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已
31355800000022

第22章 自己挑的水更甜,自己做的饭更香(3)

当弗兰克·伍尔沃斯还是个小孩时,他喜爱的游戏就是“开商店”,玩起这种游戏他会全神贯注,乐此不疲。他16岁时,刚从中学毕业,就开始在父母占地108亩的农场里,当个整劳力干活。但是,他觉得农场里的生活太枯燥无味,于是便开始在当地大学里修一门商业课,准备另干一番事业。

快到21岁时,伍尔沃斯找到一个店主,希望他能雇佣自己,结果是他必须先白干3个月学徒,才能开始拿工钱。他在纽约州水城的奥格斯勃利——穆尔街角商店做学徒3个月后,每周6天干84个小时,而每小时的报酬只有不到4分5厘钱。干了几个月,店主对他很不满意,因为他一点也不懂得怎么做生意。有一次他上班忘了穿上整洁的白衬衫,还被赶回家里。

在奥格斯勃利——穆尔街角商店干了两年,伍尔沃斯又来到布什奈尔合伙公司。开始时,这家店的老板对伍尔沃斯工作能力的评价,还不如他的第一家老板。因为销售量太少,伍尔沃斯的每周工资从10美元降到8美元。伍尔沃斯没日没夜地干,想证明自己能做好这份工作,结果是累垮了身体,丢掉了工作。他不得不花了半年时间养病,才算恢复了健康。后来,伍尔沃斯和照顾他养病的缝纫女工珍妮·克赖顿结了婚,婚后生了3个女儿。

伍尔沃斯原来的老板怜悯他,让他回奥格斯勃利——穆尔街角商店干他的老本行,这时,商店已经更换合伙人了,成为穆尔——史密斯街角商店。这一次,伍尔沃斯通过橱窗展示商品,表现了自己的商业才能。而且,他很快就找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1878年,穆尔面临一个大难题,他积压了太多的存货,同时又有越来越多的货款没有收回。他让伍尔沃斯想办法搞个新形式的商品展示。当时,美国中西部地区商店里的“5分钱货柜”很受顾客欢迎。伍尔沃斯就在商店门外安放了一张长条桌,上面摆满了别针、梳子、钢笔、肥皂等众多小商品。在他的这些商品上方,写了一张大大的通告,告诉过往的人们,桌上所有东西都可以用5分钱买到。

穆尔开始并不真的认为这么便宜的小商品能卖多少钱,但他想至少可以吸引顾客到他的商店来,只要他们进了商店,就有可能买些贵点的东西。但是,伍尔沃斯却很用心地经营这个货柜,确保及时添货,顾客也真的络绎不绝。看到这种货柜如此受欢迎,伍尔沃斯想到可以做5分钱货柜的大生意,他认为能够靠满商店不值钱的小商品赚大钱。

让伍尔沃斯感到庆幸的是,他的老板愿意帮他的忙。1879年,当伍尔沃斯找到地方开自己的商店时,穆尔答应赊给他315美元的货物,好让这个年轻人开张。于是,伍尔沃斯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商店。他的店名很有特色,叫做“伟大的5分钱商店”。尽管伍尔沃斯在第一个星期卖出了244美元的商品,但只有一间小屋的商店,在吸引大量顾客方面无法同城内的大商店相比,“5分钱商店”的赢利很快下降了。当伍尔沃斯赚到的钱达到250美元时,他决定关掉这个店。伍尔沃斯“伟大的5分钱商店”只经营了不到4个月。

伍尔沃斯关掉商店时,从容而果断。他坚信“5分钱商店”是个好点子,他没有为这次失败扼腕叹息,而是发誓下次要干得更好。

一个月以后,按照一位朋友的建议,伍尔沃斯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凯斯特又开了一家商店。他把一间荒废失修的商店清理好,然后精心用商品装点起来,把商品陈设得引人注目。

开张那天,伍尔沃斯有一种不祥之感。当天正赶上城里举行游行,整整一天,无人光顾他的商店。在焦急和无奈之中,他的商店突然挤满了参加和观看游行回来的人。在短短的几小时里,他的商品就卖光了。他的这个商店位置很好,所以人流不断。在3个星期内,他的全部货物卖完了3次。没过多久,伍尔沃斯最关心的已经不是货物能否卖出去,而是找不到足够的货源保证他及时添货。兰凯斯特的商店开张一年后,伍尔沃斯把价值10美分的小商品引进他的商店,扩大了营业规模,这个店很快成为闻名遐迩的“5和10”商店。

然而,还有失败的考验在等着伍尔沃斯。由于前面成功的激励,他决心把自己的商店扩展为连锁店。不久,他又在宾夕法尼亚的哈里斯堡和约克建起了“5和10”商店,但这两个商店都失败了。原因是他在这两家店里增添了25美分的货柜。

靠一个成功的商店赚到的钱来生活,对伍尔沃斯来说,应该是很实在的。毕竟到1882年,他的5美分和10美分小商店每年可以给他赚回24000美元。但是伍尔沃斯执意要实施他的连锁店计划,他认为小商品的利薄,成功的关键在于多销。为了多销,他感到他要有上百个商店才行。

伍尔沃斯很快找到了愿意投资并参与管理的合伙人。到1886年,在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纽约,他已经建起了7家伍尔沃斯商店。从1888年起,伍尔沃斯有了足够的钱来开新店,同时,他开始雇用经理人替他管理商店。

