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31359400000032

第32章 分:如果你一整天都是积极乐观的,你的感觉怎样?(6)

1.培养自我完善的习惯。我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学习语文。就语文学习而言,确定了计划系统,每学期每月学哪些语文知识,读和写的具体量有多少,具体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制订出来。又确立了检查系统,即先自查,然后保护人检查,第三班干部检查,第四班集体大规模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检学生语文计划完成情况。还确立了反馈系统,通过个别谈话,班干部会议,访问家长,以及全班讨论的方式及时总结阶段性语文学习的利弊得失,继续加强成功的措施,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行为不再是点状的,而是连续的线状,很难轻易中断。还有一些语文学习方面的要求,一旦提出来经学生表决通过后,就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每天学一条格言、警句的要求是从1979年提出来的,到现在8年多了,从来没有间断过。领袖的教导,哲学家的名言,英雄模范的警句像春风化雨,点滴人生,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我们把写日记叫做“道德长跑”,8年多来也是从未中断。最差的学生3年中也写了22万字的日记。一位较差的同学在《千篇日记总结》中写道:“日记是我最好的朋友和老师,是她使我学会分析自己、战胜自己,养成了自我完善的习惯……”

2.培养团结合作的习惯。我养成了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商量的习惯,几乎每一节课我都征求学生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的意见,由于经常这样做,学生也就养成了同教师合作的习惯。学生们互相批改作文,课堂互相批改自测题,互相出题考试,互相评卷,都不是临时的要求,而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制度。学生在长期合作过程中既提高了语文成绩,又养成了团队合作的习惯。有一名好同学长期帮助一名学习纪律双差生,同这名差生同桌,两年中付出了很大代价,家长对他有意见,说他帮助了别人,耽误了自己。在毕业前,我想解除他们的互助条约,没想到这位同学主动找我,还要求和这名同学同桌,继续巩固前两年的合作成果。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团队合作的好习惯。

3.培养爱国习惯。阅读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用自己的笔写赞美祖国、有益于祖国的文章的习惯。要讴歌祖国的进步及取得的成绩。对社会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我也训练他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的习惯。学生写《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文章时,都表达了自己和祖国共命运、同忧乐的思想感情。以这样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学生不再抱怨社会上存在的阴暗面,而是感到自己应为祖国多做事情,为早日消灭阴暗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的三个步骤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也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学生有了自我完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爱国精神,不仅对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而且对他们今天的学习以及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都非常有利。我任教的85届毕业生入学时未经选拔,我同时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3年时间,我外出开会314天,离校时不请人带班,不请人代课,回校后也不补一节课,人们以为我们升学考试成绩会很差,结果我们两班好中差学生全部参加考试,语文平均成绩比按2:1选拔的好学生平均高12.5分,升学率、高分率都位踞全县第一。现在我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除了学校工作,我目前正兼任两个班共136名学生的班主任,并教这两个班的语文课。有的青年教师问我:有哪些好方法可以搞好语文、数学?我觉得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初中推普五题

经过小学几年的语言学习,学生到初中时一些语言可惯已基本成型。有些小毛病、小错误纠正起来非常不容易,也就是说,初中已不是学普通话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因为如此,初中阶段的普通话教学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要做更繁琐、更细致的工作。

我先后接过四个学生精神面貌都较好,语文成绩很突出的初中班。我和学生谈心,问他们为什么爱学语文,他们谈到了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听老师、同学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和文学作品。他们常常在毕业后的来信中、交谈中还满怀深情地回忆起那激动人心的朗诵会与文学欣赏课。

