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常风寒、风热头痛,则可以选用适当的饮食和茶饮进行调理,茶本身祛风止痛作用并不明显,所以一般需要配合使用一些治疗头痛的中药茶材。
羌活苍陈茶
原料:羌活6克,红茶、苍术、陈皮各5克。
做法:将羌活、苍术和陈皮放入锅中,加450毫升水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即可。
功效:疏风祛湿。适用于风湿头痛、四肢困重、伴有胸闷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夏芷天陈茶
原料:红茶、白芷、陈皮各6克,姜半夏、天麻各10克。
做法:将姜半夏、白芷、天麻、陈皮放入锅中,加450毫升水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即可。
功效:化痰熄风。适用于头痛肿重,或兼目眩、恶心食少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芩芷茶
原料:茉莉花茶3克,黄芩、白芷各5克。
做法:将茉莉花茶、黄芩、白芷一同放入茶壶,加250毫升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热疏风。适用于风热头痛轻者。
用法与宜忌:每天1~2剂,随时用开水冲饮至味淡。
桃红归芎茶
原料:绿茶、红花、川芎各8克,桃仁、当归各10克。
做法:将桃仁、红花、当归和川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煮沸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饮用。
功效:活血通窍。适用于淤血头痛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天麻芎菊茶
原料:绿茶、川芎各6克,天麻、菊花各10克。
做法:将天麻、川芎、菊花一同放入锅中,加450毫升水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即可。
功效:平肝祛风。适用于偏头痛、头痛暴发,或连及眼齿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双龙葛菊茶
原料:绿茶6克,菊花、地龙、葛根各10克,龙胆草5克。
做法:将菊花、地龙、龙胆草和葛根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即可。
功效:祛风、清热、平肝。适用于偏头痛且口干口苦者。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凉饮。
【眩晕】
眩是眼花,晕指头昏。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中,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严重的更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中医认为,眩晕有虚实之分,一般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濡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实者多为肝火偏旺、肝阳上扰,或为痰浊中阻、蒙蔽清阳而致眩晕发作。
缓解和调理眩晕应从补气养血、清肝明目、化湿祛痰着手,茶饮应对症选用。
天夏陈苓茶
原料:红茶8克,天麻、姜半夏、陈皮、茯苓各10克。
做法:将天麻、姜半夏、陈皮、茯苓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煮沸10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即可。
功效:化湿祛痰。适用于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菊花乌龙茶
原料:乌龙茶3克,菊花5克。
做法:将乌龙茶和菊花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适用于眩晕、耳鸣、头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
用法与宜忌:代茶随时饮用。
归芪升麻茶
原料:红茶5克,当归、黄芪各10克,升麻3克。
做法:将当归、黄芪、升麻放入锅中,加450毫升水煮沸10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即可。
功效:补养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眩晕、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随时温饮。
【恶心呕吐】
恶心是呕吐的前期症状,也可单独出现,上腹部往往有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症状。
呕吐大多数情况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为了将有害物质排出去,但是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其他危险,所以及时止呕是很重要的。红茶有和胃下气、除烦止呕的功效,再配合一些开胃、芳香化湿、理气的茶材,很适合用来缓解呕吐。
乌梅冰糖茶
原料:乌梅5克,冰糖10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杯中,加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乌梅有通下气的功效,能止呕,同时乌梅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有收敛的作用,对于上吐下泻的患者,还有止泻功效;冰糖有养胃益气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恶心感和呕吐所产生的口腔异味。此茶能止呕、开胃、顺气。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睡前饮用。
甘草姜茶
原料:生姜5克,炙甘草3克,红茶2克。
做法:
1.将生姜切丝焙干。
2.将焙干的姜与炙甘草、红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冲泡3~4分钟后即可饮用。可续水2次。
功效:生姜有温中散寒之效;甘草能健脾和胃;红茶能和胃下气;辟秽利湿、除烦止呕。此茶对于胃寒呕吐、大便溏薄等症十分有效。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饮用。
藿香佩兰茶
原料:藿香、佩兰各9克,红茶6克。
做法:将藿香、佩兰用水洗净,同红茶一起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作用;佩兰具有解暑化湿、辟秽合中的功效,主治恶心呕吐等症。此茶对于止呕效果不错。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饮用。
【水肿】
