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
31318400000009

第9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

【材料3】近日有报道称,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此外,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这些数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讨论。

——摘自《北京日报》(2009年5月26日)

【材料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l,分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结合材料2和3,说明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3)结合材料4,分析当前进行收入分配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摘自《求是》

【材料2】自主创新,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底子薄、基础差,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按照常规的路子走,就不可能缩小差距。只有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充分吸收世界科技领域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重点突破,才能带动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自人民网(2007年3月6日)

【材料3】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涉及到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和层次的复杂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国家、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摘自人民网(2006年1月16日)

【材料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46l亿元,增长25.6%。一要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二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三要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四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五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继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用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5】2006年6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3)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4)分析材料3、4、5,说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核心和途径。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转型阶段,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未来不可能继续沿着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走下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剧,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世界产业增值链上我们始终处在低端,国际竞争力受到限制和严重影响。

【材料2】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2和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3)运用哲学常识分析,党和政府应当怎样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在加剧。内需不足,一方面说明,消费、投资、出口比例不尽合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之有钱不愿消费和不敢消费。

——摘自人民网·2007“消费和谐年”

【材料2】近几年,我国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贡献率持续降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0年的63.8%降到2006年的38.9%。……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降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摘自马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材料3】据测算,目前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左右。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专利持有者支付专利费。研究表明,如果投资率保持在目前40%的高水平,要达到GDP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就必须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再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

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九十年代,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80%。我国目前科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只有33%,但是,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2000年是45%左右,2010是50%左右,2020年可以达到55%~60%。

【材料4】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摘自曾培炎:《深刻理解〈建议〉基本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材料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摘自《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从我国国情出发,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高投入、高能耗;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4倍,欧洲的4~5倍,日本的7~9倍,甚至是印度的1.8倍;我国国内GDP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已经超出了环境容量。

【材料2】2003年,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69万人,比2002年增长17%。多数软件人才通过正规的大学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上。

【材料3】

科技部研究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

注:1998年以后为预测值,GDP的增长率取7%。带*号者是采用“α=K/(K+SL)”计算的结果;不带*为“α=积累率”的计算结果。

【材料4】

目前我国与工业化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对照

注: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发展信息化的。

【材料5】

中国与工业化国家单位产值资源耗费情况对照

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多付出过资源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沉重代价。

【材料6】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摘自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请回答:

(1)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

(2)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3)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

(4)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和谐社会的联系。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央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目前,西部12个省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著加强。……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至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438元增加到10960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59亿元,年均增长20.1%。

——摘自新华网

【材料2】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最近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这是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上,实行东西互动的重大举措。有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双轮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望形成地区协调和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摘自人民网

【材料3】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摘自《十七大报告》

【材料4】东部地区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出口,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强更高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进一步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强薄弱环节,以消除瓶颈制约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力度,新开工一批交通、水利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粮食、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重点地区优先开发,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制定和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3)结合材料1、2、3,说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具体措施。

(4)结合材料4,说明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17.阅读下列关于我国资源占有及其利用情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