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儿营养与用药知识问答
31311000000177

第177章 小儿患了厌食症应怎样纠正

(1)4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出现厌食。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小儿饮食以主、副食为主,不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

(2)定时进餐,适当控制零食:所谓定时进餐,就是按顿吃饭。小儿正餐包括早餐、中餐、午后点心和晚餐,三餐一点形成规律,消化系统才能有劳有逸地“工作”,到正餐的时候,就会渴望进食。绝对不让孩子吃零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零食吃得不能过多,不能影响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零食不能想吃就吃,应该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餐后进行,否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3)节制冷饮和甜食:冷饮和甜食口感好,味道香,孩子都爱吃,但这两类食品均影响食欲。中医学认为,冷饮损伤脾胃;西医认为,冷饮降低消化道功能,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小儿甜食吃得过多也妨碍胃的消化功能。

(4)饮食合理搭配:小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靠从食物中摄取,但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并不是等量的,有的营养素需要得多,有的需要得少,所以家长应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注意各营养素间的比例,以求均衡饮食。每天不仅吃肉、乳、蛋、豆,还要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每餐要求荤素、粗细、干稀搭配,如果搭配不当,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如肉、乳、蛋、豆类吃多了,因它们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胃排空的时间就会延长,到吃饭时间却没有食欲;粗粮、蔬菜、水果吃得少,消化道内纤维素少,容易引起便秘。

(5)讲究烹调方法:经过烹调,食物的结构变了,变得易于消化吸收。但烹制食物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断奶后,孩子消化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就要求饭菜做得细、软、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咀嚼能力增强了,饭菜加工逐渐趋向于粗、整。4~5岁时,孩子即可吃成年人的饭菜。为了促进食欲,烹饪时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就餐兴趣。

(6)防止挑食和偏食:挑食和偏食影响小儿从多种食物中摄取机体所需要的营养,对身体十分不利。①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偏嗜带给孩子,不要当着孩子说自己不喜欢吃什么,也不要强迫孩子吃当时不爱吃的饭菜。②孩子喜欢吃的饭菜要适当地限制,防止过食损伤脾胃。③经常变换饭菜花样,使孩子有新鲜感,提高他们的食欲。

(7)充足睡眠、适量活动:睡眠时间充足,孩子精力旺盛,食欲感就强;睡眠不足,无精打采,孩子就不会有食欲,日久还会消瘦。适当的活动可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促进食欲。总之,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诱发、调动、保护和促进食欲。

(8)改善进餐环境:小儿和成年人不同,注意力容易转移。如进餐时,大人过多地说笑,听广播,看电视,小儿吃饭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进餐的兴趣随之消失,进餐的动作也就停止了,所以应该排除各种干扰,让孩子专心吃饭。小儿进食家长不能过多干涉,更不能强迫孩子进食。否则,孩子感到有压力,就会抑制进食要求,应注意保证小儿有愉快的进餐情绪。有些家庭在进餐时发生激烈的争吵,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孩子不可能有好的食欲,所以不要在餐桌上发生矛盾,力求为孩子创造一个安详、和睦的进餐环境。

(9)心理疏导:顽固神经性厌食的治疗,目前主要为心理、营养和药物治疗三大方面。心理治疗中,看护人员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十分重要。营养治疗应鼓励患儿少食多餐,但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而不达。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药物治疗仅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