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31332600000006

第6章 布里丹毛驴效应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种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因而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断,迅速决策。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有人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古人讲:“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布里丹毛驴效应是决策之大忌。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寻见“布里丹效应”的影子。据报载:某单位在讨论为基层群众办实事方案时,由于领导成员对确定“10件事”还是“9件事”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连续几次开会都未能达成共识,致使为群众办实事的计划迟迟不能实施。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便是好事,久议不决,久拖不办就成了坏事,不仅既定的目标不能实现,有时还会造成一些有悖初衷、适得其反的结果。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布里丹效应产生的根源之一,恰恰是违背这条目标定律,既想得到鱼,又想得到熊掌,其行为结果是鱼和熊掌皆失。这种思维与行为方式,表面上看是追求完美,实际上是贻误良机,是在可能与不可能、可行与不可行、正确与谬误之间错误地选择了后者,是最大的不完美。

陈毅同志担任上海市市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善舍才会善得,多舍才会多得。”这话形象地阐明了得与失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迪。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居里夫人如果不是割舍了常人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爱情,她就难以提炼出镭这一“改变世界行走步速”的物质;爱迪生如果不是放弃了其它爱好与追求,义无反顾地朝着一个目标钻研,他就不会创造出灯泡这一“照亮全人类的发明”。在我们身边,那些成功者往往也都是善于放弃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

在决策与行为过程中,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尤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这一特征尤为明显。能否作为,何时作为,如何作为,都要择机而断,见机行事。时机不成熟时,要沉着冷静,不可操之过急,贸然行事;时机一旦成熟,就要排除干扰,果断决策与行为。

有人曾问亚历山大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他回答说,他只是毫不迟疑地去做这件事。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总要在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一“赌注式”的决断。对于所选择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也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机会难得,想再回头重新来过,是绝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决断是各种考验的交集。

其实,上天并未特别照顾那些抓住机会之神的幸运者,只不过是他们一再对问题苦思对策,并毫不犹豫地去做,因而才获得了机会之神的青睐。

把眼前的机会抓住了,把手头的事情办好了,就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成功。与其在那里好高骛远设计,绞尽脑汁地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方案,不如面对现实,抓住机会,竭尽全力,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办好。当我们面对两堆同样大小的干草时,或者非理性地选择其中的一堆干草,或者理性地等待下去,直至饿死。而前者要求我们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直觉、想象力、创新思维,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进行抉择,以“有限理性”求得“满意”结果。因此,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采用稳健的决策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当一种趋势出现时,有些人一个劲地陷入哪个好哪个坏的争论之中,事实上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没有明确的二者择一的必要,就不必太早决策。

第二,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独立思考,总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的。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时随地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否定自己的计划,将会使自己的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

第三,严格执行一种决策纪律。利与弊往往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很难分割。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经编制了能有效抵御风险的决策纪律,但是一旦现实中的风险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往往就不容易下决心执行了。很多股民在处于有利状态时会因为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犹豫不决,在处于不利状态时,虽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可常常因为(?)最终使自己被套牢。

第四,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最多利益。过高的目标不仅没有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带来一定心理压力,束缚决策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实上多数环境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做支撑,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势必将处处碰壁。

第五,在不利环境中不能逆势而动。当不利环境造成损失时,很多人急于弥补损失。但是,环境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环境变坏,机会稀少的时候,如果强行采取冒险和激进的决策,或频繁地增加操作次数,只会白白增加投资失误的概率。

“趣味阅读”

累死的狼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

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就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用不了多久就能至少救回一只。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布里丹毛驴效应。更为可悲的是,它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也完整地再现了这一效应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