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陕西名小吃
31329500000230

第230章 西乡松花变蛋

西乡传统风味食品。又名皮蛋。可称得上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起源于清初,用鸭蛋加工而成。

传说很早以前,江苏省一个盛产鸭子的集镇上,一家茶馆的主人偶然发现了一个在柴灰堆中埋藏很久的鸭蛋。他剥开蛋皮后,看到蛋白已经凝固,但仍透亮,且有松针状花纹。店主和茶客都觉新奇,争相观看,分食品尝,均感清香爽口。后来,店主便利用桑树柴灰,再加入纯碱、石灰、茶叶和食盐等加工鸭蛋,取名湖彩蛋,颇受顾客欢迎。清朝初年,当时在该镇经商的陕西西乡籍秦姓商人将此法带回家乡,并在配料和工艺上加以改进,如在溶液中加进当地盛产的木炭、橘子和生姜等,并易名为松花变蛋,相沿至今。

原料:

鲜鸭蛋、食碱、盐、石灰。

制法:

西乡松花变蛋选用春秋两季(元月至4月和10月至12月)鲜鸭蛋,无破损,无裂纹,颜色新鲜,蛋体饱满。先将鲜鸭蛋精选,再将用食碱、盐、石灰、木炭灰、橘皮、茶叶、八角、小茴香、生姜等配合好的溶液包裹在蛋体的外壳,然后粘上稻谷壳,逐个放入容器内(陶瓷缸为最好),进行封闭产热(容器自然产热),一月时间出容器即成。

营养特点:

西乡松花变蛋与别处变蛋不同。它出容器后除去蛋壳外的辅料,蛋体离壳,易取易剥,以手摇之,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富有弹性,表面布满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回味无穷。故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是宴席冷菜和旅游、馈赠亲友的名特佳品。本品营养丰富,含蛋白70%以上,清爽馨香,咸淡适中,味美宜人。对腻油者及消化不良者乃是可口食品。制作时不用黄丹粉,这样就没有铅的积累中毒,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