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或者局部某些部位浮肿,中医认为,人体水肿与湿气有关。气温变化大时湿气易侵入人体,影响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滞留于局部引起水肿。茶饮方面可选用一些有利水消肿功效的茶材。
冬瓜皮茶
原料:冬瓜皮20克。
做法:将冬瓜皮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冬瓜皮是利水消湿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食材,它还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类、膳食纤维,是一种难得的健康食品。此茶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功效。
用法与宜忌:每天早晚各饮用1次。
泽泻茶
原料:泽泻15克。
做法:将泽泻放在清水中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大火煮沸,改用小火再继续煮大概10分钟即可取汁饮用。
功效:泽泻可快速帮助排尿,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迅速地排出体外。对于容易水肿的人来说,这是消水肿最快的一种茶饮料。此外,泽泻还可以起到降血脂的功效,有效地降低身体内的胆固醇含量。
用法与宜忌:每天早晚各饮用1次。泽泻茶一天的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500毫升,过量会让肝脏功能出现损伤。
荷叶柚皮茶
原料:干荷叶5克,新鲜柚子皮或干柚子皮少量。
做法:将以上原料用清水略微冲洗,放入锅中,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10分钟,滤汁饮用。
功效:荷叶有极好的消暑利水功效;柚子皮有明显的利尿排毒功效。此茶可以达到显著的消除水肿的疗效。
用法与宜忌:此茶属凉性饮料,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1500毫升。肝肾、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建议饮用。
茯苓茶
原料:茯苓5克。
做法:将茯苓捣碎,用细纱布包起来,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或将茯苓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取汤饮用。
功效:益脾和胃,渗湿利水,消肿。适用于胃癌、肝癌患者饮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睡前服用。
赤小豆普洱茶
原料:赤小豆12克,普洱茶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用清水略微冲洗,放入锅中,加1500毫升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续煮10分钟,关火放入普洱茶闷3~5分钟即可饮用,赤小豆也可一起吃。
功效:此茶有较好的活血、利尿、解毒功效,适合水肿的人饮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睡前服用。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1500毫升。
姜皮茶
原料:生姜皮4~5片。
做法:将生姜皮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煎煮5分钟后饮用。或者用沸水冲泡,闷5分钟后饮用。
功效:生姜皮味辛,具有行水消肿功效。平常容易水肿的人不妨多喝此茶。
用法与宜忌:每天2次,轻者3天即可见效。姜皮茶一次不要煮太多,室温下可放1天,当天喝完。不建议用整根姜去煮,因其属性太过燥热反会使症状加重。
【自汗、盗汗】
中医认为,自汗、盗汗病因有别。自汗多由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虚,以致腠理不固所引起,食疗以益气固表为基本原则。盗汗一般由于体虚、病后体弱、阴虚内热所致,往往伴有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等症状,食疗应益气阴、清虚热、固表止汗。所以茶饮也需要对症选用。
五味益气敛汗茶
原料:五味子、柏子仁、白术各5克,麻黄根3克。
做法:将五味子研碎,将白术和麻黄根切成小碎块,与柏子仁一起置于茶杯内,倒入开水,盖严杯盖,15~20分钟后即可饮用。徐徐饮用,边饮边加开水。
功效:益气、固脱、止汗。主治久病、重病、大失血后元气受伤,气虚欲脱的气短懒言、汗出不止、口渴不思饮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此茶为收敛之剂,如有外感者忌用。
知地浮麦止汗茶
原料:知母3克,生地黄5克,浮小麦10克。
做法:将知母和生地切成小碎块,与浮小麦一起置于茶杯内,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即可服用。边饮边加开水。
功效: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主治阴虚火扰、迫津外泄所致的盗汗。症见五心烦热、心悸盗汗、脉细数。
用法与宜忌: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此茶宜凉饮。实热之汗证忌用。
柏仁止汗茶
原料:柏子仁、五味子、党参、麻黄根各3克,白术5克。
做法:将柏子仁和五味子研碎,将其他药材切成小碎块,装入细纱布包中,置茶杯内,加沸水闷泡15分钟即可服用。边饮边加开水。
功效:益气、养阴、止汗。主治气阴不足、汗液不摄的自汗和盗汗。
用法与宜忌:每天上午和晚上睡前各泡服1剂。饮茶期间,应加强户外活动。
枣仁浮麦自汗茶
原料:酸枣仁、浮小麦、黄芪各5克,防风3克。
做法:将酸枣仁和浮小麦研碎,将黄芪和防风切成小碎块,装入细纱布包中,置茶杯内,加开水闷泡15分钟即可服用。边饮边加开水。
功效:敛心营,固卫气。主治心气不足、神明失守、腠理不固的自汗。症见白天不活动也出汗、神疲气短、面色无华、容易感冒等。
用法与宜忌: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泡服1剂。饮茶期间,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但勿过度疲劳。
乌梅红枣茶
原料:乌梅、红枣各2颗,浮小麦10克。
做法:
1.将浮小麦洗干净后捣碎,红枣切开。
2.将以上原料用细纱布包好,放入杯中,加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治阴虚盗汗。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睡前1小时饮用。
麻黄浮麦茶
原料:浮小麦10克,麻黄根3克。
