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三十六计释译
31316900000037

第37章 连环计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释译”

敌方兵多将广、力量强大之时,我方万不可与之硬拼,应当施以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强势。将帅若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如有天神相助一般。

“计名由来”

本计名源于《元曲选》中《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三国演义》第八回也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兵法圆机·迭》说:“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百计迭出,算无遗策,虽智将强敌,可立制也。”认为采用两个以上的计谋,环环相扣,周密无遗地作好决策,那么即使智谋再高、力量再强的敌人都会被制服。在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刘备的谋士庞统诈降曹营,而后怂恿曹操把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表面上是帮助魏军克服不习惯于水上作战的弱点,实际上是让这些船只在遭到火攻时无法逃脱。后来周瑜又用苦肉计派黄盖诈降,火烧赤壁,这一个个计谋的套用,成为完整的谋略链条,从而显示了连环计的鲜明特色。

一般地说,连环计不管是两计相扣还是多个计谋相配合,其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让敌人自相钳制;一个是更有效地攻击敌人。二者相辅相成,就能达到用兵如神的境地了。

“古今战例”

救鲁国子贡巧施连环计

公元前484年,齐国的右相陈恒企图操纵国政,但又害怕朝中大臣国书、高无平从中作梗,便向齐简公建议,派国书等几位大臣领兵攻打鲁国,理由是鲁国曾与吴国一道攻打过齐国,应该报仇雪恨。齐简公采纳了陈恒的建议,派国书为大将,带领高无平等大臣率领兵车千乘来到汶水之滨扎营。

孔子听到消息大惊,忙对他的几个学生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现在有难,我们不可以坐视不救,有谁能制止齐军攻打鲁国呢?”孔子话音刚落,子贡便自告奋勇,说他有办法解除鲁国面临的危险。

子贡先到齐国拜见右相陈恒,他对陈恒说道:“鲁国城低墙薄,护城河狭而浅,国君懦弱,大臣无能,军队不善于打仗,是个易于征伐的国家。而吴国城高墙厚,护城河宽而深,兵多将广,则是个比较难征伐的国家啊!”陈恒听后,很生气,认为子贡在戏弄他。子贡便让陈恒屏退左右,悄悄地对他说:“据我观察,相国与大臣国书、高无平有些不和。国书与高无平率军进攻衰弱的鲁国,一定能取胜;取胜的功劳自然属于国书与高无平,这些人的权势将会不断加强,而相国您便会因此而面临困境了。因此,假如您能设法使国书、高无平率兵攻打吴国,他二人势必遭到失败,那样国书与高无平将面临困境,这对于相国您掌握大权可是很有利的啊!”

陈恒听了子贡的话,很是高兴,但考虑到齐军已开到汶水,忽然又掉头去打吴国,别人肯定会怀疑他的动机,所以有些犹豫不决。

子贡了解陈恒的思想顾虑,便又对陈恒说:“只要您能叫他们按兵不动,我便立即到吴国去说服吴王来救鲁伐齐,这样,齐国就有充足的理由攻打吴国了。”陈恒同意了子贡的主意,以听说吴国即将出兵攻齐为由,叫国书暂不攻鲁。

子贡日夜兼程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上次吴国和鲁国联合攻齐,如今齐国人为了报仇,已屯兵汶水之上,准备先攻打鲁国,再攻打吴国。大王您何不先发制人,兴兵伐齐救鲁?以吴国的强大,定能打败齐国,这样也可以使鲁国今后听命于吴国。”夫差说:“上次打败齐军后,齐国表示归顺吴国,但却一直不来朝贡,我正要向他兴师问罪呢!但我听说越国也有侵犯吴国的野心,我准备先去攻打越国,再进兵齐国。”

听了夫差的话,子贡表示自己愿意去说服越王,让越王亲自率军跟随夫差攻齐。夫差高兴地答应了。

子贡来到越国,告诉勾践说:“夫差怀疑越国要攻打吴国,因此很快就要兴兵伐越了。”勾践听了很着急。子贡便献计说:“您可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随吴王攻打齐国,这样就可以消除吴国对越国的怀疑,将来如果吴国战败,力量就会削弱;若吴军战胜,一定会与强大的晋国争霸,那么他的后方必然空虚,越国便可以乘虚而入。”勾践十分赞成子贡的主意,过了几天便派文种向吴王献宝剑、精甲等礼物,表示越王将亲率3000军士随吴伐齐。吴王很高兴。子贡又说服吴王,只要能让越军参战就行,而越王勾践则不必亲征。

接着,子贡辞别吴王,又赶往晋国,对晋王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吴军正要攻打齐国,如果吴国取胜,吴王一定会和晋国争霸,晋国应有所准备……”

等子贡回到鲁国,吴军已打败齐国。不久,吴王又率大军北上伐晋。这时,越王勾践便乘机攻占了吴国都城。

子贡的一番攻心游说,设置了一个使齐、吴、越、晋等国互相牵制的连环巧计,使鲁国不仅躲过了齐军的攻伐,又免受吴国的挟制,从而成功地挽救鲁国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