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六十大诀笔
31314700000068

第68章 用字诀

——在政治家眼中,一切都为己所用。只要对自己有利,任何手段都可以随意使用。这让蒋介石的家中上演了一幕幕用亲情为政治铺路的冷血场景。

◎用亲情软化儿子

很多时候,家人之间也是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和争端的,有时甚至是信仰的不同或是道路选择的不同。蒋介石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大打亲情牌,想要通过感化儿子来使他走上和自己相同的政治道路。

蒋经国到苏联留学之后,很快就成为了狂热的“左”倾分子。他支持共产主义,并发表公开信,谴责父亲的所作所为。这件事让一贯不忘旧仇的蒋介石耿耿于怀。蒋介石虽然企盼儿子的回归,虽然他又是一个旧仇不忘且必报无疑的人,他对蒋经国在《真理报》上发表的严重伤害他“威严”的公开信耿耿于怀。因此,蒋经国要见他与宋美龄时,他让儿子吃了闭门羹。经过心腹陈布雷的劝解,才予以宽恕。两个星期以后,还是接见了蒋经国。如果换了另一个人如此地冒犯他,肯定被置于死地,亲情战胜了冷酷,他也要用亲情来软化蒋经国。他没有让蒋经国在自己身边久留,立即派人把蒋经国及其妻儿送回到老家溪口。在溪口自然会有阿谀奉承者安排热烈欢迎的场面,当时的《大公报》载文作了这样的描述:“车近洋桥,便缓缓而驶,人群一拥而上,口号与鞭炮齐鸣,直闹得震天价响”。如果说这种安排是涂上一层亲情的“政治性欢迎”的话,那么,安排蒋经国与其母毛氏的见面,则是一种亲情在心灵上的震撼。记者作了素描:“这时的蒋经国,一步紧似一步,一眼望见亲娘坐于正中,便急步踏上,抱膝跪下,放声大哭,方良和爱伦也上前跪哭!毛氏早已心酸,经不住儿子的哭,也抱头痛哭!一时哭声震荡室内,好不凄楚!”这是一个政治导演绝妙的安排,“政治企图”融于亲情中,通过血缘的自然循环,把外在的震撼带进脑海,去引爆心灵的震撼。蒋经国在母亲身边一住就是一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看看曹聚仁的神笔的描述:“那个夏天,他们这一小圈子,就在炮火连天的大局面中,过着乐陶陶的天伦生活。”这种“乐陶陶的天伦生活”对蒋经国所追求的“信仰”的淡化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不好估量,但肯定是有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使人不加防范,况且,蒋经国已放弃了防范,而自愿地接受亲情的软化。蒋介石的“洗脑术”旗开得胜,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

蒋介石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自己服务,就连亲情都可以用作筹码。连家人也被他当做棋子,加以操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用儿子掩饰反苏意图

厚黑学家总是懂得利用一些借口和行为让自己的某些决策和行为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时候,善于利用亲情,尤其利用子女作为自己行动的借口开展自己的计策,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可以接受,可以理解。

蒋介石就是这样。他本人是反苏的,但是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苏联去留学,假装出亲苏的面目。苏俄顾问和中共领导在政策上存在一些“左”的错误,激化了矛盾。三二〇事件发生时,率领苏联顾问观察团的布勃诺夫总结道:“苏联顾问对参谋、军需、政治的集中管理太快,在中国军官的脖子上形成了参谋部、军需部、党代表和顾问五个套子。”这种情况和中国军队历来的习惯毫无共同之处。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写道:“苏俄在广州的军事顾问季山嘉等在军事工作上所采取的方针和态度是使蒋氏产生反感的重要因素,他们主管军事委员会、参谋通讯、后勤航空、海军等业务,无论在见解、态度和生活习惯上,都易引起一个身负不凡的中国军人不快。”可是即使蒋介石反苏,1925年10月,蒋介石又把大儿子蒋经国送到苏联留学,掩藏自己的反俄意图。

蒋介石认为,亲情尤其是子女的事情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子女的一些做法和教育可以表现出自己一定的心态和主张,当自己百口莫辩或者企图掩饰些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利用对于子女的考量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让自己得到大众舆论的理解。在不择手段追求成绩的时候,蒋介石满以为可以把子女的未来当作自己的挡箭牌,把自己刻画成为一个慈祥的父母的样子,借此避开大众的舆论。当他策划一些阴谋诡计的时候,就可以借用规划子女的发展和子女的动向来彰显无辜,让别人对自己无所戒备。

