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陕西名小吃
31329500000140

第140章 三原什锦包子

制馅、制皮、包捏工艺独特的什锦包子在三原源远流长,是城乡居民过年、贺喜、祝寿、探亲的必备礼品,也是宴会的主食、点心。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精选各种不同的馅料,加以巧妙的组合烹调,制作出有荤、有素、荤素结合、有咸、有甜的馅子。经过和面、揉面、搓条、揪剂、捏制、笼蒸等10多道工序,做成具有金瓜、荞麦棱、菱角、寿桃以及各种动物的形状,包括大油包、鲜肉包、笋尖包、虾仁包、三鲜包、素菜包、豆沙包、枣泥包、糖包等10个品种,制成10个不同的花色造型,进餐时同盛于一个盘中。

原料:

面粉、酵面、碱、猪肉、水发木耳、葱、姜、精盐、酱油、味精、芝麻油。

制法:

(1)将面粉倒入盆内,从中心挖出一个窝,放入酵面,倒入温水,用手搅拌均匀,揉搓成面团。然后用干净湿布盖好,让其发酵,约3个小时,揭开盖布用手揪一块面,见到面团里面出现许多小孔,即为发好。随即倒入适量的碱水,再揉搓至完全混合,此时面团颜色不黄、不白,既无酸味又无碱味,用手拍击,发出空松的声音。用手按、撕、不粘手,即可使用。将发好的面团倒在案上,用手揉成直径为3厘米的长条,揪成每只重25克的面剂待用。

(2)将肥嫩的鲜猪肉清洗干净,然后与适量的生姜一起,用刀切成米粒状,倒入盆内搅拌均匀,再加入酱油,进行搅拌,拌至肉馅全部吃尽酱油并发粘(加酱油时应逐次加入,每次以量小为宜,搅拌要顺一个方向拌匀),再加入葱末、水发木耳丝、味精和芝麻油,搅拌均匀后,即成馅料。

(3)取面剂一块,用手按成圆形,其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边稍薄、当中稍厚的包子皮,放在左手心,右手用竹刮子将馅料刮入皮子中心。左手五指收拢,运用拇指与其他四指配合使包子向一个方向旋转,右手将其捏成16至17个褶子的花纹,排放在蒸笼内,用旺火蒸20分钟,包皮上无水气,雪白有亮光,手捏包皮,不粘手即熟透,取出即成。

营养特点:

馅料鲜嫩松软,包皮绵软而薄,吸收了馅子的卤汁,味道浓厚,油而不腻,醇香可口。食用时,手将包底一捏,包口自然张开,灌入一些辣椒油,香味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