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时政谈屑
31366100000019

第19章 回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20年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2)

"231工程"实质上是一项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农村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文明程度上都与经济发达省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质量不高等方面,还存在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与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农民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秩序混乱,社会风气不好,封建迷信、赌博歪风等仍在蔓延的问题。因此,在实施"231工程"过程中,要始终不懈地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负重拼搏、务实苦干、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宁夏精神,认真组织实施"231工程"并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31工程"是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不破除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不加速农村教育改革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不把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法制建设持续而广泛地推向农村,不去营造一个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振奋人精神的良好环境,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对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讲,实现两个转变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各级领导的责任也更为重大。因此,宁夏以"231工程"为龙头,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着力解决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增强进取心,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观念和能力,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供智力保证,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显得极为重要。

"231工程"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工程"。治穷先治愚,消除经济贫困首先要消除精神贫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在这方面,"231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宁夏农村凡是率先脱贫致富的农民,大都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者。事实说明,如果不摆脱愚昧,不开发智力,不启蒙科学致富的文化氛围,不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相信科学、尊重知识的思想,不把文化扶贫和科技扶贫作为南部山区开发的"重中之重",那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扶贫工作效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贫困地区依靠科技管理农业或其他产业解决温饱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最有力的佐证就是彭阳县在连续5年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培养科技专业示范户,发展经济林、烤烟、地膜玉米三大支柱产业,到1996年,仅地膜玉米一项就解决了该县贫困户的温饱问题。人们盛赞"231工程"是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希望工程"。

3."231工程"建设成就

加快扫盲步伐,农村成人教育有了进一步提高。"231工程"自启动以来,全自治区农村共组织44万多文盲参加扫盲学习,扫除文盲23.4万人,超过1990年前宁夏扫盲人数的总和。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22.68%下降到10.54%,15岁以上文盲占总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2.06%下降到17.94%。截至1996年底,全自治区24个市县(区)已有12个县和5个市(区)通过了自治区政府扫盲评估,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通过大力开展扫科盲活动,农民生活、生产明显改善。近年来,宁夏农村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6万多期,参加培训的农民达370万人次,有55万农民经培训掌握了二至三门农村实用技术,达到了近期的扫科盲标准。全自治区农村累计培养农民技术人员达7300多名,传授农村实用技术达2570多项(次)。由于广大农民提高了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在川区和山区分别达到75%和65%,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1990年的36%提高到41%,全自治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农民生活、生产明显改善。如中宁县石崆乡农村妇女冯秀珍,脱盲后参加养猪技术培训班,掌握了系统的养猪技术,每年仅养猪一项就增加经济收入近万元。西吉县一些脱盲农民开始走出山区,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仅每年外出的劳务人员就为本县带回7000多万元的收入。实施"231工程"以来,加大了扫盲力度,农村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民从中受益,生产得到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

"231工程"及其成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好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7月明确提出了"2000年后科技扫盲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全民基础教育,促进科学技术扫盲,提高科技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1996年初召开的"2000年后全民科技扫盲教育论坛大会"上,宁夏"231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被称为中国式的农村科技扫盲教育模式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度国际扫盲奖评选揭晓,宁夏"231工程"获国际扫盲表扬奖,这是宁夏教育首次获得的国际奖项。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宁夏时,对"231工程"给予肯定,赞扬这是提高一代人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多次来宁夏考察"231工程"。由此可见,宁夏"231工程"不仅在我国成人文化科技教育中具有-定典型意义,而且已进入世界科技教育的舞台。

三、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时代特点和要求,卓有成效地抓好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切实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的领导,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成立专门指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组织网络,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进一步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人的素质的高低是精神文明的直接体现和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们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准的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教育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社会各层次主体的实际出发,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舆论导向和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进行启发与引导,把教育与满足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潜移默化,提高人们的文化和思想素质。

要加强理想教育。共同理想作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吸引力。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本教材,教育群众,武装干部,坚定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理解当代世界的进步、矛盾和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理想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全国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首先党内要大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之风。"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按照党的要求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坚决反对以权谋私,铺张浪费,奢侈挥霍。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培育起高尚的情操,自觉做到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挥霍奢侈为耻,使党的艰苦奋斗传统在自己的思想和作风上真正扎下根来,不断地发扬光大。

要着力培育"宁夏精神"。苦熬苦等,不如苦干实干。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思想教育的现实作用,就是激发人们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宁夏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区,于是,一些人看差距多,看潜力少;看劣势多,看优势少;强调客观条件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少;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这种精神状态不克服,宁夏的发展就迈不开大的步伐。因此,在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进程中,必须有-个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负重拼搏、务实苦干、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宁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求得发展。

3.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总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搞不好,必然人心涣散,发展畸形,社会混乱,经济建设也失去保证,即使一时上去,还会掉下来。"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舆论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国情,需要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的经济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经济效益差、贫困面积大、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这样的区情决定了发展经济的任务更为艰巨,精神文明建设更要紧贴于经济建设。

4.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工农共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普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城市,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发挥城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整个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创造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努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继续坚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和文明市民活动,把每一座城市都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风气向上、治安良好、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生活方便、服务周到、富庶文明的城市。

在农村,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创建文明村镇要以集镇为重点,以镇带村、制定规划、逐步推进。农村集镇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示范点和辐射点,抓好集镇建设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文明村镇建设要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同计划生育、节约土地、环境保护、破除陈规陋习结合起来,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抓好创建文明农户、科技示范户、小康之星活动,这是文明村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在行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尽职业责任、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树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行各业,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干部职工普遍进行职业道德与理想、纪律、技能、态度、责任等教育,加强岗位培训,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精神,坚决制止行业不正之风。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要坚决反对和杜绝一哄而起、虎头蛇尾、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等不良倾向。

5.拓宽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资金。"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拓宽文化事业资金的投入渠道,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筹资机制。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除了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外,还要积极开辟其他筹资途径。一是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开征文化事业建设经费,使文化建设事业的投入有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进一步完善对宣传文化事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三是加强宣传文化事业的基地设施建设。

(原载于《宁夏改革开放二十年》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