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儿营养与用药知识问答
31311000000158

第158章 感染性腹泻有哪些特点

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称感染性腹泻。患有这类腹泻的小儿多数有发热,呕吐,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黏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或加重。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原体不同,其腹泻又各有其特点。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轻者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称其为中毒型菌痢。1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就要及时治疗,不能麻痹。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就可能转为慢性。

(2)病毒(多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由于消化道传染,也可以有呼吸道传染,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份,9月份是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多见于营养良好的6~18个月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同时伴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大便像米汤或蛋花汤一样,少量黏液。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小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轮状病毒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预后一般良好。

(3)弯曲菌引起的腹泻:空肠弯曲菌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几乎占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第二位,仅次于菌痢。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尤以两岁以下小儿常见。潜伏期3~5天,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呕吐和腹痛,接着出现黄色带有奇特恶臭的水样便,少数为黏液或脓血样便。

(4)真菌引起的腹泻:患儿大便黄色稀薄或绿色,多泡沫无黏液呈豆渣样。多见于久用或滥用抗生素的患儿。