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奥秘与保健
31328000000012

第12章 人体的外环境(2)

沐浴历史悠久。我国服务于社会的民间浴室由来久远,在古诗中有“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初升客满堂”的记载。在我国古代流传的健身之道中就把淋浴看作祛病延年的一种方法。

《礼记?曲礼篇》中说:“头有疮则淋,身有疡则浴。”在沐浴中水温的调节十分重要,一般在42℃左右为宜。沐浴时,注意不要用碱性的粗肥皂,可用质量好的香皂或酸性药皂。老年人沐浴不宜太勤。这是因为,年老皮脂腺分泌脂肪减少,皮肤干燥,过勤易使皮肤干燥度加重。此外,也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进行,特别是晚饭后洗热水澡还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疾病;酒后,沐浴易引发中风。

沐浴方式很多,各人可按自己需要选用,现举出若干,以供参考:

药物浴:配合药物洗浴或浸浴,能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用稻糖或麦加水煮沸,滤取清水洗浴,可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症;如在浴水中加高锰酸钾,可用于毛囊炎、疥疮;浴水中加适量硫磺运用于疥疮;用中药荆芥,防风、苦参、威灵仙、赤芍等煎水浸浴,可用于关节炎、牛皮癣等;用草药榕须根、大叶按、乌桕、鸭脚木等煎水坐浴,对妇女滴虫、霉菌性外阴炎、外阴瘙痒均有很好疗效。在浴水中加入小苏打沐浴,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健美作用,并有益焕发精神,延缓衰老。

海盐浴:可用两茶匙海盐,半茶匙柠檬汁混合后倒入浴水中,搅匀后10分钟洗浴,有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

白醋浴:皮肤干燥的人多感周身痛痒,可倒一杯白醋于微温浴水中,浸泡10分钟有很疗效。

牛奶浴:可爽肤,尤其是又热又倦时,试用一杯全脂牛奶倒入浴水中,浸一会儿可将毛孔收紧,有轻微的针刺感觉。

香橙浴:适合任何类型皮肤,可收肌肤清洁、清爽之效。

方法是将两个橙子汁挤到温暖的浴水中。全身浸泡10分钟,皮肤便可吸收维生素C,使您更加健美。

爽神浴:在浴水中加入一匙蜂蜜,这种浸浴办法对极度疲倦的人大有好处。因天然糖分能令人精神一振,皮肤也变得光滑。

酒浴:用酒精洗澡,是日本人发明的,可治疗关节炎症,使皮肤变得光滑细润、柔软与富有弹性,对神经痛、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酒浴之所以有疗效,是由于酒精可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乃至全身的新陈代谢。

矿泉浴:用温泉淋浴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张力,使肌肉能量代谢下降,因而是能缓解痉挛与疼痛,使肌肉松弛,加速血液循环,具有消肿、散痛作用。温泉中的钙、镁、铁、锰、碘、铀及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多种化学物质与放射性物质对皮肤产生一定药理刺激,可透过皮肤进入肌体,治疗各种皮肤病及功能障碍性疾病,增强肌体的抵抗能力,改善中枢神经,促进病损肌体的修复。

汽水浴或擦雪浴:人体对冷的刺激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它不仅可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且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对防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作用。初浴最好从夏季开始,先从洗头、洗脸、洗脚开始,然后用毛巾浸冷水擦身,再用冷水淋浴或擦雪,循序渐进。

以上浴疗种种,要因人、因时、因年龄、因身体条件选择使用,不可强求。

书画与人体健康

书法艺术除交流思想、传播知识、供人观赏外,还有其不可忽视的保健功能。只要稍稍涉猎一下我国历代书法大家的辞典或传记,便可知道他们大多长寿的事实,智永享年100岁,欧阳询享年85岁,虞世南享年81岁,柳公权享年88岁,颜真卿被杀害时已是76岁,文征明享年90岁,董其昌享年82岁,谭同书享年92岁;现代书画家长寿者亦很多,吴昌硕享年84岁,齐白石享年97岁,沈尹默享年89岁,健在的孙墨佛、苏局仙也都年过百岁。有人对明、清两代20多位高僧与书画家的寿命作过一个比较,书画家的寿命平均为79.7岁,高僧的寿命平均为67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书画家的活动较之高僧的修行还有利于健康。

书画活动之所以使人健康长寿,是有其心理上的科学原因的。

从心理方面来说,我国书法十分讲究“意念”,用笔之前,要“旷怀畅情”、“凝神绝虑”、“赏心悦目”,即要在安宁,平稳的心境中用墨运笔,这就使大脑中枢神经得到愉快的信息储存,心灵得到净化,乐而忘忧。王羲之说:“凡书贵乎沉静,会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刘熙栽更是强调说,作收“必先释智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黄匡在《欧北匡话》中谈到“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何乔番在《心术篇》中则书法与健康关系说得直接、明白:“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此外,书法是一种艺术,人们练书法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享受。在书法活动中可以寄托着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在“龙飞凤舞”的挥毫中获得美好的愉悦,从而达到静心养性、陶冶情操、美化心境的目的。