蒋介石一直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但他也明白谁如果堂而皇之打出叛逆的旗号,那么大众舆论一定是谴责和否定的,所以,他用子女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就能推开反对者的批评。

◎用弃妻尽到孝道

蒋介石虽然一直以孝子自居,但是毕竟他有革命抱负,不能在母亲身边相守,有违“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因此,他虽然极不喜欢自己的元配毛福梅,但是仍然和她保持夫妻名分,直到母亲去世,才提离婚。而在此期间,毛福梅名义上虽然还是蒋介石的正室太太,但实际上已经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毛福梅嫁给蒋介石,是由双方家长做主包办的旧式婚姻。毛氏又是缠足的旧式家庭妇女,从来没读过书,年纪比他大,长相又一般。因此,结婚以后,夫妻二人感情极其一般,蒋介石对她很冷漠。所幸毛福梅心地宽厚,性情柔顺,“大姐姐”般地悉心照顾心无定性的小丈夫,事夫维谨,同时尽心尽力地辅助蒋母操持家务,极具孝道,深得王采玉疼爱。

二人关系直到1905年,蒋介石到宁波箭金学堂从学于顾清廉时才有改善。当时蒋介石携毛福梅同往陪读。这一时期,是蒋介石、毛福梅夫妻生活中最值得回恋的一段“蜜月”,朝夕相处,感情颇为融洽!可惜,好景不长,1906年,蒋介石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再送保定军校,后又出洋留学,回家乡相聚的时日就为数不多了,他又恢复了以往对毛福梅若即若离的态度。

1910年,蒋介石的长子才呱呱落地。毛福梅也是满心欢喜,觉得有了孩子,一定能让一直在外的丈夫收心。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后,在溪口只住上三宿便急急赴沪,参加起义去了。从此之后,毛福梅一直是照顾婆婆,抚养幼子,十分辛勤。

蒋介石自然知道毛福梅对自己母亲的孝顺,也知道母亲对媳妇的赞赏。但是他心目中,毛福梅仍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农村妇女,甚至越想越觉得她愚昧可憎。只是在母亲面前,他不断发誓,要对妻子有始有终。

王采玉和毛福梅婆媳俩相伴了20年,王氏视媳妇如同亲生女儿,毛福梅也把婆婆当做亲娘一样。可等到蒋母刚撒手人寰,蒋介石便认为毛福梅已经替他完成了孝道,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于是一封休书寄给了毛福梅的哥哥。

把一切关系都用是否有利用价值作为衡量,这或许是蒋介石爬上权力高峰的手段,却也为他摔下高峰埋下了伏笔。

◎用家乡作为老巢

从积极的一面说,同乡关系可以产生一种凝聚力,增加团结,互相帮助。一些权谋家运用乡情、亲情乃至于同学、朋友、师生等关系,培植势力,结党营私,以获得成功。

蒋介石始终把家乡作为自己强大的后盾,当在外闯荡中取得暂时的失败时,自己还有重新开始的根据地。同时他家乡里还有很多的支持者,让自己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

每次蒋介石下野,都会悄然踏上了返回家乡奉化的路程,居住在丰镐房或者雪窦寺上,笑看云卷云舒,俯瞰局势变化。这里是他的出生地,也是能够源源不断给他带去力量和安慰的地方。

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之前曾到溪口与族人道别。长期受到蒋介石庇护的溪口人曾问蒋介石何时回来,蒋介石当时伸出了三根手指。后人猜测蒋介石当时的意思,应该是指三年。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刚刚到台湾的蒋介石对于自己杀回大陆,还是信心百倍的。不过三年之后,他不仅没能反攻大陆,还接连丢掉了沿海的诸多岛屿。

虽然蒋介石在遗嘱所言:日后光复大陆,中正生于斯长于斯,要将遗体移返南京,葬于中山先生之侧。但他终究是没有在有生之年重回大陆,回到他的家乡溪口村。

其实,不仅是他自己想回来,就是他的“老对手”、“老朋友”毛泽东,也可能是有等他有朝一日回老家看看的心理准备的。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溪口解放。毛泽东主席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远见和大度。说是远见,是因为要留下蒋介石思乡的根,让他牢记尽管跑到了台湾,但两岸还是一家。

可见用家乡作为老巢,是蒋介石一生的心愿,也是他始终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国共两党长期的交往中,毛泽东自始至终表现出来的远见与大度,确实是蒋介石所无法比拟的。最终两人的成败,最根本的原因固然是他们信奉的主义不同,但他们两人的个性修为,也有一定的关系。光是安抚了家乡人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