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重在到位
31312100000009

第9章 心态到位,执行才能到位(4)

在工作当中,有的人像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从来不愿动脑筋,更没有创新意识。有的人却主动找事做,还会主动处理困难的或别人不愿做的工作,并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性强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其业绩不断得到提升,实力也不断增强,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各种问题的处理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所以,永远不要把“要我做”当作工作的前提,你必须像优秀员工那样,发扬主动率先的精神,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无论面对的工作多么枯燥乏味,“我要做”的主动精神都会让你取得非凡的业绩。

※自己主动找事情做

比尔·盖茨说:“一个好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微软,任何一个具有专业技能、有竞争力的员工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主动性。因为微软需要那种采取直接的、重要的行动为公司获得收益和取得市场成功的优秀员工。

微软企业文化的一个精髓是:员工要自己找事做。每一个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既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有激情。简单地说,就是微软的工作方式是“给你一个抽象的任务,要你具体地完成”。对于这一点,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的桌面应用部经理毛永刚深有体会。

1997年毛永刚被招进微软时负责做Word。当时他手中只有一个大概的资料,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该用什么工具。他和美国总部交流、沟通,得到的答复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做。例如,要测试一件产品,却没有硬性规定测试程序和步骤,完全要根据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考虑产品的设计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发现许多新的问题。这样,员工就能发挥最大的主动性,设计出最满意的产品。最后,毛永刚通过自己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交给他的任务。

毛永刚说:“我们要的人首先要聪明,东西学得要快,基础要扎实,责任心要强。用一句话说就是,给你一件事去做,不管是扫地还是做一个高级程序员,任何事情都要做得漂漂亮亮,而且要自己去掌握方式、方法,不需要别人给你具体的指导。”微软人认为,这样不仅能把事做好,他还会经常对上司说:“我还有一个想法,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每一家公司和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主动完成公司需要做的事情,那些只会做老板吩咐过的事情的员工,那些需要老板手把手指点的员工,是不可能受到老板器重的,因为这样的人只会按部就班地工作,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企业里,虽然听命行事的能力相当重要,但是个人的主动精神更重要。一般来说,老板不会明确要求员工主动工作,但是你应该明白公司雇你来是为公司的最大利益而工作的,所以你应该随时随地思考,运用你的判断力并采取行动。

王芳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一次,王芳与朋友聚会时,偶然听到一个内幕消息,市政府有意在市郊划出一块地皮,用来建造经济适用房,以解决市内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王芳便立即运用各种关系去求证这一信息是否可靠,同时还着手准备一些前期资料。她认为如果这一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一旦公布后,市政府就会公开招标,到时将有多家开发商去投标。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好了准备,投标的胜算不就更大吗?

一些同事见了,不解地问:“王芳,你干吗自讨苦吃?你现在做的这些事,可没有人要求你做啊!再说,如果那个消息是假的,你岂不是白忙乎一场吗?”

“如果是真的,我现在做的这一切不就变得非常必要,非常有价值吗?”王芳说。

两个月后,市政府果然公布了要在市郊南区划出一块地皮建经济适用房的消息。这一消息公布后,市里有实力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忙碌起来,开始了投标前的紧张准备工作,王芳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就在经理紧急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商讨竞标工作的运作时,王芳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敲开了会议室的门。

“你不是财务部的人员吗?”经理看到那一摞相关资料,又高兴又意外地问。

“是的。”

“谁让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吩咐,但我认为提前去做这些工作,能对公司有帮助。在其他公司去收集相关资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标书和其他的事情了。这样在时间上我们将会占有较大优势。”王芳的话刚说完,会议室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公司领导、同事对王芳表示的感谢,又是对她工作的肯定。

后来,王芳所在公司果然一举中标。在庆功会上,经理特地来到王芳的身边,郑重地代表公司向她敬了一杯酒,并宣布王芳将接任即将退休的财务主管的职务。

也许你会说,王芳是幸运的,她只主动做了一点点事情,公司却给了她很多奖励。事实并非如此,公司之所以重用王芳,不只是因为她主动收集的那些资料,对公司中标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是更看重她的这种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

卓越员工不会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应该做什么,而会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认真地规划它们,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能够敢于想象、大胆创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出色地完成任务。

因此,每一个员工一定要主动地做没有人吩咐,但对公司有帮助,能让公司获得更大利益的事情,并且出色地完成任务。当你努力做到这一点时,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和提拔。

※始终比他人领先一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中国的古谚语也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充满智慧的话语和谚语道出了一个道理:凡事要主动,消极等待则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这个道理在商界中同样适用。商机往往转瞬即逝,一个消极被动等待机会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即使是一个“巨无霸”型的成功企业,稍有松懈,也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因此,一些智慧的管理者总是在商机来临之前,就比别人抢先一步行动,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反观那些消极被动的管理者,不管他本人具有多么精深的管理知识,但由于他的拖延、等待,商机一次又一次地被错过,而企业的发展就会止步,甚至会萎缩和消亡。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一招领先,招招领先。”这是富士康集团CEO郭台铭经常对员工讲的一句话。他这样要求员工,自己也是这句话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富士康集团在30年的时间内持续壮大,并连续7年入选美国《商业月刊》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连续3年蝉联中国出口创汇第一名;公司经营的范围横跨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是微软、惠普、戴尔的重要合作伙伴。富士康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与其CEO郭台铭始终坚持“比他人领先一步”的策略有极大的关系。