从生理方面讲,在书写前要求有正确的身体姿势:正坐、挺胸、直背、双肩齐平,两脚平落于地,落笔时要求腕平、掌虚、指实,要用臂力、腕力、指力,才能使笔锋刚劲有力,以气夺人。因此,运笔过程,形成精神、动作、呼吸的一致性,这对全身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起到调节作用,达到各脏器的平衡。从而产生写一点,要像“高峰坠石”;写一横,犹如“长舟之截江渚”;写一直,仿佛“冬笋之挺寒谷”挺拔而刚劲;写一捺,像是“崩浪雷鸣”沉重而豪放;写一拐弯勾,要像“壮士屈臂”,力不可挡。许多书法家都十分注意锻炼自己的臂力,像颜真卿,就喜欢打拳、举重;即使在下雨天,他也常托双手于胸前,提一重物在室内行走,久久不放下;年过半百时,他还常与小伙子扳手腕“斗力”。75岁高龄时,他还能将双手撑于两张坐椅背上,悬足、双臂屈伸数百下。他的书法笔酣墨饱、浑厚遒劲,与他的巨大臂力,不无相关。王羲之也是臂力过人,他常进行挥刀、舞剑,在劈、刺、挑、撩、提、挂、架、抹等缓慢、疾速中锻炼臂、腕、指力,古有“笔入木三分”之说,指的就是王羲之。传说有一次,他在兰亭写完一张字后,心情高兴,顺手将笔掷了出去,这笔竟然飞出10千米以外,一直飞到绍兴城里,穿过一条胡同,落在一座小石桥上。从此,这条小胡同便被命名为“笔飞街”,那座小石桥被叫做“笔架桥”,一直沿用至今。显然,这故事是艺术夸张的,但王羲之臂力过人却是事实。

书法活动之所以能健身,还可以从与武术上的相似处得到解释。武术讲究的是,气沉丹田,强调动静起伏、运转自如、刚柔相济。这与书法中以平垫底,平中见奇,虚实相兼,笔断意连,四面出降,八面盘转的道理一样。书法家常把剑术中的撩、劈、刺、闪等路数运用于书法之中,形成书中特有的气韵:豪放、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别是武术中的太极拳,讲究“体松、气固、神凝”,即要求肌肉放松,全神贯注,排除杂念,重心在腹。书法的泼墨运笔、提按转折,曲放收止,也要求以情、神、气为基础。心正气和,意力并用,久而久之便能起到舒筋活血,壮腰固背,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近年来,有人把书法与太极拳结合起来,熔于一炉,更是一种创造,高守海的“太极肘书”便是一例。让我国的书法艺术与太极拳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上发挥更大神威。

现代医学临床实践证明,对一些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神经衰弱,大脑功能失调、手臂麻木、腰酸背痛、长期失眠以致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通过练书法得到有效的改善以治愈者,其例甚多。书法的健身之道,也为国外医学研究者所推崇,前苏联的一位医学硕士奥梅尔软科,用“书写疗法”,竟把多名口吃患者也治愈了。

五味与人体健康

五味是中医对中药气味的概括,对临床用药与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存在于食物之中,如调配得当,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有延年益寿之效;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酸味:它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与酒石酸等。酸味食品能增进食欲,有健脾开胃的功能,并能增加肝脏抗病能力,提高对钙、磷的吸收率。醋酸还有其独特的解毒、杀菌与收敛作用。例如河子、乌梅能治久痢脱肛;五味子、舍樱能止虚汗、遗精等。但是,食酸过多也不利,它会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

甜味:甜食可补充气血,有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的功能,也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诸如人参、黄花可补气;熟地、麦冬能养阴;甘草、大枣能调和百药。但甜味不可多食,否则会引起胆固醇的增加、血糖的升高,易使人发胖,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且易造成体内钙的缺乏与维生素B1的缺乏,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苦味:苦味具有清热、燥热与泻下作用。苦味是由有机碱或无机碱离子产生,如茶叶、咖啡、可可呈苦味,正是由于其中含茶碱与可可碱之故。又如黄芩、黄连可清热、泻火;苍术、黄柏能燥湿;大黄能泻下清热。但苦味也不宜多食,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

辣味:有较强的刺激性,它由多种不同的特殊化学成分引起。适量的辣味食品中刺激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并能促进血液循环、机体代谢与祛风散寒。例如生姜、薄荷能发汗,解表;陈皮、砂仁能理气和胃;当归、川芎能行气活血。

