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妙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31345700000065

第65章 信任他人是获得友谊的阳光——帮助孩子克服多疑的思维习惯

于启是个体弱多病的学生,他身材矮小瘦弱,皮肤白皙,还戴着一副眼镜。他生性胆小内向,从不高声说话,其他同学课间欢快地打闹时,他总是睁着一双恐惧和闪烁不定的眼睛在一旁观望。

于启的父母在他3岁时就离了婚,他一直跟着妈妈,从此便失去了父爱。

12年过去了,于启和妈妈相依为命,住在一套一室一厅的单元房里。婚姻受挫的妈妈像是被吓坏了,唯恐自己和孩子再受什么伤害。她从不让于启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怕他受欺负,怕别人嘲笑他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从于启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无论自己的工作多忙,也无论天气多么恶劣,妈妈都亲自送于启上学,接于启放学,天天如此。如今于启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当他放学后走出校门,一眼就能看到站在路旁那棵槐树下的妈妈的身影。在家里,妈妈常常告诉于启要会保护自己,不要轻信任何人,轻信的人最容易上当等等,并且常给他讲一些社会上人情淡薄、人心险恶的事例,为的是加强于启的自我保护意识,免得吃亏上当。

在妈妈的“精心”保护下,于启不仅极少与外界接触,失去了了解社会、了解他人的机会,而且还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他缺乏对人的最基本的理解和信任。在学校里,他不合群,同学和老师不主动接触他,他是决不会先开口说话的。他不敢也不习惯与人交往,尽管每当看到同学们欢天喜地的时候,他的心里也充满了羡慕和向往,但妈妈列举的过多的反面事例很快就会压倒他那稍纵即逝的冲动和欲望。天长日久,于启便习惯于那种独来独往、冷眼旁观、孤僻少言的生活。

有一次,班里组织同学们去青石河郊游。郊游期间,老师给每一个同学发了一瓶矿泉水和盒饭。边吃喝边做游戏的同学们玩得十分快乐。返校途中,好开玩笑的李庆笑着对周围的几个同学说:“看谁明天拉肚子,我刚才把某公子的矿泉水换成了青石河里的水,那可是鱼虾和螺蛳的洗澡水啊!”于启也听到了这句话,他开始怀疑:“李庆说的‘某公子’会不会是指我呢?他刚才说这句话时,好像对我这边瞟了一眼。”这样想着,他又向李庆离去的方向望了望,正好看见李庆回过头来冲着这边直笑。于启心想,他一定是趁自己不注意时悄悄地拿一个空矿泉水瓶装进河水后换走了自己那瓶真矿泉水。于启回忆刚才喝的水,真的感到与刚开始喝的那几口味道不同,有些发腥发咸。他不由得感到一阵恶心,肚子也有些下坠感。

妈妈把他从学校接回家里后,于启怕妈妈生气,没敢把这件事告诉她,便自己打开药箱,根据药瓶上的说明吃了两片药就睡了。第二天起来后他仍然感到肚子里不舒服,总想去厕所。来到学校后,怎么看,他都觉得李庆的表情不自然。于是,他越发相信自己是喝下了河水——那些“鱼虾螺蛳的洗澡水”。

几天之后,于启真的腹泻了。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他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妈妈听后十分恼怒,她不顾于启的劝阻,到学校找到班主任说明来意,要求学校严肃处理李庆。后经老师调查,李庆根本没有搞这个恶作剧,他在路上对同学说的那句话是随便开了个玩笑。于启去医院做了几项检查,最终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后来,于启的情况越来越糟,整日谨小慎微,从街上买回的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后才敢吃;夏天从不吃冷饮;冬天出门必须戴上帽子口罩,全副武装起来。对身体状况也过分关心,稍有头痛脑热便异常担心,请妈妈带他到医院频繁地做各种检查。于启的表现越来越怪异,这种情况令于启的妈妈特别苦恼。

猜疑,从字面上看就是猜测、揣度、疑惑、估摸的意思。

其实,有疑虑,会使人谨慎小心,瞻前顾后,防止发生偏差。如果一个人一点疑虑都没有,则处事时会横冲直撞,对任何人或事缺乏戒备,以致鲁莽从事,吃亏上当。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分寸尺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尺度就不正常了。倘再伴有其他一些精神症状,则成为多疑症了。有了多疑症,就会疑心重重,对人对事不信任。从心理学上讲,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复杂的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封闭式思维的结果。猜疑心理严重的人总是戴着“怀疑”这个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一切,毫无根据地猜测、怀疑他人,全然不知自己的猜疑是建立在缺乏事实依据、毫无道理的主观臆断之上的。在他们看来,被猜疑者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都是可疑的,这正应了那句俗话:“疑心生暗鬼。”

