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核心冲刺精编500题
31318400000020

第20章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

【材料2】《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材料3】中国于1988年12月6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关于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大多投赞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通过了第1297、1298、1312、1320号决议。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和建议,希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的《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年12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12月29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在表决时,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世纪90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观察团。199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的职权范围。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票。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4】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3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如何认识材料4的观点及其实质?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优势使不结盟运动失去了意义,被迫在两个敌对阵营之间做出选择的威胁已不复存在。如今,大家都在一个阵营里。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世界新秩序将使发展中国家更易于受华盛顿的摆布,而华盛顿是不受任何与之对抗的力量约束的。任何采取勇敢而愚蠢的行动惹怒美国的发展中国家都别指望从其他国家得到大量的物质援助。至少目前是如此,海湾战争证明了这一点。

——摘自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

【材料2】正是因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秩序并没有实现其核心的宗旨——国际和平与平等取得明显的进展,所以不结盟运动现在不仅是具有更大的重要性,而且中肯地说,它现在还有更大的紧迫感。

——摘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

【材料3】“第三世界主义”已经过时。60年代的反帝义务已被无耻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取代。于是,第三世界主义与它的老大哥马克思主义及殖民主义一起都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摘自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美国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1、3说明西方某些报刊否定第三世界地位与作用的实质。

(3)材料2、3是关于冷战之后第三世界作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对此有何看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在调整战略,利用国际战略机遇展开了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诚如国际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所言,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其直接目标。当下正在进行的国际竞争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以高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是一种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

——摘自《南方日报》(2005年10月13日)

【材料2】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各国政府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对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纷纷制定和实施本国的人才战略,以提升国家人才总体竞争力。比如,美国政府提出的总目标是为21世纪培养充足的人才,吸引全球精英服务美国,保持美国全球创新大国的地位;印度政府为使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消除贫困的武器,在21世纪初提出了2008年软件人力资源开发国家战略,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这不仅为我国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借鉴,也提出了挑战。

——摘自中国机构网(2009年3月18日)

【材料3】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而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创新成果,只有得到法律保护才能发挥它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竞争的热点又集中到了知识产权的竞争。目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技术合作、产品贸易和外交往来的前提和基础。2002年世界范围内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申请达11.5万件,比2001年增长10%。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投资者和产业连续12年位居专利申请排行榜前列,其中美国2004年的专利申请件数高达4.46万件,约占世界全部申请的39%。这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上述产业的发展中,我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国家专利权的制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综合国力的科学内涵。

(2)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当今时代综合国力较量的特点。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过去几十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新亮点。截至2003年10月底,中国已向141个国家提供了物资、技术和资金援助。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2003年前3个季度,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额达到3120.5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一半以上。为帮助最不发达国家,中国对一些国家的商品实施了零关税。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截至2003年9月底,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协议金额为31.03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帮助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举措,中国近两年减免31个非洲国家的到期债务156笔,减免亚洲、加勒比和南太等地区国家债务25笔。

——摘自外交部网站

【材料2】贸易是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为促进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已在开展互惠贸易方面行动起来。印度与南方共同市场内部实行削减30%至50%的优惠关税。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如发展中国家之间平均互减50%的关税,他们之间的贸易额将增加130亿欧元,从而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解决教育和饮用水的问题,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

【材料3】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产品众多、市场潜力大、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因而在很多方面可以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增强了它们之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南南合作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

(2)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南南合作的重大意义。

本部分的分析题,若你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没有65%以上的接近或相似,说明你对相关核心原理的理解还不透彻、深入,同时你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存在问题。因此,你在最后复习阶段必须通过研究历年分析题真题和做质量较高的3~5套模拟题进一步加强分析题答题思路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