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已
31355800000025

第25章 真的猛士,敢于走出自己的路(3)

1983年,日本经济界爆出了一个特大新闻:由一个毛头小子创立的日本软件库以3300多家代理店、1万多种经营品种、13亿日元的高额年利,摘取了日本计算机软件流通业的桂冠。这位毛头小子——27岁的孙正义成为轰动一时的明星人物,被誉为日本企业界的神童,连日本经济界的宿耆们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如此年轻的企业家是靠什么起步的呢?他出身名门望族?不,他生于一个朝鲜血统的日本家庭。他家财万贯?也不是,他父亲仅是个普通的“上班族”。那么,他是省吃俭用,积沙成塔,由小而大吗?不,他年不过而立,从时间上来算,显然毫无可能。那么,究竟他起步的支柱源于何方呢?

1973年,孙正义远涉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他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在日本未学完的高中学业。两年后,他进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克雷分校就读,学的是经济专业。

大学生活无比奇妙,它激发青年人的求知欲,使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那些从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经过青年人特有的头脑一发挥,便形成了现实生活中尚属虚无的新事物。这种幻想可以说是大学生活的特征之一,也是年轻人特有的乐趣之一。无数的幻想中,很多东西曾深深地铭记在它的主人心中,以致于毕业后竭尽全力去实现,从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孙正义也是这样,他无比刻苦地学习。崭新的知识,使他浮想连翩,经常灵机一动,一件超凡脱俗的新事物便出现在他的头脑里。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十分珍惜这些智慧的闪光,没让它们一闪即逝,而是一一用笔记下来,哪怕表面看来是十分荒唐的。

孙正义原来的愿望就是从事经济事业,这使他更憧憬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家。在这个问题上,他同样与众不同,他不仅仅狂热地编织未来美好的前景,而且还冷静地分析研究实现的途径。

他明白,成为一个真正的杰出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资格和资金。前两样,自己正在或将要取得。而资金呢?除了父母每月寄来的一些生活费外,自己并无其他收入。而这点钱仅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所以通过省吃俭用来积蓄办企业所必须的资金是不现实的。课余时间去打工,其菲薄的收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要不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后再去考虑?那未免太晚了。人生的黄金年华有几何?况且当前正值世界经济的繁荣时期,赚钱相对容易。几年以后,如果遇上经济萧条,那就更困难多了。怎么办呢?如何尽快地获得资金?这个恼人的问题日夜困挠着还是个大学生的孙正义。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生平事迹。他为这位伟人所倾倒,激动不已。不仅如此,他同时还深有感触地陷入了沉思:青年的爱迪生起步之时,又何尝有什么资金呢?甚至比自己的起点更低,起码自己现在受的是高等教育,这是爱迪生当年做梦也不敢想的啊。他能靠发明创造起步成为大企业家,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即使自己没有爱迪生那样天才的创造性,但只要抓住一点取得突破,也会获得成功的。

但是,怎么正确地找准突破点呢?孙正义翻阅了专利目录。发现某些专利的立足点与他平时记下的那些带有幻想色彩的设想很相似,只是专利要实际得多而已。于是他茅塞顿开,年轻的心兴奋地激动起来。对,把幻想色彩去掉,搞实际的发明,争取获得专利,并设法卖掉,创业的资金不就有了吗?

尽管激动、兴奋,孙正义仍没有盲目地马上投入研究发明,而是谨慎地确定了实施方案:首先把过去幻想的乐趣变成实际的任务,即每天都要提出一项新的设想并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第二,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记上一年;第三,一年后,在众多的设想中联系实际选准突破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一年的认真实践会使自己的设想更成熟,同时一年的积累会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

冬去春来,一年终于过去了。孙正义的笔记本上已经记下了250多个新发明的设想。面对厚厚的发明笔记,他没有因自己拥有众多的小设想沾沾自喜并仓促行事,而是翻来覆去地考虑每一个设想的现实性,认真选择突破点。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也是国家贸易的重要市场,同时还是国际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语言在这里汇集。语言不通造成的矛盾在这里格外突出,作为外国人旅居求学的孙正义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他从各种各样的发明设想中,选择了一种带有声音合成装置的电子翻译机作为突破口。

主攻经济的孙正义并不是电子技术的行家,但是这样一种涉及声电技术的复杂发明并没难倒他。他充分发挥了在大学学过的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同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巧妙地请教了一些相关专家后,终于完成了这种新设备的整体构思和可行性分析。

光有整体构思还不行,还要有完备的设计图才能试制样机。孙正义清醒地认识到,仅靠自己的能力和财力是无法实现的。而能力和财力之间,财力是主要的,如果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就可以聘请各种人力发挥“兵团作战”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是寻找一个大企业做为合作伙伴,自己出技术,对方出资金共同研制,然后共享成果的效益。

孙正义正是这样做的,他决定选择日本夏普公司为合作伙伴。因为日本毕竟是他的祖国,撇开感情因素,日本各方面的情况他要熟悉得多,打交道方便。另外,夏普公司是日本电子行业有数的大公司之一,它敢于冒风险在新领域内开拓的精神是举世闻名的。

于是,孙正义满怀希望地给夏普公司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状况,并要求会见公司领导,不料却惨遭拒绝。但是他没有气馁,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么对方为什么对这么一件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合作会拒绝呢?当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时,不由得自我嘲笑起来,一个20岁不到的毛头小子,就凭他自己说有一项重大发明,居然要求会见堂堂的夏普公司的领导?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孙正义根据自己的构思和可行性分析,固执而雄辩地说服了夏普公司的各级职员和领导。终于,公司和他签订了有关协议。根据协议,他在美国招聘了一批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才,组建了一家公司,其任务就是将孙正义的发明设想变成了现实。就这样,孙正义踏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6.运用逆向思维寻找生存之道

