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教我们学管理
31320500000086

第86章 培养人才 刻不容缓

光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而没有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也难以形成战斗力。因此,为人民军队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军事院校,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也就应运而生了。

1927年底,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不久,为了提高部队特别是下级军官的军政素质,即在江西宁冈市亲手创办了我军第一个教导队。1928年6月,他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为着训练下级军官,现在办了一个五百五十人的教导队,准备经常办下去。”1931年又在中央苏区瑞金创办了中央红军学校,先后办了6期,仅第一至第四期就为部队输送了6000余名连以上干部。1934年1月,为了巩固和扩大红军的目标,毛泽东要求“红军学校应当使之成为比较过去更能训练大批高级的与初级的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根据红军即将面临的抗日作战任务的需要,他明确地提出:“教育首先使干部教育,只有提高了干部的军事政治程度,才能使战斗员的军事政治程度真正提高。提高老干部的程度,创造许多新的干部,这是红军在大战争面前的迫切任务。”1936年6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在延安创办,毛泽东亲自兼任校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各抗日根据地还创办了12所“抗大”分校。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经常给学员们讲课,他还亲自在“抗大”掀起读书的热潮。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毛泽东及中央军委的指示,各战略区以“抗大”分校为基础,先后建立了军政大学或军政干校,为军队培养了大批的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进入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军队院校的建设,提出要“办好军事院校”。1950年10月23日,他电令当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速赴北京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的筹建工作。一个月以后,刘伯承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创办军事学院的意见书》,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批准。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毛泽东称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重大转变的标志之一。

1949年,斯大林就曾向毛泽东提出建议: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必须首先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军事工程学院。现在的问题在于,战争使这个话题成了毛泽东案头的当务之急。1952年3月18日,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的报告》。3月26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军委副主席朱德、周恩来等审阅后的报告上批示“同意”。6月11日,志愿军代司令陈赓被调回国内工作。6月23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陈赓。在陈赓汇报完战况后,毛泽东直奔主题。毛泽东说,调你回来,是要你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军官,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你当院长兼政委。为保密起见,周恩来建议去掉“技术”二字,就叫中国军事工程学院(后简称“哈军工”,现改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时对陈赓提出要求:“尽快上马,早出人才”。这一“快”一“早”,将新中国开国领袖们的急切之情表露无遗。而就同一天,远在重庆的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已经接到命令,命令副校长徐立行率该校200名干部于翌日出发,赴哈尔滨执行先遣任务。新中国就这样启动了创建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培养自己的军事技术人才的步伐。以后,我军还相继建立了初、中、高级军事、政治和技术院校,不断完善了军队院校体制。

为了办好军队院校,毛泽东还亲自确定院校的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并亲自到院校讲课。他说:“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在教学内容上,毛泽东强调要紧密联系战争实际,“教授革命战争所必须的课程”。因此,他早在对“抗大”教育的指示中就指出,在八个月的学习期内,最好能给学生到部队中去实习的机会,时间约一个月。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红与专的关系,坚决纠正过去以政治课压倒其他一切科目的不正常现象。教学还要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他说,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要运用科研成果充实教材,丰富授课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几十年来,我军各级院校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和军事技术人才,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都是与毛泽东的关心和指导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