但食之过多,会影响胃粘膜,使大气过盛。因此,凡患有痔疮、肛裂、胃溃疡、大便秘结、神经衰弱及皮肤病等患者,不宜多吃辣味,以免加重病情。

咸味:食品中的咸味是由食盐调配而成。一人每天进补大约10克左右的食盐就可满足人体需要。食盐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及正常的水盐代谢,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例如牡蛎能使坚硬的肿块软化;芒硝可通便泻下。但咸味不宜多食,否则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肾脏病。因此,凡肾病、心血管病患者不宜多吃食盐。

如果五脏有病时,对五味应注意有所禁忌,一般掌握“肝病禁辣,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甜、肺病禁苦。”中药中除五味外,还有一种淡而无味的经物,称之为“淡味”,它具有渗湿利水作用。例如通草、滑石、茯苓等。因此,五味实际上是六味,如用阴阳来归纳:辣、甜、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尿液与人体健康

正常人的尿色呈淡黄色,但由于各人的体质,每天吃的食物和饮水量以及排尿次数不尽相同。因此,尿液的淡黄色程度也有深有浅,有的人因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尿液颜色发生暂时性变化。倘若尿液的颜色一反常态,呈现多种其他颜色,那就应警惕是否得了某些疾病了。哪些疾病可导致尿色变化呢?血尿:尿液呈淡红色或血一样。常见的有:①泌尿道(肾、输尿管和膀胱等)结石;②肾和膀胱等结核;③肾肿瘤;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血红蛋白尿:尿色与血尿色相似而略深些,化验检查尿中仅有血红蛋白而无红细胞,常见于血管内流血如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和重度烧伤等。

白细胞尿(脓尿):尿液呈乳白色混浊,尿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常见于泌尿道疾病,如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脓肿、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等。此外还可见前列腺炎或肿瘤、盆腔脓肿、输尿管周围炎症等。

蛋白尿:尿液呈泡沫状,尿中可发现蛋白,常见于功能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后、高温作业、严重受寒,或过量的高蛋白饮食也可能出现。此外,急、慢性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常由于班氏丝虫病所引起。少数由于结核、肿瘤或包虫所引起。

气尿:较为少见,排尿时尿中有成串的气泡,如同肥皂泡沫一样,见于膀胱和尿道与直肠或阴道之间存在着瘘道,或是泌尿道存在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细菌所致。

胆红素尿:尿液呈深黄、黄褐或深绿色,常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也有因服用某些药物所致,如服用大黄、番泻叶、核黄素和阿托品等。

棕黑色或黑色尿:主要由酪氨酸代谢障碍和广泛性黑色素瘤所引起,慢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也可呈现黑色尿。

引起尿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因此一旦发现尿液颜色变化,必须仔细查找原因并及时去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音乐与人体健康

对人们身心健康最为有利的音响莫过于音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遇到情绪烦躁,特别是精神苦闷时,听听音乐,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一般来说,凡旋律优美、节奏平稳、速度徐缓,音响和谐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感觉,起到镇静、止痛、催眠、降压的作用;音调明朗、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气势激昂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激奋、乐观、向上的感觉,并使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力量增加,对患有忧郁症,反应迟钝和有自卑心理的人有好处;用音乐治病,在当今已被广泛地运用。

不久前,德国曾报道一起趣事,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昏迷的一位25岁的女青年艾丝德,是流行歌手伊里阿斯的歌迷。

精神病学专家迪高医师得知此情,立即开了一张独特的处方——每日为艾丝德不停地播放伊里阿斯的歌曲。两周后,艾丝德终于睁开了双眼,身体恢复功能,最后完全康复。伊里阿斯获悉是他的歌曲救醒了艾丝德,便高兴地赠给她一件礼物——终身免费入场欣赏他的音乐会。

以音乐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国外已十分普遍。英国剑桥大学的口腔科,现已利用音乐方法代替麻醉施行拔牙术,日本也把录制有催眠功能的音乐放入枕套中治疗失眠症,并在东京成立了音乐疗法研究会,专门探讨音乐疗法治病的规律与经验。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部不久前推出一种通过音乐治疗心理疾病的“音浴疗法”,它利用音乐来刺激大脑皮层,并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病态与精神状况,使用不同音调与旋律进行调节,从而使患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英国擅长用音乐治疗偏执狂与分裂症;欧美一些国家常用音乐来减轻产妇分娩中的痛苦;英国精神病医生认为,让病人听某些音乐以替代服用镇静药物,可以收到比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国在利用音乐治病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如已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电疗法,治疗时,患者一边用耳机欣赏音乐,一边接受经过滤波放大的音乐电信号的治疗,在消炎镇痛、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进内分泌和调整神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功效,还可运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高血压、腰腿痛、四肢关节挫伤等病症,我国许多疗养院也相继开设了音乐治疗室,利用我国传统乐曲对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一些医院、疗养院、精神病院不仅采用乐疗来医治多种精神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栓塞后遗症等疾病,还把音乐与传统的中国气功融为一体,用来治疗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