我在初中班进行普通话教学注意这样五个问题:课前朗读,课上正音,课后考查,课外活动,教师示范。

1.课前朗读。每册初中教材,都有几篇要求背诵的文章、诗词。例如《故乡》、《荔枝蜜》的选段,《岳阳楼记》、《出师表》、《沁园春·雪》的全文。我把这些课文作为训练普通话朗读的重点课文,让学生先查字典,然后我给学生范读,反复领着学生读,待学生读准了之后,再让学生背诵,这样学生脑子里就有了几十篇发音正确的文章和诗词。这些文章和诗词包括了相当多的常用字。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我让学生在每天语文课前的三五分钟内都抑扬顿挫地放声背诵其中一篇,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发音习惯,不致被方言所同化。有一个班从初一开始背诵,一直坚持到毕业前,效果很好。

2.课上正音。让学生查课文中每一个生字的准确发音,以纠正方言。特别是那些发音惯于误读的字,更让学生反复练读、填拼音。比如参(cēn)差(cī)不齐、一暴(pù)十寒、度(duó)德量力、皮开肉绽(zhàn),这些易错的发音,我都让学生反复读写。我还注意纠正学生已有的错误发音,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常常纠正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学生还是改不过来,或者当时改正了,过后又忘了,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比如学生总爱把助词“的、地、得”的轻声读成四声和二声,把修辞读成修池,把拟人读成逆人,把逻辑读成逻记……单是不要把“而且”读成“耳切”这句话我就说了不下30次。针对学生语音不准的实际情况,直到初中毕业前,我还让学生在练习写生字生词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拼音。这样一来,学生们也养成了认真辨别字音的习惯,课间经常出现为一个字发音而热烈争论的场面。课上我还引导学生努力克服盘山方言中的错误,比如声母中平、翘舌不分,十只猪读成si资租;韵母误用,表叔读作表收;声调错误,大哥读作大革。盘山有个小孩学唱《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选段,给唱成了“某家的表收数不清……”我把这些错音搜集起来,和正音比较着读给学生听,大家感到很难听都笑了,同时在笑声中也受到了教育。我们班的学生有的来自齐齐哈尔,有的来自沈阳,有的来自台安、大洼。就是本县的语音差异也很大。胡家农场的学生说话尾音低而长,乐意把阳平读成去声,有人美其名日“下滑音”。乐郭苇场的学生则把声母q和c混淆,把圈、全、劝读成蹿、攒、窜,我课后经常和这些学生一起讨论他们错误的发音规律,使他们较快地接近普通话的水平。

3.课后考查。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的心理。许多知识只要考试题中有,即使是枯燥无味的,他也爱学。如果考试用不上,即使像历史那样故事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他们也不肯学。所以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次考试出题都少不了语音方面的知识,少则5分,多则10分,专门找盘山方言容易错的字词注拼音,这样学生平时学起普通话来又多了一种间接兴趣。我建议,为了调动中学生学普通话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应该在高考和中考的语文试题中加进5分左右的普通话知识试题,不然,初高中学生轻视普通话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4.课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

①培养骨干。班级有四五个说普通话的骨干,常常会使其他同学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班刘岩、林华、王岩、郭力同学的朗读能力不仅在全校得到赞扬,有的参加市县朗读比赛还获得优胜,每当他们读课文的时候,连平时最淘气的学生也都聚精会神地听。我就不断指导这几名学生,提高他们读的能力,使全班学生更羡慕他们,以至许多人常常情不自禁地模仿他们,向他们请教普通话的知识。

②开文学欣赏课。如果我报纸杂志上发现有特别感人的散文、报告文学等,就剪裁,积攒起来,自己先认真看,反复用普通话朗读,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感受到普通话的鼓舞作用。

③举行诗歌朗诵会和故事会。班级多次举行诗歌朗诵会和故事会,每举行一次实际就是一次“推普”的评比和动员会。学生们参加这样的会兴趣很高,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因受鼓舞而即席诵诗。在这样的会上,我们那几位普通话尖子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简直成了英雄,而方言土语较重的学生则比任何时候都更卖力地反复练着正确的发音。学生们无意中发现,班级的几个普通话尖子同时又都是语文尖子、英语尖子,于是他们说,普通话说好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英语成绩。这是否是个规律,尚待进一步总结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