一位中学生曾这样说:“每当我做错了事,即使别人不知道,我也怀疑别人已经知道,好像正在盯着自己。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朝自己看时,就想他是否对我有什么看法,好像很恨我似的,甚至到处都有眼睛盯着我。有时怀疑全班同学都恨我,甚至全校的师生都恨我,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亲人似的。有时得了一点小病,身体不舒服时,怀疑自己是否得了大病,甚至是几种疾病。”

按医学心理学来讲,这位同学患有多疑性精神病和猜疑病症。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

一般的猜疑与多疑性习惯,两者有性质的不同,其主要区别有四个方面:一是多疑的前提与内容是否合理,一般人是否认可;二是用的推理方法是否合乎逻辑;三是一旦发现多疑的内容是错误的,此时是坚持还是修正错误;四是多疑对象或内容证实是错误的,不但不信服,反而泛化。前三者也可见诸一般多疑的人或有多疑性格者,而第四点则是多疑性精神病患者所特有的。

多疑的产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主要是由暗示而引起的。所谓暗示,就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一个人的心理施加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它“不从正门,而是从后门”进入人的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直接对被暗示者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多疑是一种封闭式的对他人不信任的暗示心理,而这种暗示心理又是以对人的种种不合理的假设为前提的。比如多疑的人因别人多看了自己一眼,便可能假设这人会有对自己不利的行为,比如“他是不是瞧不起我?”或者“他是不是想打什么坏主意?”因此,多疑者可能整天甚至长年累月被这种消极的暗示困扰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猜疑心理随处可见:一些学生看到同学背着自己说话,便怀疑是在议论自己;看到某同学与老师接触,便猜疑是打自己的小报告;自己被老师批评了,就无端怀疑是某个同学从中捣鬼;身体稍有不适,又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甚至是不治之症。猜疑者疑神疑鬼的做法不仅让旁人厌烦,也使自己痛苦不堪。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多疑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1)把自己引入主观想象的死胡同

猜疑可以使人背离是非判断标准,把人引进主观想象的死胡同中。

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主人公奥赛罗中了坏人的奸计,不经分析和调查,便对妻子黛丝德蒙娜的忠贞产生了怀疑。他把许多并无关联的现象主观地联系在一起,妒忌、怨恨焚烧着他的心,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亲手掐死了纯洁的黛丝德蒙娜。真相大白之后,他追悔莫及,无法原谅自己,拔剑自刎,死在了妻子的脚下。

对于猜忌心的危害,英国思想家培根认为:“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2)影响人的情绪,有损身心健康

猜疑使人闷闷不乐、抑郁寡欢,无法品尝生活的乐趣。心存疑虑的人,内心总有解不开的困惑,总是处在摆脱不了的苦闷、惶惑和烦恼之中,庸人自扰,提心吊胆地生活。由于他们自我封闭性太强,对周围的人缺少最起码的信任,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都持怀疑态度,自己的内心世界又不愿公开,缺乏心灵之间的交流和真情的抚慰,因此终日闷闷不乐。继续发展下去,还会逐渐由不信任他人到怀疑任何人,由怀疑他人到怀疑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并且会渐渐变得自卑、胆怯、懦弱,行为上显得消极和被动。

(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多疑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由多疑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不仅会进一步加深猜疑者内心的痛苦,而且还会促使其更加怀疑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恶性循环必然导致猜疑者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中不能自拔。

多疑对青少年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为家长,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宽阔的胸怀,让多疑离孩子而去。

(1)帮助孩子认识危害,加强修养

父母要教育孩子认识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教导孩子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做到如朱熹所说的“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也就不会为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2)和孩子及时沟通,开诚布公

有时,猜疑可能是由彼此间缺乏交流引起的;也可能是人为地设置心理屏障而导致的;还可能是由于误会,或存心不良的人故意搬弄是非的结果。对于这些情况造成的猜疑,告诉孩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同被怀疑者进行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谈。人们常说,长相知才能不相疑,如果交往双方都能做到襟怀坦白,开诚布公,才会相互信任,而有了信任这个心理基础做前提,猜疑心就会烟消云散。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误会,通过坦诚的交流,或偶尔从他人那里了解到,原来事情并非和最初的想象一样,完全是一场误会,与所疑之人甚至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心中的疑雾立即消散,灿烂的阳光马上映在脸上。因此说,及时沟通、坦诚相见是化解疑心的好方法。通过沟通和相互交流,原来的误会可能得到及时的消除;如果是看法、观点不一致,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想法的同时,也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倘若双方之间真的有什么矛盾,在交流中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和商量,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冲突和进一步的猜疑,从而避免矛盾的加深和感情的恶化。

(3)教导孩子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家长应让孩子平时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让生活变得愉快而充实。这样就不会再有闲情去猜测这个人,怀疑那个人。

孩子学习之余多锻炼身体或从事一些音乐、书法、绘画等活动,则可以使精神得到陶冶。多从事这样的活动,身体和心理都会感到很放松,不仅可以从精神上摆脱猜疑心造成的苦恼,而且也会达到心理平衡,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