主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连忙跟剩下的一个人解释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确实不是说他们两个。”剩下的这个朋友一听,怒气冲冲:“你不是说他们两个,那就是说我了,好,我走。”说完就冲了出去。
虽然是个笑话,但在生活中也确实经常发生这种误会,而误会的根源就在于口无遮拦。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言语,不要在言语上给人造成误会,给自己招灾惹祸。
见事不说,问事不知
老狐狸认为,很多事情知道不如不知道,知道以后也不一定要说出来。当别人问起的时候,很多时候也要装糊涂,而不要随意传播消息。
某国来了个使者,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璧辉煌,把国王给乐坏了。但是使者有个条件,希望国王能够判断出哪个金人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国王十分焦急,认为有损于国家的威信。这个时候有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结果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掉出来;而第三根稻草进去到第三个金人的肚子里再也没有什么响动。于是老臣判断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十分钦佩。
对于人来说,最有价值的人也是那种不妄加评议,随便乱说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说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且话语传播次数多了,一定会和原来的意思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有这么个笑话,说的是有一个人看到了七只白天鹅从山谷中飞出来,其中有一只白天鹅身上有个黑点,他告诉了自己的朋友,朋友告诉了更多的人,这样传着传着,有一天,有人告诉他说:“你知道吗?有一天,有一个人看到山谷中飞出了七十只黑天鹅,其中有一只黑天鹅身上有个白点。”
话语居然传播出了完全相反的意思,确实可怕!按照这种传播方法,事实很可能被传播成谬误,而好话也可能变成恶言。要想制止这样的行为,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也是最实际的事情,就是见事不说。
很多事情你知道,但并不代表你一定要说出来,并不代表所有的人一定要知道。你不说更显得你有深度和内涵,更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类事情,一定要做到见事不说:
一是恩怨纠葛。别人的恩怨纠葛是很忌讳的话题,而且和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偶然看到了,或者别人告诉了你,你都应该注意保守秘密,而不应该去广为传播。否则,恩怨纠葛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产生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二是家长里短。东家长,李家短,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人前无人说。家长里短说多了,容易造成家庭矛盾,甚至是悲剧。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受到一些小事情影响,而没有考虑大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家长里短最容易让兄弟阋于墙的,但是如果家庭遭到外侮,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为此家长里短容易让自己和他们对立起来。
三是潜在规则。现在很多人喜欢揭露某些事物的潜在规则,确实很有勇气。但是事实上,很多潜规则并不是他们首先发现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并没有说出来,这更需要勇气。潜在规则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它的理由和利益团体。揭露潜在规则就容易得罪这些利益团体。老狐狸处世讲究先确保自身安全,为此并不赞同揭示潜在规则。
四是作风人品。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处世方式,有自己的作风和人品,在别人看来很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觉得理所当然。如果因为看不惯别人的作风而横加指责,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反感。当然你议论别人的作风人品问题,也容易将自己卷入是非漩涡。况且,很少有人有教育别人做人的权利,为此,当看到别人不贤不孝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反躬自省,自己是不是跟他一样?
做到以上四类见事不说,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些敏感问题还应该做到问事不知。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不说,你就能不说的。很多人会问起你,在这种时候,千万要小心谨慎面对。
某国的一位总统,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记者朋友。该国当时正在进行卫星项目,这个记者朋友于是来向他打探消息。这让总统很是为难。记者朋友说:“我们这么好的朋友,你告诉我吧!”总统于是问他说:“你能确定你能保守秘密吗?”这个记者朋友信誓旦旦地说:“我向你保证,一定能保守秘密!”总统说:“那我也能。”记者朋友只能一笑了之。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既然这个记者朋友能够保守秘密,那他还需要这个国家机密干什么。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要相信别人一定能保守秘密。我们是当事人,都没有办法保守秘密,更何况是别人呢?
