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教我们学处事
31323400000077

第77章 离延安有延安 守延安失延安

作为丰富多彩的革命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毛泽东的许多军事著作,又是以哲学家的笔调写成的。如《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同时又是哲学著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娴熟地运用军事辩证法,阐述“战争和政治”的辩证关系。他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战争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二者结合起来,“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同时,他指出,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目的同时也就是战争的本质,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以为有利于自己的政治大局服务。毛泽东戎马一生,深谙战争的规律,他指挥战争,从敌人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的力量这一敌我双方的现实情况出发,从不看重一城一池的得失,重视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消灭敌人的主要力量。

1947年,胡宗南的军队进犯延安,毛泽东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上的悬殊,提出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和“离延安有延安,守延安失延安”的战略方针,主动放弃延安,逐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然后收复延安,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达到了暂时放弃延安、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政治目的。

1947年的春天,战争的阴云笼罩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上空。战争在一天天迫近。自从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全面内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连连失败,便将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攻延安的总指挥是国民党西北绥靖公署司令长官胡宗南。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胡宗南在延安南面的宜川、洛川一线集结了四个主力师,在洛河以西调动集合了两个主力师,共14万人,加上榆林一线,以及宁夏、青海的敌军部队,共有34个旅25万人,计划分五路进攻陕甘宁边区。胡宗南还在西安集中了近百架飞机和一支伞兵,企图对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然而,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住地王家坪,和延安城其他地方一样,都张灯结彩,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除夕之夜,下起了鹅毛大雪,白茫茫的大雪将山上山下装扮得银花满树,和老乡们新贴的春联互相映衬,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在过节的日子里,毛泽东和平时一样,甚至比平时还忙。年夜里,他又工作了一个通宵。天亮后,已是大年初一,毛泽东走出窑洞,一面欣赏着老天赐予的一派北国风光,一面向机关饭厅走去,跟老乡们一块儿过春节。是啊,老百姓向往安定祥和的生活,是国民党蒋介石独裁政府将这场内战强加于广大人民的头上。

饭厅里,朱总司令正与老乡们谈笑着。毛泽东一进屋,一位老农笑着说:“我们这些老汉也跟后生讲,盼望快过年,好来见主席。和主席在一起,我们这些老汉也变年轻了。”

毛泽东说:“我们年年欢度春节,今年跟往年有些不同。大家都知道胡宗南就在边区大门外,想打进来呢。怎么样,你们怕不怕呀?”

一位年轻农民说:“蒋介石、胡宗南是些坏透了的家伙,他们敢来进攻延安,我们就跟他们拼!”

毛泽东点头赞许:“我们不能轻敌,也要有个拼法。既要敢于拼,又要用智谋,善于拼。敌人进攻延安,来的军队多,我们的军队少,硬拼是要吃亏的。为了保存力量,诱敌深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后彻底消灭他们,我们可能要暂时撤出延安。这一点你们想到没有?”

听了毛泽东这一席话,霎时间老乡们的情绪起了变化。他们一个个放下筷子,一双双眼睛凝视着毛泽东,饭厅里一时鸦雀无声。

毛泽东注意到老乡们心存疑虑,便开始耐心向老乡们解释。他首先强调一个必胜的信念,即我们一定能打败蒋介石、胡宗南的进攻。他说问题是怎么个打法。这时,他比划着手势,给乡亲们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

“譬如有一个人,背了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尽是金银财宝,碰见了个拦路打劫的强盗,要抢他的财宝。这个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舍不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会打不赢,要是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就丢了。反过来,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动作灵活,能使出全身武艺跟强盗对拼,不但能把强盗打退,还可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毛泽东生动形象的比喻,讲出了“离延安有延安,守延安失延安”的深刻道理,老乡们的思想很快就通了。只是一想到要离开自己心爱的家园,老乡们在感情上还有些牵扯。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毛泽东以及所有延安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干部、战士和老乡们,谁都不愿意过战火连天的日子啊!十多年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和延安军民一起,共同建设自己美好、和平的家园。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荒滩变良田,盖起工厂,栽下果木,在一片不毛之地的荒山野岭上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延安的一草一木、一坡一地都凝聚着他们辛勤劳动的心血。在人们的心目中,延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怎能让敌人来玷污她呢?