我们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认为自己没本事、无生存能力。其实,只要改变思路,从大家习惯思维的相反方向思考,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

近些年来,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人才流动加快,职业变动频繁。很多人下岗后不知道怎样才能生存,于是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其实,只要自己多动动脑筋,很容易就能够找到生存的途径和方法。

一般人都是想着到城市去找工作,结果到处都是找工作的,钱也确实不好赚。但是,反过来思考,城里人下乡去“淘金”就成为人才流动中出现的“反串择业”新景观。

进城打工挣钱,一直是不少农村青年的追求。然而,就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不少城里人却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村。

孟苹是一位42岁的女职工,曾是苏北某市一食品厂的职工。前些年,由于摸不准市场行情,厂里生产的大量产品无销路,最终导致了食品厂倒闭。孟苹含泪和全厂200余名职工一起下了岗。孟苹虽然是个蔬菜专业的老中专生,但因为年龄已大,所以不少单位招聘人才时“35岁以上免谈”的告示让孟苹只好将就业的梦想埋在心底。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两斤的冬瓜就花了她三元钱,着实让她心疼、心惊。但与此同时,去市郊农村承包土地搞蔬菜大棚的念头在她的头脑中产生了。孟苹和厂子里其他两个姐妹经过去市郊农村实地考察后,多方筹资两万元,并且拜访了不少菜农,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终于建起了一个蔬菜大棚基地。第一年就赚回了建大棚、买种子的投资,第二年赢利2.3万元,人均0.7万多元。如今,她们的大棚蔬菜种植规模越做越大,依托市郊交通发达的优势,她们的反季节蔬菜不仅占领了市区的各大菜市场,还经过加工包装走进了市区的绿色食品超市。

不是没有路,就看你怎么走,等待是没有结果的,多动动脑筋,你就会发现许多新的机会。在苏南一带,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较快,不少城里的下岗职工纷纷去农村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效力。他们过起了白天去乡下,夜晚回城的“两栖生活”。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乡镇企业职工目前的年平均收入为8000元左右,比国有中小型企业职工的年均收入高出一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目前已有600万城市居民到乡镇企业应聘就职,而且这种就业趋势正在逐年上升。

过去,人们认为有些事情只能是女性的专职,男人们是干不了的。但是现在男人打进了“女儿圈”,改变观念解决了就业问题。

某民办幼儿园打出了招聘启事:诚聘幼儿教师2名。要求:男性,大专以上学历……以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都是女性一统天下,然而现在不少地方的幼儿园却出现了部分男幼儿教师。据招聘方的负责人介绍,女幼儿教师虽然有其性格温和等方面的优势,但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们如果长期生活在女性的天地里,性格会变得越来越文弱,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将那些经过培训的男士融入幼儿园,可以改善幼教队伍的结构,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性格的强度和硬度。最近,学校先后已招了一部分男教师。这些男幼儿教师确实改变了幼儿园的风气,幼儿们不再撒娇任性,变得勇敢多了。

很多男人的杰出表现,向世人证明了男人也可以作保姆。据了解,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周女士家里就有这样一位男保姆。对此,她解释说,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自己守个卧病在床的80岁老母亲,平时难得回机关工作,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聘用个男保姆修理管道、换煤气,干些力气活,还可以照顾母亲起床下地去看医生,男保姆也使自己长期在外工作有份安全感,确实解除了自己的思想负担。据调查,男保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欢迎。男人们打进的岂止是幼儿园、家政服务,甚至那些完全由女性垄断的信息员、医院护士等职业,只要有机会就会有男性攻入。

社会不断发展,需要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改变传统的思想,从反向思考,就能够发现自己生存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只要你能够走出传统观念,就能发现自己可以干的事情很多,你完全可以凭借智慧生活得很好。

7.打破传统,引领时代潮流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无论做什么事,一味地保守、一味地模仿,都不能获得巨大成功,只有打破传统樊笼,运用创造性思维,坚持独立的思考,才会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曾有记者问过皮尔·卡丹,他是如何越过那些事业发展中的绊脚石,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他毫无保留地说:“思维创新!然后为之付出实践,再不断地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皮尔·卡丹无时不在向世人展示着“创新”二字。

在当时的法国时装界,有一种沿袭多年的传统,认为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只能问鼎女装,设计男装会被人们指责为离经叛道。对于这一点,已经在巴黎时装界闯荡多年的皮尔·卡丹当然心知肚明。但是,强烈的创新欲望,促使他大胆地涉足男装领域。不久,他设计的系列男装便问世了。

1959年,皮尔·卡丹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时装展示会,展示的服装既有女装,也有男装。他的这一举动在巴黎时装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业界人士纷纷指责他的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一时间,皮尔·卡丹成为众矢之的,在名誉上和经济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但是,皮尔·卡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不断地反问自己:“男人怎么了?难道男人就不配有自己喜欢的各种款式的衣服吗?”于是,他继续设计男装,并且坚持聘请时装模特做表演,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他坚信:男装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果然,没过几年,皮尔·卡丹便迎来了男装市场的春天。他设计的系列男装很快便占领了法国男装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法国,时装业本来是一个限制极严、顾客有限的特殊行业。巴黎时装店虽多,但够得上“高级时装”水平的服装企业也只有23家。皮尔·卡丹最先意识到,高级时装只有在群众中开辟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1953年,皮尔·卡丹便改变了时装经营的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订做改成小批量生产成衣,并不断地更新款式。这样做,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给他的服装业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场的时装,既不落俗套,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无异于是给自己的设计做广告。

当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时,人们就像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他被指责为离经叛道。结果,他被雇主联合会除了名。不过,几年以后,当他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却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