做法:将浮小麦捣碎,麻黄根切碎,用茶包包好,放入杯中,加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补虚养心,固表止汗。用于盗汗证。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脾胃虚寒者慎用。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多种皮肤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如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疥癣、牛皮癣等皮肤病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中医治疗皮肤瘙痒以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祛风胜湿和养血息风等为基本原则。由于瘙痒原因不同,茶饮也需要对症选用。
冬瓜鱼腥草茶
原料:冬瓜皮少许,鱼腥草15克,金银花10克。
做法:将冬瓜皮切成小片,所有原料用细纱布袋包好,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抗菌止痒,清热消炎。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脾胃虚寒者慎用。
苦参止痒茶
原料:苦参15克,野菊花12克,生地10克。
做法:将苦参、野菊花、生地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10分钟,取汁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痒疹属湿热夹血热证者。如痒疹色红,下肢、躯干为多,遇热加重,苔黄腻,舌质红等。
用法与宜忌:每天1次。脾胃虚寒而无湿热者忌用。
风疹瘙痒茶
原料:黄芩10克,野菊花15克,茯苓20克,荆芥穗7克。
做法:将上述原料共研粗末,用细纱布袋包好,置于杯中,冲入适量开水,闷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效。主治痒疹属风热湿毒者,如风团样瘙痒性丘疹,风团红肿消退后,可遗留丘疹剧痒,常对称分布于四肢、躯干和面部,苔黄腻,舌质红。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脾虚血燥者不宜饮用。
【耳鸣】
耳鸣,排除耳神经受损等原因,主要还是肾气虚所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耳鸣一般是髓海不足造成的,所以防治耳鸣需要滋阴补肾。平常在茶饮中加入点五味子、枸杞子等茶材,经常饮用,对耳鸣、头晕、心悸失眠等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五味蜜茶
原料:绿茶、五味子(炒微焦)各3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绿茶和五味子装入细纱布袋,置于杯中,加开水500毫升冲泡,稍凉后加入蜂蜜拌匀即可饮用。
功效:敛肺滋肾。主治耳鸣、双腿无力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分3次温饮。
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子10克,五味子5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茶杯,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滋阴补肾,明目润肺,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精血不足所致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遗精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频频冲泡饮用。
参须菖蒲茶
原料:人参须、石菖蒲、茶叶各3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饮用。可冲泡多次,饮至味淡止。
功效:益气,升阳,通窍。适用于身体虚弱、听力下降、耳鸣等症。
用法与宜忌:每天1剂,频频冲泡饮用。
【视力下降】
长期用眼不当,不注意休息,或者某些营养缺乏,很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防止视力下降一方面需要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另一方面也需要调整饮食。
中医典籍记载,饮茶具有“明目”、“清头目”的功效,茶所含的维生素类,特别是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是维持眼睛生理功能必不可缺的元素物质。工作间隙,来一杯清茶既解乏又护眼。喝剩的茶水还可以用来涂抹眼睛,也能起到明目的作用。
枸杞茶
原料:枸杞子10克。
做法:将枸杞子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和铁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此茶对上班族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等问题都有改善作用。
用法与宜忌:每天2~3次,可反复冲泡代茶饮。
杞菊茶
原料:菊花8朵,枸杞子10克。
做法:将菊花和枸杞子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枸杞子补肾益脑;菊花清凉明目。经常服用此茶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保护视力。
用法与宜忌:每天2~3次,可反复冲泡代茶饮。也可加入3克绿茶。
决明子茶
原料:决明子50克。
做法:
1.将决明子放入锅中炒香,分成10等份。
2.将每份用细纱布包起来,每次取1包,放入杯中,加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功效:决明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后饮用,此茶对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用法与宜忌:每天2包代茶饮,不拘时间。
桑葚牛奶茶
原料:新鲜桑葚50克,鲜牛奶200毫升。
做法:
1.将新鲜桑葚洗干净,晒干或烘干,放入大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待用。
2.将鲜牛奶倒入锅内,中火煮沸即离火,将牛奶调入冲泡桑葚的杯中,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养阴明目。
用法与宜忌:每天2次。
五子明目茶
原料:枸杞子、沙苑子、覆盆子、女贞子、决明子各15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加冰糖少许即可饮用。
功效:补益肝肾,提神明目。
用法与宜忌分少量多次饮完,每日1剂,以上为1剂量。
杞菊红茶
原料:枸杞子50克,红茶、白菊花各5克,盐10克。
做法:
1.先将盐炒热,加入枸杞子炒至发胀时,筛去盐,取枸杞子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