为了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伍尔沃斯始终是事无巨细,亲自办理。他经管所有商店的商品陈列,亲自采购商品,每天向经理们发出各种指示。1888年年底,他患伤寒,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别人照样能处理许多工作。于是他开始把工作分配给他的助手们,以便腾出精力考虑其他更为重要的项目。伍尔沃斯王国越来越庞大,1909年打入了英国,3年后又同他的5个竞争对手——多年来在其他领域经营“5和10”商店的老朋友联合成为一体。

在伍尔沃斯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伍尔沃斯公司仍然坚守创始人的既定方针,不卖价格超过10美分的商品。此时,公司已经成为美国零售业里无人置疑的中坚力量。如果有人看到早年的他如何遭遇一个又一个挫折,艰难地摸索道路,现在一定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伍尔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你有坚强的毅力,不惧屡次的失败,坚持到底,那么你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6.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老子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两个年轻人一同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走了过去,而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不高,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经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大惑不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

犹太青年回答说:“因为我没有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人生也是一样,你不懂得从小事做起,那么成功就永远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有些人想挣大钱,恨不得一刀就宰1万元,可是你有这样的刀技么?何况市场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就凭你一把钝刀,怎么可能!结果往往是还没到自己发展起来,就已经将财神扼杀在摇篮中了。

荀子的《劝学》中有两句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理非常简单,谁都看得懂,但就像所有的常识一样,谁都明白它的道理,但认真去按照它做事情的人却总是寥若晨星。

以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为例,寒窗苦读十几载,过五关斩六将从高等学府脱颖而出,自认为可以凭借傲人的学历、恃人的才华,看不起小单位,瞧不起小公司,不肯降尊屈就,即便开始了新工作,也自以为高人一等,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人对事总是满眼的轻蔑,时时处处都要表现自己的清高和特立独行,殊不知,这恰恰是旁人所不齿的,最最令人不能忍受的。

涉世之初的学子们往往是激情满怀,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的样子。但是却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想干大事业,要一步步做起,作为一个单位新人,养成多做一点、多学一点的习惯,多从诸如打水、扫地、分报纸这样的琐碎事做起,少谈一些好高骛远的事情,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伟大的事业是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积累而成的,小事情干不好,大事情也不会做成功。做任何事,不论大事小事,不论轻重缓急,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善始善终,不要心高气傲,不能急功近利。

纵观其他人的成功之路,无不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买卖做起,很多成大事、赚大钱的人,并不是一开始走上社会就马上取得辉煌的业绩,很多大企业家是从伙计当起,很多政治家是从职员当起,很多将军是从士兵当起,刚走上社会就真正“做大事,赚大钱”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的!所以,当一个人的条件还是很“普通”,又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时,“先做小事,先赚小钱”绝对没错!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经营家庭用品邮购的青年。开始,他只是在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杂志上刊登了他的“一美元商品”广告,所登的商品都是有名的大厂商生产的,非常实用,所以杂志一刊登出来,订单就像雪片般多得使他喘不过气来。当时他并没什么资金,但这种生意也不需要资金,客户汇款一来,就用收来的钱去买货就行了。但是广告中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商品进货价格就超出一美元,百分之六十的商品进货价格刚好是一美元。显而易见,顾客越多,他的亏损便越多。但他并不是傻瓜,在寄商品给顾客时,他会再附带寄去二十种三美元以上一百美元以下的商品目录和图解说明,然后再附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一来,虽然卖一美元商品有些亏损,但他是以小金额物美价廉的商品诱惑大量顾客的“安全感”和“信用”,顾客就会在没有戒备的心态下向他买比较昂贵的东西了。如此昂贵的商品,不仅可以弥补回一美元商品的亏损,而且可以获取很大的利润。就这样,他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一年之后,他设立了一家邮购公司。又过了三年,他雇用五十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了五千万美元。

这种先从小事做起钓大鱼的办法,有着惊人的效果。从起初的一无所有,到开始做吃小亏赚大钱的生意,不出几年,就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公司。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成功是源于每一个细节,积跬步至千里,汇细流成江海。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因为不屑于从小处做起,眼高手低,终究一事无成。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读了也许会让我们有所启迪:

有一个穷人,一天他的老婆捡到一个鸡蛋,穷人看着这个鸡蛋开始描述他的发财大计。如果这个鸡蛋孵出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再生蛋,蛋再孵鸡,鸡生蛋,蛋孵鸡,他们很快就有了一群鸡。再用这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等有了一群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就可买田地盖房子,然后还可以再娶一个小老婆……没想到,刚刚听得入神的老婆突然勃然大怒,操起鸡蛋狠狠往地下一摔,于是穷人的美梦顿时化为乌有。

我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孵鸡,一本万利的白日梦,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不堪一击,蛋碎了,本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利?所以我们的“万利”梦也就随着“一本”灰飞烟灭了。

我们身处这个眼花缭乱、物欲横流的时代,即便是物我两忘、气定神闲者,也难免滋生种种困惑和欲望。世界似万花筒,实在是太“精彩”了。

但是,在渐渐成熟的商品社会,利益平均化,经营理性化,一切都趋于平淡,哪有什么一夜暴富的好事。一切都得慢慢积累,我们既没有原始的资本,又没有经营的经验,致富心还特别急切,心急的结果就是一本万利最终演变成了一本一利,甚至是一本无利,美梦一场。

总之,一下子暴富就像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样不现实。经营者只有通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获取微利,才能无中生有,闯出一条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