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
31355100000011

第11章 创新之道(2)

爱迪生在中小学时对半导体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经常做一些试验。由于他对试验的兴趣太浓,白天和晚上都在想他做的各种试验,甚至做梦也在想他的试验。想就是大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在经过长期的大脑思考和总结分析后,他的发明终于有一天成功了。由于他和的第一个发明成功以后,更激发起他对试验的兴趣,于是,他又继续他的试验,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发明又实现了。当爱迪生数个发明成功以后,由于他在发明过程中长期的不断思考和分析,他的认识过程就会发生突变(即飞跃),他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有了很高的思维能力以后,他再发明一件东西就很容易。爱迪生最后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发明,总共有一千多个发明。爱迪生的所有发明都离不开他的试验(即实践),没有实践大脑就不会有感觉和印象,没有感觉和印象大脑就不会反复思考,没有多次反复思考就不会有成功,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在室外走来走去地思考问题时,对他不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个疯子。由于爱因斯坦长期善于观察事物,已获得了大量的资料,随着大脑中的资料和信息的累积,使他不得不反复思考和分析,最后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和发明,要想有创新和发明都离不开实践,所以我们要不怕吃苦,积极地投身到实践中去,去观察和思考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切,多积累经验,经过长期的10~20多年的实践活动之后,才有具备创新的基础。

现在国内一些科研人员严重缺乏实践活动,有些研究生刚毕业就呆在房间里搞科研,在搞科研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图书馆和网上查资料。没有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大脑怎么能够获得全面的认识呢?没有全面的认识又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搞科研首先要有自己的实践,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经验,总之是自己的东西,仅靠在图书馆里和网上查的东西是搞不成科研的,即便是搞出来的科研,一般都是没有价值的科研。美国、加拿大等科学家的科研方法应该值得我们借鉴。我们通过看动物世界节目就可了解到一些情况,他们很重视实践活动,不怕吃苦,他们有些从学校毕业后到南极、北极,或者到非洲去观察和研究那里的野生动物,他们时常到达南极或北极的深海里,有些长期深入到非洲的狮、豹、野狗群中,他们经常冒着生命的危险,最后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展现给人们的是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给予人们的是很大的娱乐和享受,让人们更能了解大自然。在这个动物世界节目中中国科学家参与得很少,这说明我们的一些科学家吃苦能力还不够。国内有些学者一生中在学校上学的时间过长,而从事实践的时间太短,有些年龄已到40~50岁以后,仍然在大学上课,这些人即便是取得很高的学历,也不能取得真正的成绩,因为从事的实践时间太少。我以前上学的时间很有限,几乎全部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中,我的这些成绩得益于我长期实践的结果,有了长期的实践,就能获得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在大脑中就会产生许多概念和印象,才能够长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才能够取得成绩。

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2005年9月28日,《参考消息》刊登了香港《明报》9月27日的一篇报道说,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5年~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资料显示,芬兰在这次排名中蝉联榜首,美国居次,瑞典第三,丹麦第四,台湾第五,新加坡第六,而中国由第46位跌至第49位。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的统计,1998年中国经济竞争力在47个国家当中排第28位,1999年处于第32位,2000年处于第41位。[1]中国的竞争力在这几十年中持续下跌。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科学院组编:《新世纪》,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3页。

按理说中国的人口多,有发明创造的人也应该多,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如此落后,企业的核心技术为什么这样少呢?我认为这与科研单位及企业用人政策不合理有关。不是中国缺少人才,而是中国的人才或天才往往没有机会去发展。举个例子大家就可明白些道理,为什么中国的文学天才那么多?是因为搞文学创作的人不需要设备,所以文学天才很容易得到发挥。而科学技术则不同,许多科学技术的研究是需要一定的设备,再大的天才离开了设备也是寸步难行的。又如,为什么中国的体育能在亚洲称雄?这就显示了中国的人多、人才多。体育比赛能够很快显现一个国家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掀起了追求高学历、出国留学的热潮。在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条件是以高学历和留学人员优先考虑为主的这样一种用人策略,这种重学历轻实践的用人制度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在某些单位越来越严重。