在业界,郭台铭是一个最善于发挥主动性、抢占先机的人。他不像某些企业的管理者那样,喜欢坐在办公室,把所有的事情计划周密后再发号施令,而是只要认准了机会,就会抢在别人前面第一时间去做。

一次,海外某公司的一位采购员准备到中国台湾采购一大批计算机方面的产品。为了争取到这个大客户,台湾几家大型的计算机代工厂都派人去机场等待采购员下飞机,准备把他接到自己的公司。一家计算机代工厂的主管亲自带队,以为志在必得,一定能把采购员接到自己的公司。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出关大厅里,他看见广达董事长林百里亲自出马,率领工作人员也在那里等候。看着对方强大的阵营,这位主管心中叹道:“没想到一开始就落于别人下风,自己已输了一步。”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和林百里一起等待那位采购员,心里想着至少可以和对方打个招呼。

飞机降落后,各公司派出的迎接代表都往接机口涌去,谁都想把这位“财神爷”请回家。然而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当那位采购要员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他的身边还有一个郭台铭,他俩谈笑风生,令所有的接机人员都愣在了当场。

原来郭台铭早就掌握了对方的行踪,并抢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在客户转机来台时,“巧遇”他,并和他搭上同一航班抵台。郭台铭仅仅比别人领先一步,就为公司争取到了一大笔订单。

正因为认识到积极行动、事事比别人领先一步就能抢占先机,富士康才成为“全球代工之王”,而郭台铭也被竞争对手称为华人电子业的“成吉思汗”。由此可见,处处比别人领先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策略再好,能力再强,但迟迟不行动,一切都是枉然。

然而,某些人却常常忽略了领先一步的重要性。当他们做好某一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备工作后,还没上市,就发现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已占领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当他们组织科技人员攻克某一产品的技术难关,还来不及庆功时,就发现竞争对手已先他们一步推出了同类产品;当他们准备与某外企共同开发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在签好合作协议时,却发现市场上已推出这种同类产品,且一上市就受到了追捧;当他们准备把“绣球”抛向某技术权威,欲聘请他为公司的顾问,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时,该“权威”已于一天前接受了其竞争对手公司的邀请……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就必须摒弃自身决策缓慢、遇事犹豫不决等不良习惯。只有当企业每个员工都决策果断、行事迅速时,公司才会越来越具竞争力和生命力。

优秀的执行者常常是当别人还没想到,他已经想到了;当别人已经想到时,他已经在做;当别人在做时,他已经做得不错;当别人做得不错时,他已做到最好;当别人做得跟他一样好时,他已改换跑道在做其他的事了。

※永远超过老板的期望

一般人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算认真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认真和尽力,需要踏实和勤恳,更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而对企业和老板来说,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些遵守纪律、循规蹈矩、缺乏积极主动的员工。

所有老板都需要那些主动寻找任务、主动完成任务、主动创造财富的员工。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们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成规”的智慧和判断力。那些工作时主动性差的员工,墨守成规、避免犯错,凡事只求忠诚公司规则,老板没让做的事,决不会插手;而工作时主动性强的员工,则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时会发挥,能漂亮地完成任务。

李一男,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1993年,他进入著名科技企业华为公司。十几天后,他即被升任为主任工程师,一年后被任命为公司总工程师,27岁时即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最年轻、最受倚重的副总裁。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晋升如此神速,就在于他不但对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敏感,而且总能够给总裁任正非提供许多有前瞻性的建议,总能提前为所开发的技术项目解决难题。当别的员工还在为一个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而陶醉时,李一男已经给任正非提出新的建议,并着手开发下一代产品了!

任何一个员工,都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来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做到精益求精。

在企业里,有很多的事情也许没有人安排你去做。如果你主动地去行动起来,这不但锻炼了自己,同时也为自己积蓄了力量。其实,主动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机会——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加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公司的大目标和员工的小目标都是创造财富。只要符合这个大目标,员工们就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任务,而应该在不破坏公司各种秩序的情况下,主动地完成额外的任务,出色地为公司创造额外的财富。甚至要先于你的主管和老板,提出并实施有益于公司发展的项目和业务。

台湾东森电视台的电视购物频道有一个导购小姐,老板对她的要求是:每天要卖出价值1万元的产品。但是她做出的成绩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她能够在三四分钟之内卖出四五百台笔记本电脑,她能够在四五十分钟之内卖出几十辆休闲旅行车,她还能够在一年之内卖出三四百颗一克拉的钻戒。凭一张嘴在电视中一年能够卖5000万元的东西,这是很不容易的。

很多人疑惑:出色的导购小姐是靠脸蛋和耍嘴皮创造业绩的吗?那当然不是!她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每天晚上,她在家里熟读相关产品的资料,有不明白的地方,她还会到处搜集资料,为自己答疑解惑。

如果导购小姐现在手上拿着一篇印有阿诺·施瓦辛格的新闻报道,你认为她在干什么?她会用这个图片来做功课。通过这个图片她了解到阿诺·施瓦辛格手上戴的手表正好是她要卖的手表,她了解到阿诺·施瓦辛格吃的营养品正好是她要卖的营养品。这就是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积极地做充分的准备。她在电视上做导购时,因为有了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因而胸有成竹、轻松自如。

看到这个结果,那些才华出众、能力非凡,鄙视和嘲笑他人的人,恐怕笑不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