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养生保健150个警示
31321700000138

第138章 女性洗澡的9项注意

(1)冷水洗澡害处多: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应尽量避免。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者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那些体质较差的女性,就更不能用冷水洗澡,因冷的刺激会引发感冒、发热等。

(2)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3)酒后不宜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而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4)饱餐后不宜洗澡:饱餐后洗澡,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5)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6)发热时不宜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能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7)不能洗完澡就睡觉: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睡眠往往使体温下降,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8)月经期不宜盆浴: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黏液被经血冲出,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以上导致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暂时遭到破坏,再加以月经期全身抵抗力下降,盆浴时污水及阴道中的细菌便可能经宫颈管上行至宫腔而引起感染,故应该禁止。

(9)不宜水温过高: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