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陕西名小吃
31329500000214

第214章 汉中菜豆腐

该小吃传说为盛唐时期秦岭南麓一对年轻夫妇首创。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简便易做而流传至今。在汉中市肆饮食和城乡居民中流传很广。其以黄豆、大米为主料,辅以蔬菜、辣椒油烹制成质地极嫩的豆腐粥。

原料:

黄豆、大米、时鲜蔬菜(青菜、白菜、菠菜等)、咸菜、辣椒油。

制法(以制100碗为例):

(1)制嫩豆腐。将黄豆25千克精选后,在凉水中泡约12小时,淘洗干净,用石磨磨成豆汁,用密度较稀的白布过滤成浆,留渣待用。将豆浆盛入锅内,用中火加热至浆开,改用小火,徐徐倒入“浆水”,慢慢搅动。停几分钟待凝结后,将“膏水”滗在盆内,用白布将凝结的豆花包住,压上木板,约1小时后取出即成嫩豆腐块。时鲜蔬菜洗净在开水中焯过切成段,咸菜250克切成末。

(2)制菜豆腐。把大米5千克淘净,将滤过浆的豆渣用水约125千克过滤成稀豆浆,加入大米,添上膏水,放入锅中,用旺火煮熟成粥。然后,把嫩豆腐削成较薄的小块,放入稀粥内,即成为“菜豆腐”。吃时舀入碗中,撒上青菜、咸菜末,淋上辣椒油即成。

营养特点:

黄豆含蛋白质丰富,是瘦肉的两倍,鸡蛋的3倍。制成豆腐后,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豆腐与大米同时烹煮,还可与大米产生蛋白质互补作用,二者的营养价值均提高。大豆还含有大豆黄酮、矿物质、维生素等。中医认为豆腐味甘咸,性寒,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