因此,如果遇到别人问起我们事情的时候,我们要看的不是和对方交情的深浅,而是看这件事情是否真的能说。如果不能说,交情再深,也千万不要说。这也是维护友谊的最好办法。如果你告诉了他,这件事情又泄密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就会产生裂痕,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古时候有很多交情很深的人,就是因为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后来秘密泄露了,两个人因此而互相猜忌,进而反目成仇。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说一些新鲜的事情,一些秘密的事情。这些人是很危险的,他们往往很少有朋友,也很少有人愿意和他们交心,原因在于跟他们说话,自己实在不放心,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秘密就被泄露了。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觉得沉默的人更可信的原因之一。因为沉默的人很少开口,所以他们看似能保守秘密。但老狐狸告诫人们,要保守秘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来不把它说出来。正如兔子遇到狐狸最好的逃生办法就是从来不要遇到它们。
老狐狸的见事不说和问事不知的处世风格需要很强的自律。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比较重要,都希望别人问起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自己能助一臂之力。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很多话是不该说的,我们应该有个尺度,而不应该一味地好为人师。
越是急话,越是慢说
老狐狸认为越是着急的话,越要慢慢说。说话的目的在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着急不但无助于意思的清楚表达,而且容易让别人产生误会。屠格涅夫说:“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个十圈。”人一旦急于说话,往往上句还未说清楚,下一句就已经冒了出来,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听清楚,自己还得再重复说一遍。而且越是着急,人越是容易说错、说漏,容易伤害到别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王安石有一天向苏东坡夸赞自己的儿子聪明,王安石说:“我的儿子天资比较好,读书从来不用看两遍。”苏东坡一听,立即接上了一句:“谁家孩子读书要看两遍。”说得王安石灰头土脸,而苏东坡当时一说还觉得很解气,但是事后想想,后悔不迭。苏东坡就是犯了着急说话的毛病,太着急了以致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王安石的感受。
急着说话显得自己没底气。在演讲的时候,这种表现最为明显。成功的演讲家绝对不是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而是很注意抑扬顿挫,在长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其实演讲和一般的说话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听众理解自己的意思。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组织语言,以调动听众的情绪。着急说话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完全不照顾听众的感受,显然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听众往往会认为这个人没有多少底气,所以只想快快结束演讲或者说话。
着急说话显得自己性子特别急。性子急就容易犯错。从前有个人性子特别急,有一次他让仆人去给他买双鞋子,花了1400文。后来他的朋友来造访,他看到他的朋友穿着同样的鞋,于是问他花了多少钱,朋友抬起一只脚说:“700文。”主人一听,立即火冒三丈,让人把仆人拉出去痛打了一顿。朋友很是疑惑,主人解释说仆人给他买了双鞋子居然用了1400文,这还了得?朋友赶忙解释说:“我这边这只也是700文。”主人哭笑不得。事实上,说话急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性子急的表现。性子急的人往往会犯大错误。有一个人买了一栋房子,房子还带着花园。因为是秋天,花园里显得有些荒芜,他实在看不过眼,于是三下五去二将花园中看不过眼的花花草草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原来房子的主人登门拜访,特意看了一下花园,一看就有些悲伤,这人问原来的房子主人说为什么这么难过,原来房子主人回答说:“我那些名贵的花草都被你给铲掉了,只剩下些杂草还保留着,我怎么能不难过?”果然,等到第二年春天,这个花园里长满了茂密的杂草。性子急的人一定要学会汲取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否则容易犯更大的错误。
着急说话往往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当别人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如果你不假思索,立即就给别人意见和想法,甚至给了最具体的做法,这样你是很难取信于人的。因为他会觉得你缺乏思考。着急说话显示不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即使这个人脑子确实转得特别快,也需要慎之又慎。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着急地想表达自己的一个意思,然而我们马上又有一个不同的想法,那就再也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如果你两个都表达的话,只会让别人不信任自己。就好像去买东西时,如果店员告诉你说:这双鞋50元;过了一会儿,他改口了,告诉你说这双鞋60元,你会相信这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