在谈话中,老乡们最关心的土地改革、人员去留、春耕生产等具体的问题也都提出来了。毛泽东耐心地倾听着群众的意见和问题,还不时插话启发大家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然后一件件作了具体的解答。他告诉大家,土地改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彻底。对于有计划地撤退,哪些人走,哪些人可以不走,也都详细地作了说明。他反复嘱咐大家坚壁清野,把粮食埋藏好,让敌人来了找不到一粒粮食。

老乡们听了毛泽东的话,纷纷表示一定先埋藏好粮食,然后组织游击队打击敌人。

毛泽东加以肯定:“这样很好!到时候我们还会派人来和你们联系。只要军民一条心,就一定能打败蒋介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收复延安,还会夺取全中国!”

1947年3月5日,敌二十九军四十八旅佯攻边区的陇东一线,我三五八旅、新四旅、警一旅等部队立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击毙敌旅长,取得华西池战斗的胜利。毛泽东立即传命嘉奖作战部队。

战士们士气很高,毛泽东在延安机场对参加西华池战斗的三五八旅的全体官兵讲话时说:在东北、华北等战场上,蒋介石都失败了。现在,他想到陕北来讨便宜,想挽回面子,我们叫他有来无回。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3月8日,在宝塔山下的商会大会场,召开了保卫边区的万人动员大会。朱德、林伯渠、周恩来等分别讲话,号召群众抛弃和平观念,切实坚壁清野,宣誓和敌人斗争到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不久,毛泽东又接见了负责守卫延安机场的新四旅十六团的旅、团干部,表示他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他说,“延安是革命圣地,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景仰它,一切反动派都憎恨它。我们在这里学习了马列主义,传播了真理,领导了人民的革命斗争,保卫延安是应当的。”讲到怎么打败敌人,毛泽东说,和敌人硬拼是错误的,我军作战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鉴于敌众我寡,不容易一下子消灭敌人,中央因此决定暂时把延安让给它。

毛泽东还分析了蒋介石走穷途末路的愚蠢战略,说蒋介石进攻延安是为了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并驱逐中央和总部出西北,然后在华北各个击破我军,他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毛泽东说,蒋介石本已力不从心,又开辟陕北新战场,将胡宗南的主力陷死在这里,即使占领延安,蒋介石也改变不了人民解放战争必胜的趋势,挽救不了他灭亡的命运。

毛泽东给干部们分析了我军在兵力、兵源和装备等方面的不足,他指出,办法只有一个,即一切取之于前方,用之于前方,靠蒋介石、胡宗南给我们送来。

对旅团干部们请求他早些转移到河东去,毛泽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敌人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以“消灭共产党,活捉毛泽东”为目标,许多地方因此电催他过黄河,中央有个安定的环境,对指挥全国作战也的确有好处。不过他认为,还是撤出延安,留在陕北。理由是:和平环境下,延安军民一住就是10多年,打败胡宗南再过黄河,这样才对得起老百姓。另外,我毛泽东和中央及总部留在陕北,蒋介石、胡宗南的主要精力就放在陕北,我们负担重一点,其他解放区就会相对轻松一点。我们拖住敌人,不让他走,最后还要消灭他。

可以看到,毛泽东在处理撤守延安、是否过河的问题上,以他战略家的眼光看问题,体现了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他向广大军民强调,敌人是一定要被消灭的,延安将永远是我们的。一年,最多两年,我们就会回来。“离延安有延安”,即只有暂时撤离延安,才能将来永久地拥有延安。不过,为了陕北和延安的百姓,为了减轻其他解放区的负担,虽然暂时让出延安,但决不过黄河,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再过黄河。总之,既撤出延安,又不急于渡河东去,继续留在陕北,一方面是为了歼灭胡宗南主力于西北战场,取得西北战场的胜利,收复延安等失地,另一方面又是争取人民解放战争全国各战场的主动,进而一步步取得全国的胜利,解放全中国。“离延安有延安”,以延安的暂时撤守换取将来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多么英明、绝妙的军事、政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