这种用人制度上的片面性,是导致科学技术水平逐年下降、科技竞争能力逐年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些高学历及留学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知识面狭窄,在中国的这种具体环境中大大制约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他们走向科研工作岗位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开始时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在科研中作出成绩来。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们搞的许多科研成果缺乏真正具有创新的东西,技术含量很有限,成果转换力很低,不能为企业创造出价值,企业绝大多数高端核心技术还得依赖于外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竞争力。

纵观国内外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具有发明创造的天才并不一定出自高学历人员。中国要想走创新之路,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去做事,必须使用这些人才,科研机构和企业用人单位必须向他们打开大门,不要歧视他们的低学历,要善于发现真正的这样才能把中国的科技事业搞上去,才能使中国的经济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我认为,要想使科技创新得以实现必须要有以下措施。科研机构用人制度要改变。研究机构不要过分强调使用高学历人员,对学历高或低的人才要一律平等看待,不要歧视低学历的人员。尤其要善于使用那些大中专毕业后长期从事各种实践工作的人员,要从这些人群中发现专业能力突出,善于钻研专业技术,有创新势头的人才,也可以在技术操作工人中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因为对社会能作出贡献的人才有可能就在这些人群中。中国的人口多,肯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真有才能的人可能往往没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只能在使用中发掘。如果我国能在一些行业、产业中发掘或培养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通过他们在某个高端核心技术上出现重大原始创新,超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就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就会创造出巨大利润,职工的收入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科研管理机构在科研课题经费的安排使用时,不应只看学历,要改变思路。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就是搞研究的,非研究生毕业不一定就不能搞研究。这些年以来,追求高学历和留学风太热,应该适度地降降温了,否则对人才的培养成长不利,对科技创新也不利,要鼓励多从事实践活动。

以上措施如能实现,对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肯定有益。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十几亿人口,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各种资源相对较丰富。因此,中国在人才、资源等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在科技领域能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能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一个科技和经济强国。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思考就会明白,不是中国没有人才和天才,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使人才受到了压制,没有发挥出来,或者说中国的人才和天才很少有机会得到发挥,如果中国的人才和天才有1/3得到发展,相信现在市场上的高端核心技术,有许多我们早已制造出来了,就不会受制于人了。

现在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相信我们的民族历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有智慧的民族,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把我们的事业做好,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这片美丽土地,优越的自然环境,要避免或减少污染,有限资源也不能消耗过大,要给后代留一部分。

总之,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伟业,为人类多做贡献,让子孙后代想起我们时,就像我们现在想起我们的祖先一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仅有15的科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总数只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2]。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形成对外技术依赖,使我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与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25页。

[2]《“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25页。

我们要紧紧把握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大力弘扬民族自信心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具有一定基础相对优势以及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寻求技术突破,努力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健康与长寿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前因后果的关系,谁获得了健康,谁就获得了长寿;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长寿。健康从中小学生做起,从中年做起,到年老时才能体会到更多的收获。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把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正式列入了教学大纲,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成功举措,是一种创新,当时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先例。纵观历史,不知有多少英才半路折腰,多数是因为在学生时期只顾刻苦读书,不注意锻炼身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遭到了疾病的攻击,最后死于某种疾病。没有健康的体格,即便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同时也辜负了亲人和朋友们的期望。我国青少年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长期重视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使青少年学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体育锻炼,为他们将来走向成功事业奠定了健康的身体基础。中年时期身体不健康,将来肯定不长寿,如果中年时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除了个别发生意外之外,多数将来能活得长寿。因此,在中年时期更要注重身体健康。中老年时期是多发病的时期,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必须预防各种疾病的折磨。想要活得长寿仅靠预防常见疾病还不够的,还要在每日的饮食上有讲究,在睡眠的时间上也要有讲究,以及在体育运动、家庭状况、情绪等因素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些方面本文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生命的过程或长或短,都会回归自然。从古至今,谁都无法逃脱这条规律。

联合国的健康概念是: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健康第一”;“健康是金”;“有什么都别有病,没什么都别没健康”——曾几何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健康对人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关爱自己,善待生命!追求健康从生活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