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
31318400000031

第31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答案详解(2)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的著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

该著作2002年(理)单选题第22题考查过,但2009年是《〈共产党人〉发刊词》发表的70周年,因此,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实践中建立的两个联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即无产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在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必须注意统一战线中的第二个联盟,即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党内刊物《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此知识点2002年(文)单选题第7题考查过。但2009年是《共产党人发刊词》发表的70周年,所以,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党的建设中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突出特点,也是毛泽东建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思想建设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去教育、改造我们的党员,在党内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他认为,克服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最根本的是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搞好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

此知识点2007年多选题第26题、2004年多选题第21题、2003年多选题第23题及2000年(理)单选题第9题考查过,为重要知识点,考生务必注意。

2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非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减少与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的并存的社会,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质的重要表现和显著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故选项B错误。选项C“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只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一个表现。选项D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和作用。

该内容近十年来尚未考查过。

2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原来占有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归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失去了支配企业的权力。国家通过清产定股,对资本家私股采取支付定息的制度,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故选项B正确。“四马分肥”是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的赎买政策。“加工订货”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低级形式阶段实行的一种方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要形式。

此知识点2002年(理)单选题第9题考查过。

2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选项A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选项C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目标,选项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此知识点近十年来尚未考查过。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利用、限制、改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合作社”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一种方式。

此知识点2002年(理)单选题第9题考查过。

3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

选项A、B、C都是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低级形式。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它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合作。

此知识点2002年(理)单选题第9题考查过。

3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刘少奇提出,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

3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只有认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

此知识点在2000年(文)不定项选择题第22题、2004年多选题第25题中考查过。

3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会见第三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可见,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不重视发展生产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3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所必经的阶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社会主义具有了崭新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D。

3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在1992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

此知识点在2002年(理)多选题第25题考查过。

3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转变到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此知识点在2000年(理)单选题第13题考查过。

3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叫做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3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所以,选项A为正确答案。

此知识点近十年来尚未考查过,今年考查的可能性较大,考生务必注意。

3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96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选项A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故不符题意。选项C、D是干扰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4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4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选项A、B、D是实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

4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汲取了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深入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由此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D。

4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资源配置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理论探索的成果、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都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必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配套改革,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项A、C、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都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4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4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